【余东海】儒学中当然有“陌生人”的位置——与贺来教授商榷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7-02-18 21:22:59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儒学中当然有“陌生人”的位置

——与贺来教授商榷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正月廿二日丙子

           耶稣2017年2月18日

  

 

《文史哲》杂志今年一月号刊发了贺来《儒学中没有“陌生人”的位置》。文章说:

 

传统中国人最重视的道德规范莫过于“三纲五常”、“三纲六纪”、“五伦八德”。其中,“孝悌”被视为“仁之本”,“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因而成为最基本“两伦”。“国”与“家”具有同构性,君臣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尊”具有父亲般的权威与地位。朋友则是兄弟关系的延伸,在很多场合,“朋友”即意味着可以“称兄道弟”。就此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伦理体系,是以血缘亲族(“自己人”)关系为范本扩展而成的。林安梧据此认为,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具有浓厚的“私人”品格。在这种伦理系统中,“陌生人”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师徒、朋友、族人、熟人之外的“他人”,是“外人”、“生人”、“路人”、“与己无关的人”。除非通过某种途径或中介使之成为“自己人”,否则,“陌生人”便无法适用既有伦理体系中的道德规则。于是,对陌生人的“冷漠”乃至“粗暴”,便与对“自己人”的温情脉脉和“一体之仁”形成鲜明的对照。”

 

门外乱弹,一派胡言。这样的胡言若流行市井江湖,或不足挂齿,但出自名教授而发于名刊,就有批驳一下的必要了。

 

作者对三纲五常、三纲六纪、五伦八德等概念充满误解。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常道,儒家五项基本原则,其中仁又是最高原则,仁者必有义有礼有智有信。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这里的人指一切人,无论贫富贵贱阶级地位,无论远近亲疏熟悉陌生,只要是人,都是仁爱的对象。

 

三纲概念出自《白虎通》所引之《含文嘉》,为古之遗言。《白虎通三纲六纪篇》将三纲与六纪五常并论,三者相互配套,兹一并录之于下: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礼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曰:六纪道行,敬诸父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

 

纲者张也。纲,本意为提网的总绳,所谓纲举目张,引申为事物的关键部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意谓在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君王、父亲和丈夫要在道德上,在五常、六纪方面要以身作则地起模范带头作用,并负主要责任。这才是三纲之真实义和核心义。

 

三纲六纪,是针对君臣、父子、夫妇和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的道德要求和伦理规范,何碍于对“陌生人”尊重和关心?难道敬诸父兄、义待诸舅,有序族人、亲爱昆弟、尊重师长、重视朋友,就必然要冷漠和亏待“陌生人”?

儒家政治强调敬天保民,只是君臣共同的责任,君为臣纲,君王以身作则,那才是人民的福祉。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篇》)《易经家人卦》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夫为妻纲,夫夫妇妇而男女正;父为子纲,父父子子而父子正;君为臣纲,君君臣臣而君臣正。反掉三纲五常,必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

 

对待“陌生人”,儒者有仁义礼信,儒官有父母之心,儒政有仁政德治。儒家重孝悌重家庭,但不允许家庭主义和父母兄弟主义,不能为了亲人而伤害他人、为了家庭而损害社会。《礼记丧服四制》规定:“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意谓家庭内部感情为重,社会层面理性第一,私域和公域区别对待不同处理。

 

贺文开头将现实中对“陌生人”的冷漠归咎于儒学,可谓指马为儒。“我们的文化和社会,并未给予‘陌生人’以应有的位置”,恰恰是反儒的结果。反儒反掉了仁义礼智信,反掉了民胞物与的情怀和爱人利他的精神,反掉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礼运》说:“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圣人能够拥有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思想情怀,并非空想玄念,而是有其思想依据的,是因为他能通达人之七情,广泛开示文化道德义理,让人民明白的利益和患难之所在,所以能抵达那样的道德境界,能追求和实践“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政治理想。

 

通达人情、洞晓义理、明白利害之关键是上达天道,上达民胞物与、万物一体的“实际”。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大学问》)

 

张载著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把宇宙看作一个大家族,说明仁者的道义责任。他写道: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大意是说,乾元称作万物之父,坤元称作万物之母。我如此藐小,却融有乾坤之道,处于天地之间。所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形成我的形体;统帅天地万物的天道,就是我的本性。人民是我同胞,万物皆与我同类。

 

天子是乾坤的嫡长子,大臣是嫡长子的管家。尊敬年高之人,是为了礼敬同胞中的长辈;慈爱孤苦弱小,是为了保育同胞中的幼小。圣人,是其中合乎天地之德的人;贤人,是其中优异秀出之辈。所有天底下衰老龙锺、残废疾病、孤苦鳏寡者,都是我困苦而无处诉说的兄弟。及时地保育他们,是儿子对乾坤父母的协助;乐于保育而不以为忧,是对乾坤父母纯孝。违背了这样的意旨叫做悖德,伤害仁德叫做贼。助长罪恶是乾坤父母不成材之子,而能够将天性体现于形体的人就是肖似乾坤的孝子。

 

中国一人,天下一家,万物一体。在儒眼里,整个宇宙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东海于2012年4月6日一则微博指出:个体而言,身心是命运共同体;小而言之,家庭是命运共同体;大而言之,国家是命运共同体;再大而言之,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更大而言之,所有生命是命运共同体;极而言之,宇宙万物是命运共同体。修身是追求身心和谐;亲亲仁民爱物,是致力家庭社会人类生命和万物的和谐。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真正理解陆九渊那句名言了:“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宋史陆九渊传》)

