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树欣】学思录续(四则)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6-04-26 09:49:34
标签:


 

 

学思录续(四则)

作者:彭树欣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三月二十日戊寅

           耶稣2016年4月26日

 

 

 

【作者简介】彭树欣,江西莲花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一思考,不仅上帝,吾侪辈亦发笑矣。此记录的不过是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而已。

——题记

 

 

关于传统。

 

传统,不是老古董(如一些汉学家将儒家文化当作古董来理解),而是从古至今一直活在生活中的一些永恒的东西,是一些不断大浪淘沙而留存下来的东西,它古老而又常新。有些东西也许只要有中国人存在就永远不会过时的,如仁义礼智信,如忠孝慈爱友恭,如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如回归自然、回归生命之本质等等。中国的四书五经、老庄玄佛的核心思想是一些常道、永恒之道,几千年来通过人们阅读、理解、阐释、践行,代代相传,一直活在一些(或很多)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和精神信仰中,即使是近现代以来,遭受严重打击,但并未完全断绝,而今又有重生之势。反之,一些看起来很新潮的东西,大家都追捧的东西,如一些流行音乐或畅销小说等,可能很快或一段时间后就会过时,成为新的“古董”。

 

民族的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认同,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族群生活的根基。如果我们把自己民族真正的传统弃之如敝履,就斲断了文化之根,消灭了文化认同,就会成为新的野蛮人,中华民族因之也就没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再有共同认同和归宿,成为在心灵上四分五裂的族类。

 

 

关于人格修养的力量。

 

马一浮《拟告别亲友》:“乘化吾安适?虚空任所之。形神随聚散,视听总希夷。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崦嵫。”此诗作于1967年,正是“文化大革命”马一浮遭遇致命打击之时,但此诗体现出来的镇定、淡然、洒脱,对生死的安然处之,正力证马一浮平时修养功夫之深厚也。当时有多少知识分子遭遇此劫难时失魂落魄,彷徨不知所之,甚或践踏自己或他人的人格。反观马一浮,正体现了一个真正士人的气节。有没有修养功夫,在解放后的改造中以及“文革”这样的劫难中,高下立判,冯友兰、金岳霖、任继愈、沈从文、老舍等一大批知识分子被改造,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陈寅恪等少数士人却拒绝改造。如熊十力在解放初曾致函毛泽东,申明自己拥护共产党,热爱新中国,但一辈子学的是唯心论,无法改变自己的哲学主张。他曾对朋友说,他与马一浮、梁漱溟一样,“确乎其不可拔”,甚至说“我是不能改造的,改造了就不是我了”。(郭齐勇《熊十力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他们在艰难的岁月发出人格的力量,依然坚守了原有的学术理路、学术思想,继续朝着原有的方向前行,因此在1949年后仍保持了学术的生命力和生命的元气。

 

 

关于读书法。

 

前人言读书法多矣,拙见以为,书有三种读法:一是功利性读书,二是知识性读书,三是生命性读书。

 

功利性读书,乃仅仅为了考试、升学或写论文、报课题而读。此种读书的目的很功利,就是为了得到现实的利益,乃古语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

 

知识性读书,是为纯粹的求知而读。此种读书是出于人的好奇心、为获取知识而读,如果这种好奇心持续、深入某个领域,就成了科学研究。这种读书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人有求知的本能”的体现。

 

生命性读书,乃为滋润自己的生命、提升自身的人格而读。这种读书,是在与经典的心灵交流中,去体味自己真实的存在,去洗涤自己心灵上的污垢,去开启自己本来灵慧的心智,从而使身心愉悦、生命境界得以提升。这种读书,因沉潜其中而得至乐,如吾夫子所言“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如陶渊明所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为生计谋,吾人不得不有功利性读书;为探求知识和真理,吾人需要知识性读书;为身心修养计,吾人则必须有生命性读书。

 

一流书细读,二流书快读,三四流书泛读,不入流书不读。

 

 

关于书法。

 

习书法,略有所得焉。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第二》)其实,书法亦可作如是观也。矩者,章法也,规则也,凡一切书法技巧皆矩也。心者,修养也,境界也,人格也。“从心所欲”,非随心而为,乃掌握“矩”后之“从心所欲”也,且有境界、人格之不同。书法艺术就在“从心所欲不逾矩”中而为:从心所欲,如无矩,则是任意而行;不逾矩,如不能从心所欲,则无生命和灵魂。书法练习的过程,先要做到不逾矩,不逾矩之后,则要不断修养心性,心性之修养越高,则从心所欲所达到的书法境界亦越高。故无学问、修养、人格,矩法最高,亦只是字匠而已。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