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问善——2017年传统公益研习会”在苏州开展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17-12-26 23:21:22
标签:


原标题:重拾书院精神,净化人心

来源:“ 敦和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十一月初九日丁亥

           耶稣2017年12月26日

 

11月30日—12月3日,由敦和基金会资助的“姑苏问善——2017年传统公益研习会”在苏州圆满开展,二十多位来自大江南北的公益人和研究者在网络共同研学15天后齐聚这座德善之城。他们分成4个小组,在苏州实地调研3天3夜,分别围绕义庄、书院、善堂、善人四个主题,从现实问题出发,探索传统公益对当今社会的价值与启示。

 

今天起,小编将陆续与大家分享各组研习的作品成果,第一篇来自书院组,讲述了他们在走访苏州各大书院时所引发的思考。

 

  

 

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书院是中国古代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在我们的印象中,书院是集学术研究与读书讲学于一体,师生多醉心学术、反对追逐名利。也就是说我们印象中的书院具有培育士子,移风易俗,教化乡里,敦睦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教化功能的⑤。其实,书院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书院有官方设置的,也有私人修建的。唐代中央政府所设的书院相继称为乾元书院、丽正书院与集贤书院,主要是官方修书、藏书、校书的地方,兼具承旨撰文、侍讲侍读、征求贤才、建言筹策等功能。这与我们印象中的书院是名同而实异的。唐代私人所设置的书院大都是文人学者个人读书或研讨学问的所在地,有的已经有了讲学、授徒的活动。有讲学、授徒活动书院的出现表示,具备我们印象中的书院在唐代就已经产生了①。至宋初,形成一批颇有影响的著名书院,如:白鹿洞、岳麓、嵩阳、应天府、石鼓、茅山等书院。南宋时期更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印象中书院的制度及体系大多是从南宋传承发展过来的。如朱熹曾邀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讲学方式后来发展成“会讲”制度。朱熹与张栻〔shi市〕在岳麓书院曾有“朱张会讲”。这种讲学方式更进一步发展成“讲会”制度②。发端于南宋的“讲会”制度几乎成为后期书院讲学的主要方式。书院经元、明而不衰,至清末,随着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衰败,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

 

古代书院一般是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也有家族、民间出资筹办的,多数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或赐名、赐匾额、赐书;或赐银、拨田产,成为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办学兴教的形式。书院一般都是由名师大儒聚徒讲学发展而成的。主办者或主持人以书院为基地,研究或传布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书院也以著名学者的学术成果为主要教育内容。书院生徒多是慕名师来学,并将从师学习与个人学术志趣紧密结合,边读书、边学习、边研究。这就形成学术研究与读书讲学融为一体、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独特教学方式和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师生多以醉心学术、潜心修炼心性为目标,因此多数书院反对科举,反对追逐名利,师生多数厌恶科举、淡泊仕途,隐居山林胜地,超然观世事,冷言论朝政,以清高脱俗、持志守节相标榜。经常与当权执政者的现行政策和直接利益发生矛盾。如南宋的朱熹书院讲授程朱理学,曾被列为“伪学”、“禁党”,明中叶王阳明在书院传授陆王心学,也被视为“异端邪说”;明末顾宪成、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更被定为“东林党案”,东林书院遭禁毁,并殃及全国书院。正因为如此,元代和清代,都曾对书院加强控制,使书院官学化,纳入科举考试的轨道,使之与官学一样,变成科举考试的附庸。书院与各级官学既有互补的关系,又有异趣相峙的抗衡关系。一般说来,官学不兴,书院勃兴,弥补了官学数量不足。特别是朝廷无暇顾及兴学设教,无力兴办官学,往往鼓励、支持书院发展,书院成为满足士子读书要求,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一旦朝廷有可能集中精力发展官学,书院便被冷落。在千余年书院发展历程中,多次出现官学盛书院衰、书院兴官学败的交替互补的势态。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4000多年。它于公元前514年建城,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美誉。北宋时期,苏州尚未建有书院,整个江南地区只有茅山书院。南宋时,随着政权的南移,理学的兴起,苏州地区的书院开始兴建。宋代比较著名的有和靖书院、学道书院。元代有鹤山书院、文正书院、甫里书院、文学书院。明代苏州有两所文正书院,此外还有天池书院、碧山书院、富春书院等十几所。清代,苏州一地共新建、修复书院66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不仅傲视全国,即便在文风昌盛的江南地区,也处于独领风骚的地位。近代西学东渐,随即出现了由传教士创办的教会书院。苏州书院的繁荣对培育地方优秀人才、倡导科甲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江宁的钟山书院、文正书院、惜阴书院及苏州的紫阳书院、正谊书院等均是清代全国知名的书院。其中,紫阳书院和正谊书院是苏州地区两所省级书院(省会书院),是苏州书院中等级最高的,紫阳书院历任山长都是进士出身,拥有较高学衔。人们认为,苏州享有“状元之乡”的美誉,明、清两朝苏州状元、进士的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列于榜首,是与苏州书院高质量的教学密不可分的。同时,地方知识精英传播学术、教化乡民,提高了书院教学和学术水平。书院这一教育体系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甚至某种程度上在培养优秀人才、引领学术之风向等方面超越了官学。紫阳书院作为苏州地区的最高学府,规模大、经费充足、师资力量雄厚、在全省范围内招生并且经过严格筛选,是苏州地区乃至江南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中心,几乎就是后代国学的发轫地。

