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人生岂能无芳邻?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6-04-11 17:11:12
标签:
宋立林

作者简介:宋立林,男,字逸民,西历一九七八年生,山东夏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孔子研究》副主编,《走进孔子》执行主编等。著有《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出土简帛与孔门后学新探》《儒家八派的再批判》《孔子家语通解》《孔子家语探微》《孔子文化十五讲》《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等。


 

 

人生岂能无芳邻?

作者:宋立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半岛都市报》2016年4月10日A18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三月初五日

           耶稣2016年4月11日癸亥

 

 

 

如今,刷“朋友圈”,可能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天的“功课”。唐人王勃的“天涯若比邻”,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才真正得以实现。然而,我们是否发现了信息时代的另一面:“比邻若天涯”?很多人不知道对门的邻居是谁,更少打交道。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人的生存活动半径普遍较小,邻居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人际交往的重头戏,甚至有时候“远亲不如近邻”,正如唐诗所说:“我尝有匮乏,邻里能相分。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

 

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尤其是城市化的加快,社会流动性急剧增强,工作在生活中比例的增加,家庭生活的核心地位都已经受到了巨大挑战,亲戚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同事则成为我们每天都必须面对和接触的对象。邻居,则介于二者之间。一方面,“远亲不如近邻”,因为大家毕竟生活在同一社区;另一方面,“比邻若天涯”,对面而居不相识。

 

人们不禁要问:新时代的邻里关系如何处理?甚至,我们今天是否还需要“邻居”呢?邻居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

 

这里首先要破解一个“常识”。这个所谓的“常识”就是古代社会是“熟人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是“陌生人社会”,因此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已经过时了。其实,这个认识似是而非。人是一种伦理的存在,或说是关系的存在。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但熟人关系也是人为组织、确立的。比如孔子和他的三千弟子,不是由陌生而熟悉的吗?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恰恰说明古人的人际关系中包含着大量的陌生人,经过交往而成为熟人。没错,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当然要比传统社会面临更多的陌生人,但毫无疑问,确定而友善的“熟人关系”,对于我们而言必要且重要。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在一个纯粹的陌生人群中,人往往感到焦虑、恐慌,只有在熟人关系中,人才能获得稳定的情感、足够的信任,也就是获得内心的安全、精神的安宁。可以说,将生人变成熟人,是一种人生必需。因此,正如家庭、单位不可或缺,人生怎能无芳邻?

 

《论语》云:“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身边的同事、邻居,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本不相识,但是却能够聚在一起,成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这本无联系的陌生人,要想相处得融洽和美,亲如“兄弟”,却需要智慧。

 

时代的变化天翻地覆,但是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则亘古不变。如果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是我们期待的结果,那么它的上一句话——“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则是前提。“礼之用,和为贵。”反过来,“和”必须经由“礼”来实现。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人都有获得尊重的需求。互相尊重,是和谐人际关系确立的前提。礼就是各种风俗习惯、礼仪规则。守礼是表示尊重的方式。“敬而无失”,是心存敬畏,立身持敬,自律要严。同时“与人恭而有礼”,将内心的“敬”,化为外在的“恭”,以礼待人,尊重他人。

 

陌生人之间的隔阂、怀疑、提防等“情感之冰”,终会为“人心的温暖”所融化,变成值得信赖的熟人,成为和美生活的保障。能把生人变芳邻,恐怕也是我们应该做好的一门“功课”。

 

责任编辑:葛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