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领导干部国学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7-07-24 19:18:19
标签:

第二届领导干部国学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来源:人民论坛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廿九日庚戌

         耶稣2017年7月22日

 

人民论坛网北京讯(申晓娇 李一丹)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论述,贯彻落实两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由中华炎黄文化促进会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在第二届领导干部国学论坛——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于2017年7月22日,在国家行政学院港澳中心举办。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系列活动发起人王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任大援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区委书记国承彦、中央党校哲学部原副主任、一级教授侯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清华大学教授钱逊,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德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桂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曙光等领导、专家学者等200余人与会,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特发贺信表示祝贺。

 

本次论坛主题是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有领导专家致辞发言、平行论坛两个单元。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系列活动发起人王杰致辞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系列活动发起人王杰致辞,他指出,领导干部学国学系列活动的初心、宗旨和目标,就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落地扎根,让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落地扎根,大力推动领导干部学国学、用国学,增强领导干部对国学的温情、敬意、尊重和认同,学习国学中蕴含的修身做人之道、为人处事之道、知人用人之道、为官为政之道及治国理政之道,打牢修身做人的基础,夯实为官为政的根基,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素养及治国理政的能力。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从文化观念视角表示,任何科学理论,只有本土化才能真正为我所用,才能焕发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才有勃勃生机。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走向胜利。中国化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任何传统文化,只有时代化才能真正为今人所用,才能具有不竭活力。中华传统文化只有时代化才有旺盛活力。时代化使中华传统文化永续发展。时代化使传统文化作用不减。时代化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相结合,当代中国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只有在创新中结合,才能有生机活力。只有在实践中结合,才能有生机活力。只有在互动中结合,才能有生机活力。只有在创新中结合、在实践中结合、在互动中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机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的活力,才能结合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生机活力。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钱逊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修己和安人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君子的二点要求。修己和安人是对人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体现着中华文化两项核心价值。修己,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精神品格,是相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而言的。安人,不能只求自己好,还要使大家都好。要把自己放在群体中,当作群体的一分子,自觉担当个体对群体应负的责任,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群体的发展相统一,做到群己统一。义以为上,群己统一,崇德乐群是为人之道的核心内容,天下的通义,不变的常道。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构成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础,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曙光在主旨演讲中强调,孟子的“仁政”、“王道”政治观,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的思想命题,在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所理解的世界“大同”的主要思想构件,但正是“大公无私”的大同理想让我们陷入“乌托邦”的空想和灾难。今天,要让传统的天下观尤其是“天下为公”的理念发挥积极的合理的作用,就要结合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矛盾——“舟水”和“夏夷”,对上述观念及其问题加以辨析,既在政治上明确“谁之天下”以及“如何实现”的问题,又传承并创新其中的人文道德价值和哲学思想。聚焦于“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的论题,也有利于廓清当前围绕传统思想文化展开的各种论争。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周桂钿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世界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只要能流传久远,都一定有合理性。各理论之间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各种关系中,对立斗争被绝对化,而往往忽视了它们之间的统一性,许多人并不了解中国文化,更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如果深入研究,真正领会它们的基本精神,就会发现他们是相联、相通,有的则是互补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陈来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在经历从自在转变到自觉的过程,这正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时期。国学热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开始。与其他外来的文化、宗教相比,中国文化在稳定社会人心方面,传统文化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及文化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国学热有助于人们对西方文化以特殊为普遍的立场进行反思,对引进或移植自西方的学术体系进行反思,通过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来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

 

此次论坛的分会在同日下午举行,分会主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参会嘉宾有原中央党校进修部副主任、教授杨信礼、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毛卫平、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李海彬、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院涂可国、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等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国学智慧与现代生活”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学者们解读深刻,见解独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文件精神,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


  

 

点滴之水,汇聚江河。本次论坛上,与会领导、学者、专家们纷纷发表真知灼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论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共谋良策,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