 

书院这个词语,对现代人而言是陌生而又熟悉的,但这种教育形式曾在苏州鲜活地存在过数百年,直至今天,苏州很多耳熟能详的学校都是由书院转化而来的。历史上书院曾经对当时的文化教育、学术思想、世俗民风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那么,现在的苏州书院是一种什么状况呢?为此,我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走访与探究。

 

两天来,小组共走访了6个书院1个图书馆1个山长故居,分别是静思书院、正谊书院、紫阳书院、东山书院、太湖书院、虎丘书院,苏州图书馆,冯桂芬故居。有幸和静思书院林院长、东山书院陆老师、紫阳书院研究者杨老师三位长者一起论道“书院”,谈论他们心中书院的历史和现代以及期待。

 

静思书院

 

沧浪区滚绣坊41号,一个古色古香别致安静的院落,挂着静思书院和静思书轩两块不同的牌子,两家机构都是由台湾慈济慈善志业基金会创办。来自台湾,在苏州已经渡过四个春秋的林院长一边走一边给我们介绍着书院和书轩的环境和来历,软糯的台湾普通话在静寂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有力。

 

  

 

“静思”是台湾慈济慈善志业基金会创办人证严法师出家前自取的名字,乃为提醒自心,时时刻刻皆要好好静心思考人生方向,故其蕴义可谓是慈济的根本思想。除了一般书局会有的书香、咖啡香,这间古色古香的苏州静思书院,最重要的就是靠着大家的一念心,烘托出人文香、心灵香,进而成就道风德香。所以,静思书院有五香:书香、咖啡香、人文香、心灵香、道风德香。苏州静思书轩是慈济在大陆开设的第一家,主要出售静思文化所出版的书籍、影音产品、咖啡、茶、环保产品、精舍常住师父亲手制作的蜡烛、五谷粉、薏豆粉等生活产品。

 

林院长认为,静思文化的书籍及影音产品可以启发智能,沉淀人心,领域涵盖了知识、心灵、教育、医疗、社会关怀等各个层面。创立静思书轩的目的,除了要推广好书,更要推动读书风气,并希望这颗文化种子能够深耕发芽,给社会带来宁静与祥和。静思书院依托静思书轩,希望通过书这个媒介开展“读书会”、讲座等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书轩这个时间与空间内,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证严法师的“净化人心、提升心灵、缔造祥和社会”的思想。

 

“静思书轩”从台湾出发,如今在世界上已有26所,静思书轩是慈济的标配。座落在全球的26个书轩,每天都上演着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有自杀念头、为情所困的人,都曾因走入书轩,找到好书而迎向阳光。林院长告诉我们,他在苏州就听到多起因偶然看到贴在外面的静思语录而转换思想,由悲观失望变为积极向上,由抑郁不已转为昂扬向上,在书轩、在书院的帮助下走出内心阴霾的案例。有许多人因为得到过帮助,主动到这里来当义工,以感恩心来回馈与付出。而书轩和书院也总是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静思书院前身为“吴氏继志义庄”,而义庄与慈济事业是一脉相承的。吴氏继志义庄设制的书院,曾经让家族内贫困学子也能上得起学。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渊源,苏州才有了静思书院和静思书轩这两个名字。“书院”第一次和“静思”有了关系,“静思书院”这个名字正表达了对苏州深厚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希望公益事业一脉相承的意愿。吴氏继志义庄重视读书的传统,也因为有了静思书院,如今得以继承和发扬③。静思书院更希望借助各项活动把书院所承担的社会教育与人心净化的功用最大化,希望把正知正见与大爱的种子传扬出去。

