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思】《传习录》30条:为学须有本原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08 19:12:29
标签:
严思

作者简介:严思,哲学硕士,民间儒者。著有《中庸义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出版)。

 

 

《传习录》30条:为学须有本原

作者:严思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原载于  常州市孔子思想研习会  网站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正月十九日戊寅

           耶稣2016年2月26日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1】。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认识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2】。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3】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4】

 

【1】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尽心上》:“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传习录》102条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

 

《传习录》241条阳明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

 

《传习录》117条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先生曰:“夫我则不暇。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传习录》129条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源。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直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

 

疏解:

 

阳明先生提出“心即理”,其实即是为了保证格物之学“从本原上用力”,以纠正先儒格物致知“务外而遗内”的流弊。“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外吾心而去格物穷理,格物不过是“逐物”,穷理实则成了“义袭而取之”。所谓“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如同孟子性善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必须从功夫论上去领会其内涵。既然“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格物其实是反求诸己,在心地上做功夫,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大学》所谓止于至善,只是反求诸心,“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

 

阳明先生以致良知来解《大学》“致知在格物”,也是为了实现“为学须有本原”。“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格物致知如不从良知中涵养扩充开来,就会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如何能诚得自家意?阳明先生主张“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致知在格物”不过是致此良知于事事物物,此是“始条理也”,孟子所谓“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始条理”才能“终条理”,所谓“心无本体,功夫所至,即其本体”,这就从格物致知自然过渡到诚意正心。

 

阳明先生有时解“格物”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格物不过是在心上用功,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有时解“格物”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前者为自反,后者为向外扩充,两种说法似乎不统一,且一向内,一向外。其实,正如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又曰“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站在“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的高度看,反求诸心就是向外扩充良知。“‘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既然心之开合出入已经莫知其乡(向),或曰至诚无息,内外就实现了统一。

 

【2】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

 

《中庸》首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传习录》89条:“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疏解: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己以敬”在《大学》即相当于“明明德”,后两者为“亲民”。从德行与功业上说,“修己以安百姓”高于“修己以安人”,为什么孔子在“安百姓”与“安人”前面都要加一个“修己”呢?子路问君子,在孔子的三次回答中“修己”是一以贯之的,如阳明先生说:“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外王事业只是“明明德于天下”,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这正是阳明先生所谓“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3】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传习录》227条:“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

 

《传习录》99条:“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

 

疏解:

 

阳明先生认为,生知安行如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所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只是“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而不是“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知个天理”“能个天理”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君子学知利行,“学”也须有个本原。“大人之学”与“多学而识之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自明明德涵养扩充开,盈科而后进,不成章不达;而后者务外而遗内,“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

 

【4】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传习录》115条:“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传习录》281条: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

 

《传习录》284条问:“孔子所谓‘远虑’,周公‘夜以继日’,与‘将迎’不同。何如?”先生曰:“远虑不是茫茫荡荡去思虑,只是要存这天理。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若只着在事上茫茫荡荡去思,教做远虑,便不免有毁誉、得丧、人欲搀入其中,就是将迎了”。

 

疏解:

 

“大人之学”自明明德涵养扩充开,盈科而后进,“功夫所至,即其本体”,扩充到哪里,那里就是心体,其实是无内无外。后儒格物之学落在博学多识上,往而不知反。从时间上说,“大人之学”致广大则能尽精微,“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中庸》所谓“时中”“时措之宜也”。孔子所谓远虑,周公之夜以继日,并不是着在事上茫茫荡荡去思,而是在存天理上用功,虽自强不息,也无意必将迎,故曰“无有终始”。《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又曰“至诚无息”,区分终、始,终、始又不贰。区分终、始,才能有生物不测,终、始不贰才能尽精微以至于至诚无息。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