 

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不愿害人,乐于助人,努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追求成德成仁。仁者爱人,体现于政治,就是以民为本,以庶之富之教之、亲民爱民保民为己任。仁者为政,必然实行仁政,必有父母之心。

 

父母爱护子女之心无所不至,故儒家强调为政者要为民之父母,要有父母之心。


《洪范》说“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诗经》“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二句名言为历代圣贤大儒乐引。《大学》引之并解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孝经》说“民之父母”是“至德”的表现,孟子再三以“为民父母”之说引导人主行仁政。《礼记孔子闲居》记载: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作民之父母可不容易,要通达礼乐制度的道德源泉,要达到“五至”,实行“三无”,以此推行于天下,任何一方发生灾难,都能最早知道,这样才是民之父母。何谓“五至”“三无”,原文接下去有详解,兹不赘。

 

孔子说:“辨言之乐不若治政之乐,辨言之乐不下席,治政之乐皇于四海。夫政善则民说,民说则归之如流水,亲之如父母。”(《大戴礼记-小辨》)民众“归之如流水,亲之如父母”是执政者最大的快乐,远远超过辩论的快乐。荀子说:“上莫不致爱其下,而制之以礼。上之于下,如保赤子。政令制度,所以接下之人,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故下之亲上,欢如父母。”又说:“君子者,天地之参,万物之总,民之父母”,“汤武者民之父母也。”(《荀子》)

 

儒家经典和历代圣贤大儒对“民之父母”阐释角度有所不同,立场完全一致。伊尹说:“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商书•说命下》)孟子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孟子•离娄下》)这种己饥己溺的情怀,以解除天下饥溺痛苦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是爱民精神的形象表达。

 

 

当然,爱无局限而有差等。孟子说:“君子之於物也,爱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篇上》)君子对于万物,爱惜但不仁爱;对于人民,仁爱但不亲爱。首先要亲爱亲人,进而仁爱人民;仁爱人民进而爱惜万物。孟子这段话是对爱有差等最好的表述。

 

《尚书尧典》说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中庸》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自亲而疏,自近而远,仁爱有序而无疆。

 

同时,礼亦有差等,地位不同礼不同,春秋责备贤者,礼不下庶人;文明有差等,从亲九族、平章百姓到协和万邦,先近后远,循序渐进。

 

爱有差等,故儒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也反对天下主义、国家主义和家族主义。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人也;人,仁也。仁才是宇宙和生命之本。仁本的本即根本、本位、主义之义。称为仁本主义,是对仁的进一步强调,也是对现代话语的随顺。

 

天下国家有别,家外家内有别,所以儒家一视同仁而又不同对待。首先,仁无局限,“天地万物一体同”,亲亲仁民爱物,民胞物与;其次,爱有差等,先亲次民后物,“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先近后远,循序渐进,先亲九族,再平章百姓和协和万邦。爱有差等而无局限,这是儒家之爱的一大特色。

 

儒家证悟本性平等,主张政治上机会平等和法律上人格平等,但反对平等主义,因为爱有差等乃人性之常,万物不齐是自然之常。吕坤说:“不齐,天之道也,数之自然也。故万物生于不齐而死于齐。而世之任情厌事者,乃欲一切齐之,是益以甚其不齐者也。”平等主义只会制造更大的不平等。只讲平等不讲差等,或者只讲差等不讲平等,皆非孔孟之道也。

 

爱有差等,还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仁者无不爱,但在将仁爱落到实处、落到具体的人的身上的时候,不能不分别轻重缓急。孟子说:“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孟子尽心篇上》)

 

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应该急于当前的要务;仁者没有不爱的,但务必先爱亲人和贤人。这里的亲、贤,是并列关系,不能解释为亲近贤人。尧舜的智慧不能知晓一切事物,因为他急于重要的事务;尧舜的仁德不能遍爱一切人,因为他急于仁爱亲人和贤者。

 

既讲“仁者无不爱也”,又说“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之为务。”貌似冲突,其实不矛盾。仁德以孝悌为基础,故道德上强调亲亲;仁政以亲贤为急务,故政治上最重亲贤。亲贤,正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仁民保民的仁政。

 

或说:“爱有差等”和“天下一家”逻辑矛盾。答:这是蒙昧派的逻辑和眼光。爱有差等,先亲后疏,先近后远,先人后物。家庭之爱也有差等:“入则孝,出则悌。”先孝后悌。同时,仁无局限,仁者爱人,己饥己溺,民胞物与,因为宇宙万物和生命都源于乾元道体,有着先天性的缘分。

 

儒家以仁为本,仁者爱人,爱的对象从父母开始包括所有人类,从个体开始涵盖家庭、社会、国家、天下。仁者爱人,进而爱物,从动物开始,扩展到宇宙万物,怎么会没有“陌生人”的位置呢?

 

仁爱无疆,因为仁性无尽,天道无穷;仁者爱人,因为证悟了民胞物与和万物一体之理,想不爱人都不行。故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强不息死而后已,家事国事天下事,极而言之,宇宙中事无非儒者之事。一人未能成人,一物不得其所,都是仁性的缺憾,怎么会不爱“陌生人”呢?在中国一人、天下一家、民胞物与的政治境界和道德境界中,没有“陌生人”。

 

2017-2-16余东海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