 

书院所在房屋为清中期建筑,现存坐北朝南的头门、享堂和东庑。整个建筑气派很大,不像一般的小巧家祠。推开沉重的黑漆大门,江南味十足的景致展现在眼前,小桥、流水、假山、抱鼓石、将军门、雕花窗③。整个院落被列为苏州市重点保护古迹,属于禁止变更的控制保护建筑,每年都需要投入资金修缮以保持建筑及设施的完好。随着林院长的指点,我们一行四人小心翼翼的跨过保存完好的抱鼓石、将军门,看过八角窗棂,八角灯,进入别有洞天的园林景观,移步不同功能设置的房间,悠远安静的气息就那么自然的迎面扑来,历史与现在就那么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丝毫不觉得突兀。

 

正谊书院

 

正谊书院建设的基址是可园。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是一处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古典园林建筑。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708号),与沧浪亭仅一巷之隔。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园现已修复开放的面积为6267平方米,是正谊书院的花园部分,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被称为“苏州唯一的书院园林”,目前是苏州著名的游览景点。

 

  

 

清嘉庆十年(1805年),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以白云精舍及可园为基址创建正谊书院,意在“培养士气,端正人心”。正谊书院虽没有紫阳书院那样的规模,但与紫阳书院一样是省级书院,并因倡导西学、注重革新而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学府。其第十四任讲席冯桂芬就是“中体西学”思想的首倡者。冯桂芬主持正谊书院3年,培养了众多人才,较为著名的有吴大徵、叶昌炽、陆润庠、王颂蔚、管礼耕、柳商贤、潘锡爵、袁宝璜等苏州才子,对近代吴地书院的学风产生了重要影响。可园现在还存有冯桂芬所撰写的《改建正谊书院记》一文,文字漫灭仍依稀可辨。

 

漫步在可园内,依次走过挹清堂、博约楼、学古堂、濯缨处,仔细辨别碑文内容,听导游细说历史,追忆往昔人文繁华,思古抚今,不禁感慨万千。

 

如今,“培养士气,端正人心”的正谊书院仅存于历史的故纸堆里,在现实中早已被湮灭的不知所终。“苏州唯一的书院园林”——可园这一旅游胜地里,稍稍可以憧憬的是逝去的书院繁华。

 

东山书院

 

太湖边,东山镇上,有一家东山书院。据说东山镇在清朝时期书院众多,是当时文人荟萃之所。其中名声响,影响较大的就是东山书院。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拾历史文化自信,在同一个梦想的鼓励下,几位朋友就一起做了这个新的东山书院,新的东山书院没有历史渊源,新地址,新思路,新学员。新的东山书院官网简介为:东山书院以传道、授业、解惑之师道精神为依归,注重生命的学问之修习。除经典研读功课之外,特设武馆、医馆、箭馆,以达到真正的文武双备、身心兼修、内外相合。

 

  

 

东山书院举办者之一陆老师是这样描述他眼中的东山书院的:传统以降,“书院”这个名词,不仅止于学习的地方,它更是道德的表征,一个承载着圣贤人格智慧的表征;一个培养内圣外王之人格的表征。它本身就意谓着中国文化智慧的真切笃行;它本身就是一个传递中国文化的处所。“茍得其养,无物不长;茍失其养,无物不消。”“书院”,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代代以其象征的道德精神高度,育养着每位志于进德脩业的莘莘学子。如果说书院教育,以养德养志为主要的教育宗旨,以尊师爱生为主要的育德方式,以朝乾夕惕为主要的慎独提醒,那么,这些具体的教化行为,在在都是基于“书院”这个词所含蕴的高远理想。时值中国文化再复兴之际,重宣“书院”二字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实有着殊胜的时代意义。期盼每位莘莘学子,都能胸怀道德精神高度,真切笃行中国文化的精微智慧。

 

