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读“一本正经” ,讲圣贤智慧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6-06-16 16:11:53
标签:
王蔚

作者简介:王蔚,男,西元1963年生,山东邹平人。现为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著有《身边的论语》《四言论语》《论语注译及人物类编》《論語注译及主題类编》《论语四十字诀》等。

 

 

读“一本正经”, 讲圣贤智慧

作者:王蔚

来源:中国孔子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五月十一日戊辰

           耶稣2016年6月15日


 

编者按: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有这样一个默默奉献的讲师团队伍。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卓有成就,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同。孔子学堂七十二贤讲师团的成员不辞辛苦,传播和践行着中国优秀的文化,也为孔子学堂的推广建设作出很多有益的工作。

 

王蔚,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作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文化大使,常年坚持《论语》研读和传播工作。以下是中国孔子网记者对王教授进行的采访。

 

 

 

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文化大使、七十二贤讲师团成员、山东财经大学教授王蔚

 

问:作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文化大使、七十二贤讲师团的成员,近年来您在文化推广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王蔚:2012年5月,我发起成立了“山东财经大学论语研读公益活动”,现在名为“齐鲁论语研读会”至今已经举办了43次。现在其已正式成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的一个公益活动。我的梦想与目标很简单,就是到2020年之前,把《论语》讲遍山东的137个县区,深入民间、县城、村镇,让论语的精神和智慧惠及和走近千家万户,目前,这个圆梦的日子离我越来越近了,我已经走遍了全省70多个县区。从2010年元月起,我开始应一些机关学校企业的邀请讲授《论语》,己经讲了200多场。从2015年元月开始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济南人民广播电台讲授《论语》。听众有几十万人。下一步我活动的重心将转到全国各地的孔子学堂,争取在孔子学堂多讲论语。

 

 

 

由王蔚、梦溪编著的新书《论语注译及人物类编》

 

问: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论语》的?对于您个人来说,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和感悟?

 

王蔚:我从1974年开始接触《论语》,那个时候大概上小学三年级。正好是批林批孔时。从那个时候起,我知道了孔子、《论语》,也知道了《论语》中一些话,比如“克己复礼、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等,当然这些,在那个特殊时期都被断章取义,成了批斗孔子的“例证”。不多说了。

 

1985年,我在西南大学读研究生,我开始学习《论语》。那时研究生的生活有些枯燥,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微信、网络等等。我的研究生生活可用‘两论一曲’概括。所谓‘两论’,一是《资本论》,二是《论语》。我的老师是位《资本论》专家,我跟他通读了两遍《资本论》;再就是正巧当年我一位师弟也爱《论语》,我们就经常在一起切磋研磨。从那时起,我对《论语》产生了兴趣。‘一曲’,是说《梁祝》。一盘俞丽娜的《梁祝》磁带,我痴听了三年。”屈指算来,如果从1974年接触论语算起,至今有42年了;如果从真正研学《论语》1985年开始算,至今有31年了。

 

说到心得和感悟,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论语》是一部充满人性与智慧的修身著作。它提出了修身的原则,我概括为:学、思、省、改、约,即学习、思考、反省、改过、约束。《论语》又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我概括为:仁、恕、礼、惠、乐,即仁爱、理解、尊重、帮助、乐人。这是很了不起的。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出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具体原则: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君礼而臣忠,友信而敬久,见义而勇为。这些思想,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论语》给我思想、智慧、快乐,我也想把《论语》的思想、智慧和快乐带给身边每一个人。此外,《论语》还阐发了为政之道、为政修养。掌握了这些,才可“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学堂挂图

 

问:作为流动的孔子学堂——齐鲁《论语》研读会,您当初做这个研读会的初衷是什么?也为我们分享一下其中的辛苦和乐趣吧。

 

王蔚:1996年初,我到山东财政学院国经系工作任教,承担世界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保险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课堂上,我经常引用《论语》原文,并用《论语》诠释社会中的诸多现象,没想到这给学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国经系有很多学生出国留学,有的学生回国后往往来看老师。他们说:“我们一到国外,就会有人问:‘你知道孔夫子吗?知道《论语》吗?’我们很尴尬。因为我们虽然知道孔子,也知道《论语》,但知道得很少。老师,您在课堂上经常谈《论语》,若当时多学点该多好。”我觉得很有必要给学生开设这门课。于是从2004年春天起,我开始在山东财政学院开设论语选课,目前己坚持了12年。一位经济学教授开设论语选读,这是一档新鲜事儿,当时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作了专门报道。

 

后来,有很多身边的朋友建议把《论语》讲到校外,这样,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知道《论语》。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把《论语》的智慧分享给更多人,受更多的人受益,这就是我的初衷。因此,慢慢地,在很多友人支持下,齐鲁《论语》研读会慢慢壮大起来。

