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刚】尺牍方寸心,家书传清白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17-05-15 23:21:04
标签:

 

尺牍方寸心,家书传清白

作者:石志刚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四月二十日壬寅

          耶稣2017年5月15日 

 

晚清一代名臣翁同爵,留下了大量家书,从中可以看到他写给家人最真挚的文字,这些文字少了许多俗世的客套与讳饰,不仅具有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而且还能从中见证他为官的修养与格局。

 

修身

 

翁同爵多次告诫自己的孩子读书养性,用来实现远大志向。当自己儿子正当年少之时,翁同爵在家书中不断提出告诫:“盖汝此时作闲曹,正可多读有用之书,以长学识。”“吾前书谓时文功夫,不可荒废,须多读多做。”等到儿子年龄增长、阅历增加、交往增多之时,翁同爵仍然不忘告诫儿子继续保持良好读书状态以充盈自己内心:“汝新年酬应自不能少,过此尚宜闭门静坐,勿事征逐,时文须随时浏览,不可高阁置之。”通过读书,可以明理,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实现远大志向。

 

中国传统修身之要在于提升个体内在修为,深刻地影响个体成长与发展,这样才能帮助个体行走正道。然而,内在的修为与外在的影响是联系在一起的,确保良好内在修为基础上,如何正确地对待外在影响特别是避免外在不良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听闻翁曾翰在京城能够静坐家中读书,翁同爵“闻之尤慰”,仍然告诫其子:“盖人家子弟,所以沾染习气者,皆由于出门征逐,饮食嬉游,遂渐渐立脚不定,流为纨绔耳。”一旦沾染不良社会习俗,交往不良友朋,沉湎于声色犬马生活,不仅会毁掉自己,而且会恶化社会风气。

 

为官

 

贾昌朝在《戒子孙》中说:“仕宦之法,清廉为最。”古代社会,正直的官员对官声最为看重。衡量官声的最佳标尺就是官员的清廉。古代官员要想做到为官清廉,首先要从思想意识层面认识到清廉的重要性,首先需要树立知足意识。翁同爵在家书中说:“人生宦途处境,均不可不知足”。这句话可谓是他在宦海生涯中对为官要清廉的经验总结与概括。进一步来讲,还需树立廉洁奉公的意识。翁同爵在家书中谈到自己的为官准则:“吾既无知人之明,又乏生财之术,良用自愧,惟有廉洁自持,谨慎将事,就吾才识所能及力量所能到者为之,不敢有负国恩、有隳家声也。”翁同爵在家书中谈到自己管理过的地方吏治:“尚皆爱惜声名,不至逾闲荡检,然亦间有贪鄙龌龊之徒,营谋钻刺,拜门行贿者。”这些“贪鄙”之人违背节俭精神,贪污敛财,败坏社会风气。为官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和政治智慧,翁同爵能够认识到权力不能用来生财、不能用来交易,否则就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理财之道,吾所不明,然既不能生财,惟有节用一端而已。石襄翁不徇情面,不避嫌怨,诸事均可师可法。吾惟有循其旧章,丝毫不敢改易,决不肯以国家帑项做自己人情。”

 

官员之勤,是对本职工作的最好诠释。针对部分官员的不作为,即所谓的“惰政”,辛勤工作成为治理该问题的钥匙。翁同爵历任多职,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不敢懈怠,以勤为主,认真对待工作,赢得了较好官声。他在家书中强调一种担当的精神:“惟有就吾才智所能及、力量所能到,尽心力为之而已”,这种担当如果缺乏辛勤工作作为支撑是不能持久的。他以自己工作之“勤”为赞:“吾履任后,已将匝月。一切公事粗有端倪,案牍之繁,终日伏案仅了七半,夜分必至子刻方能竣事。”翁同爵还能以“勤”为标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吾在此身体甚好,每日公事虽多,然吾如学生作功课,定时刻逐渐做去,故尚不觉其劳苦。夜间至二鼓后即可告竣,亥正子初便可高卧。”

 

处世

 

忍让为怀,宽宏大量。父辈为了使自己的后代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或光宗耀祖、荣耀门庭;或让子孙在残酷现实环境中明哲保身,将自己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传授给子孙,让子孙更好地协调好人际关系并且找到处理社会事务的具体方法。为人处世中难免有不如意事,如何正确对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翁同爵告诫儿子不要太在意外界的流言蜚语:“第汝现在以吾忝居外任,稍要好,则人言其阔;稍从俭,则人议其啬,较吾所处为尤难耳。”

 

祸从口出,言必慎重。由于个体的天然差异,导致信息占有、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对于他人的个人品质和能力素质会造成影响的语言,古人比较强调慎言。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石成金在《纂得确二集》中谈到“惜言”的几个方面:“不说人密事,不臧否人之品藻,不犯人忌讳,不伤人父母,不破人一切好事,不起人事端。”翁同爵告诫在京的儿子翁曾荣、翁曾翰:“汝兄弟在京,语言须谨慎,切勿信口议论。至瞩,至瞩。”“信口议论”不免陷于道听途说,自己亦成为传播“道听途说”的个体,难免会造成“受害者”背负舆论和道德谴责。此后,翁同爵又于同治四年6月26日致信在京的儿子翁曾翰,再次强调要慎言:“汝在京中,一切皆须谨慎,见人言语,切勿随便。”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