我們的“書院”宣言如下:書院,乃教育欲明明德於天下之君子的處所。人人當無一念不心繫家國天下,無一念不心正意誠。書院,乃傳承中國道統脩身的心法。人人當無一物不好問明察,無一物不慎思明辨。書院,乃實踐中國經典的處世智慧。人人當無一事不鄭重面對,無一事不惟精惟一。

 

新时代,中国梦。书院复兴,循夫子之道,礼乐之教。贯彻知行合一,化育中西士君子。当其时也。

 

东山书院,好像是我们印象中的书院,又好像不是。我们暂时无法评判。

 

太湖书院、虎丘书院

 

太湖书院、虎丘书院是我们希望探访的两家书院。可惜的是,汽车转了好几圈,导航倒腾了好几次,我们也不知道虎丘书院到底在哪里。没有办法,只好放弃实地探访的打算。

 

太湖书院听说是2012年春由学者和社会贤达发起成立的,目标是传承古代书院精髓,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打造现代教育研究基地和决策智库。除拥有传统书院的基本元素,更具有继承与创新、汇通与融合文化的恒久决心和抱负,以学术主持人为中心的立院方式,尊崇稳定而清晰的学术品格,以其独特魅力和适应时代特点的定位扎根于中华大地。致力于研究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扩大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的影响,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可惜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中午时分,时机不巧,偌大的院落中不见一人,气派漂亮的仿古建筑,新建的仿古设施,让我们一度恍惚,这是一所书院,还是一个高端的会所。一时很是郁闷。

 

紫阳书院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始,苏州紫阳书院遗址已经成为苏州中学校址的一部分。面对曲径通幽,玉荷飘香,枫杨浓荫,翠竹摇曳的美景,感到在幽静淡雅深处有着一种内在的浓郁的文化气息。青青子衿,古风犹存,这不是历史的简单对接,而是一种文脉的传承。

 

  

 

据苏州紫阳书院研究者杨老师说,清代全国前后共有50多所名字叫紫阳的书院,苏州紫阳书院在其中属于成立时间较晚的。但苏州紫阳书院师资力量雄厚、名师鸿儒辈出,一度曾是江苏全省的文化、教育和学术中心,其人才培育的功绩,乃清代苏州的一大文苑景观④。因其办学有特色,康熙帝于六十一年(1722)赐额“学道还淳”。乾隆帝六次南巡,六次都到紫阳书院。乾隆十三年(1748年),赐额“白鹿遗规”,并多次御诗嘉勉。同治帝赐“通经致用”的题词。

 

苏州紫阳书院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江苏巡抚张伯行在苏州府学中创建的。与前代相比,清代大多数书院更加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紫阳书院命名“紫阳”,本意崇尚紫阳夫子(朱熹)朱子之学,办学也“颇能以兴学育才为己任,而皆以理学化导士子”。随着英才汇聚、人文日盛,自“雍正初年开始,紫阳书院不再以程朱理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而主要是“稽古考文”,讲习经史辞章了④。这说明紫阳书院在办学中并非把科举目标奉为唯一,纵观其191年的办学历史,也是一直在试图突破世俗利禄,追求教育的独立精神。

 

通过杨老师,我们知道了紫阳书院的强大在于它的制度规则一以贯之,也一直在坚持教化人心、普惠教育。紫阳书院有着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张伯行为紫阳书院订立的学规较为严格,他把朱熹的《白鹿洞规》的教条放在首位,即五教、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其主要规则有8条。以后屡有增益。书院强调追求传授学问和培育高尚的品德。在为学之先,则应先“立志”“植品”,即追求学问的前提是要先培养高尚的品德修养。书院的教规、堂训和学则对学生的品德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教规、学则多取法于儒家传统观念和道德准则。此外,书院的教学内容是以传授学术为主,主要是要求学生自学。大师讲学是提举纲领或借题发挥、自由讲学,由学生自行体会,师长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因此是指导性教学,而非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大师的言传身教和生徒的自学自悟,重讲会论辩而轻考课。但课堂教学少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山长通常会为生徒制定详密的学习计划,规定读书范围和顺序,鼓励生徒通过自学提高水平。如张伯行为苏州紫阳书院定有《读书日程》,学习内容包括经义发明、读史论断、作古今文、各种杂著四部分。自学成才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山长在开列学习计划的同时,还会指点读书方法。山长还要求士子报告读书心得,鼓励其发表自己见解。这种鼓励自学及注重学术争鸣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士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探研,发挥其积极性,同时也能起到师生相互启发、教学相长的效果。书院山长要求其品行端正,学术渊博,德高望重。而对生员的选拔一般也以学问人品为重,其入学年龄和就读资格并没有特别限制。书院的指导性教育模式和教规学则的制定,以及对山长、生员的选拔无不体现了重视自主学习和品行修养的教育理念,在当时引领了独具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潮,对今天的教育发展也发挥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和借鉴作用。