 

辛苦肯定是有的,我们立志做任何事情都一定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比如,刚起步时,可能来参加的人太少,我的原则是哪怕就一个听众,我都会认真地讲。在开办的过程中,最初的场地还是在学校里,后来,才走进民间,走向社会。那么由于我本身还担任着职务和教学工作,所以时间选择上只能是利用业余的时间段。这样,我肯定会付出一些辛苦的。比如有一次,大概2013年12月的研读活动是在五龙潭公园进行的,那天下课后已是晚上六时,我饭也没吃就匆忙赶往会场。研读活动圆满结束后,我才买了个煎饼果子充饥。每当,看到身边的听众讲起自己学习论语的感悟,听到大家说自己因为学习而改变,我心中非常欣慰。

 

至2016年底,我的这门“《论语》选读”课已在山东财大开设了整整13个年头,选课学生5000人。

 

 

 

夏津县拐儿庄孔子学堂

 

问:孔子学堂提倡“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论语》是中国人的一本“正经”,您是如何与大家解读和分享孔子智慧的?

 

王蔚: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书写堂训“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那么这九字是孔子学堂的堂训。王大千理事长解释过:孔子学堂以“写好字、读好说、做好人”为堂训和宗旨,“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中国字,“读好书”首先就要读好《论语》这本书,“做好人”就是要做具有堂正之气的君子。九个字的堂训也会时刻提醒我们孔子学堂七十二贤讲师:要不断把积极的、正向的,对社会、对个人、对国家都有益的事情做好,做为我个人来讲,那就是要把孔子的智慧传播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论语》是中国人的一本“正经”,王大千先生为我新编著的《论语注译及人物类编》作序提到了“一本正经”,我理解就是《论语》这部书是一部百科全书,智慧宝典,是中国人的“圣经”。我在多年来传播和教学《论语》的过程中,就是力求把自己独特的心得和感悟,结集立言,分享受给大家。我认为《论语》可用“六学论”(生活之学、教育之学、修养之学、处事之学、为政之学和智慧之学)概括,我从这六个角度来分别总结孔子的智慧,并与大家分享。

 

谈到对《论语》的解读,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论语》的讲解可以逐章释义,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分专题,比如我给领导同志们讲论语,会从“为政之学”这个专题讲;论语还可以按人物分类解读,我在齐鲁公益研读活动时主要讲论语中的人物。我的新书《人物类编》就是这种方法的结晶。

 

 

 

孔子学堂大学行启动仪式

 

问:当前,孔子学堂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推广建设700余家,并计划在2016年建设1000家。在您看来,如何更好的做好孔子学堂的内容?

 

王蔚:孔子学堂旨在传播更加深入和内核的传统文化。我非常赞同王大千先生所说的:孔子学堂既是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道德建设的高地。孔子学堂理应植根于百姓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打造精神家园。我认为,孔子学堂要更加利用好现有的丰厚的信息资源,就是要把孔子大道、把孔子的精神、智慧更好地深入传播到包括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各个领域和层次,让更多的人,特别是普通老百姓都受益。我个人来讲,下一步,就是更好地把《论语》这部书讲好,让更多的人得到实惠,让更多的人学习并且以身践行,得到快乐,更好的把孔子的智慧运用到工作生活学习各个方面中。

 

 

 

孔子学堂大家谈

 

问:孔子学堂是老百姓的学堂,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亲近百姓生活,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普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您看来,怎样用儒家的核心思想来涵养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

 

王蔚:儒家的核心思想,我总结二十个字:仁义礼智信,忠孝宽惠敏,温良恭俭让,恕勇达立人。具体讲,可分为生活、教育、修养、处世、为政、智慧六个方面。掌握了这二十个字,也就掌握了《论语》的核心精神。儒家思想包含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源。用儒家思想来涵养价值观,我认为就是要建立起孝悌为本、仁爱忠义的爱国情感,维系公平、正义的社会有序,以此来引导国人的价值观。儒家用“仁”和“礼”来协调“五伦”关系。“入则孝、出则悌”,父慈子孝,夫妻琴瑟和鸣,君仁臣敬等等各种关系的和谐,这是通过构建一个以家庭为中心向社会、国家、天下辅射的人伦同心圆,每个人从家庭孝悌伦常做起,通过孝敬父母、尊爱兄弟、友信朋友,以仁恕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原则,将仁爱之心、宽恕之行扩展到身边每一个人乃至全社会和全天下。沿着这一道德仁爱的路径,儒家将修身、齐家拓展到了治国、平天下,将仁爱、友善从家庭延伸至他人、社会和国家。儒家学说体系就能够将家国一体的意识深植到每个人灵魂深处,从而涵养“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和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