 

两天走访下来,走马观花。与书院长者的沟通更让我们对苏州、对书院生出无限感慨。常说,书院是精神文化的高地,一座书院就是一个文化坐标,一个城市书院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正如如今大学校园内,壮观的图书馆大楼,无一不显示着学校实力的雄厚,文化积淀的深厚。我甚至在想,学校为什么这么重视图书馆的修建呢?是否也是书院精神的一种隐晦重现呢?

 

春秋末年,被誉为“南方夫子”的常熟言偃,曾负笈北上,投师孔门,成为孔子的大弟子。他学成归来后开始在家乡大力传播儒学,使荆蛮之地受到鲁文化的影响,孔子之道渐于吴,吴俗乃大变。东汉永元(89至104年)中,会稽太守张霸大力提倡经学。郡中青年人相互砾砺志节,习经者以千数,道路但闻诵读声,由于许多人受到教育,社会风气为之路不拾遗,乡民安居乐业,从官吏到百姓都讲孝让。

 

历史实践证明,书院的发展状况,知识的传播与否,都深刻的影响着当地的世俗民风,人心走向。书院的社会教育、人心净化功用就这么不知不觉的实现了。

 

那么,明天呢?我们该怎么重拾书院精神,发扬它社会教育、人心净化的功用呢?要怎么认识它深藏的教化人心,发扬它正能量的公益内涵呢?

 

不可否认,如今的书院与我们印象中的书院已经大不一样了。名字中含“书院”两个字的已经有了多样的形式,有了多样的意义。有的书院仍然坚持传统书院精髓,在学术研究与读书讲学中传播真善美,教化人心,净化人心,传播正能量,普及公益心。有的书院已经脱去书院的精髓,仅仅变为书的集散地,甚至只是有书装饰的会所。有的书院已经变为吃饭的地方了。有的书院集中焦点做教育,却是各种培训班的集散地,也已经失去书院的精髓,没有思考与反思交流了。

 

紫阳书院之所以成为后代国学的发轫地,与它所坚持的制度、精神是分不开的。我们,是否可以再造一个,如紫阳书院、静思书院那样的所在?那里,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面向社会开放。那里,不仅有大师名家讲课授课,一般人也有发表见解的自由和时间。那里,不仅有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想,还可以教学相长,净化人心。那里,不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你有一颗真诚向上的心就可以。那里,不管手里有多少钱,都是可以伸一把手扶助贫寒学子的。那里,有一种人人可为人人愿为的公益精神在传播传承。那里,将成为公众文化活动的场所。这样的地方多了,改造、更新文化和社会风尚的功能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呢?

 

当然,实现的首要前提条件是:优秀文化的传承,正能量的传递,社会大众的大爱捐赠,社会大众积极的参与。

 

一如这则小故事:问津书院明代山长萧继忠与某屠户的对话。

 

萧氏在一屠户家避雨,屠户问道:“萧先生乎?近来所讲何学?”萧答:“不过平常日用事。”屠户又问:“所讲某等亦可为否?”萧答:“何不可,即如尔业屠,戥称如制即是圣贤事……今教尔每事只要问此心安否,心不安处便不做,便是圣贤学问。”

 

咦,教化世人,净化人心,不亦乐乎?

 

本文涉及史实较多,感谢以下文章作者:

 

《清代苏州书院发展繁荣与科甲鼎盛》 陶莉

 

《苏州的府学、书院、社学与义塾》)廖志豪

 

《论清代江苏书院的育人之道— 以省会书院山长为中心的考察》姚在先 黄鸿山

 

①、《书院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樊克政著)

 

②《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第064册《中国古代书院》》任继愈教授主编,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③寻访苏州义庄遗址  费愉庆

 

④清代苏州紫阳书院教育实践述论  蔡怡

 

⑤《中国传统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崔树芝 林坚 2014 年11 月第6 期《文化学刊》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