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怎样读经典》出版暨说明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8-08-11 20:06:05
标签:


中华读书报《怎样读经典》出版暨说明

 

  

 

书名:《怎样读经典》

作者:王宁、彭林、孙钦善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内容简介】

 

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来处”。阅读经典,可以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一直以来受到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及影响。然而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苦于有读经典之心、无读经典之力,甚或有读经典之力,却寻不到亲近它的路径。因此,邀请专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向读者总结、介绍正确的、通俗的经典阅读方法,传授他们阅读经典的经验和思考,有着十足的必要。本书挑选中华传统经典如《楚辞》《尚书》《左传》《史记》等等一般读者足可想到的文学或历史经典共50部,应是代表传世典籍中*核心、*精粹的部分,邀请学界权威的教授或学者分篇撰写成文,既有阅读方法,又夹背景介绍,教授读者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经典的方法。

 

【出版说明】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表达对读书的喜爱,强调阅读经典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009年,他在中央党校围绕领导干部读书问题发表讲话,他说:“读书是多多益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因此,读书要有选择,而读经典就是上佳选择。他说:“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也有深刻论述,2014年2月24日,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些论述,对我们每个人都深具指导和启发意义。

 

关于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很多硕学魁儒也都有论述。梁启超曾为青年学生开列“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包括《四书》《尚书》《易经》《诗经》等二十多种经典名著,认为这些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朱自清曾撰《经典常谈》,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要多读经典,此乃共识。但问题是,哪些经典是今天最应该读的,却也不大容易确定。更大的问题在于,对一般读者而言,欲走进经典的世界实有不少困难。中国经典中,最重要者乃先秦典籍,不说佶屈聱牙之《尚书》,即令供人吟诵之“诗三百”,倘不能打通“文字障”(顾随语),亦难领会其妙处,这导致“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自清语)。因此,进入经典的世界是需要有人引路的,诸如如何选择版本和参考书,如何既能进入古人的世界又能把握经典的现代意义,等等,专家的引领提示都很有价值。

 

出于上述考虑,中华读书报与杭州骉马文化传媒公司联合策划了“怎样读经典”栏目。自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8月16日,这个栏目在《中华读书报》共刊出50期,对50部中国经典分别作了介绍,并对阅读这些经典的门径有所提示。这个栏目,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和好评。

 

中国现存古籍约20万种(据《中国古籍总目》),哪些可名之为经典,自属见仁见智。好在所谓经典,大多已历千百年的淘洗,早有定评。同时中华读书报置身学界,选目问题亦可随时求教于专家。现在检视这50种的书目,说其代表了传世典籍中最核心、最精粹的部分当大致不谬。当然,就范围而言,非不可以扩大之,比如将50种的数量增至100种、200种,但这只好留待将来了。

 

就分类而言,50种书大致可作如下划分。一为经。“十三经”中,我们涉及11种,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尔雅》(《谷梁传》《孝经》非不重要,或因我们不欲求全,故未列入吧)。此外还有“四书”中的《大学》《中庸》。董仲舒《春秋繁露》、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以及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说文解字》皆循惯例放在经部。二为史。“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自然在内,此外尚有《国语》《晏子春秋》《战国策》《水经注》,以及史部中极为重要的《资治通鉴》。中国史籍浩瀚,故史部我们割爱尤多。三为子。先秦诸子中,我们涉及的有《老子》《孙子兵法》《墨子》《商君书》《庄子》《管子》《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山海经》。两汉有《淮南子》《盐铁论》《论衡》。此外还有六朝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以及一部宋代编定的兵家丛书《武经七书》。宋代以降《近思录》《传习录》《明夷待访录》亦置于此。此外还有道教的《抱朴子》(需要注意的是,如本书中卢国龙先生所指出的,《抱朴子》内外两篇分属道家和儒家,不能说是单纯的道教典籍)和佛教的《六祖坛经》。道教、佛教与儒教比肩而立,分庭抗礼,地位重要,经卷浩繁,但我们仅各撷取一部,以见一斑而已。四为集。文学经典也是忽略尤多的一个部分,我们涉及的计有《楚辞》《古诗十九首》《文心雕龙》《诗品》《文选》等5种。

 

我们约请的作者,主要是中国古典文献学以及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的学者。他们大多沉浸一部经典已有多年,很多人都有相关专著问世,可以说,每篇短短三四千字,都是他们多年研精覃思的结晶。文章的内容,除了经典本身的情况如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之外,重心放在告诉读者如何更好地读懂经典,如何理解其现代意义,包括版本和参考书的选择、先读哪篇后读哪篇、阅读时的注意事项等等。概言之,我们希望这些文章有一定“实用性”,能切实帮助读者知道“怎样读”。这样的文章并不好写,尤其是要在限定的四千字篇幅内“完成任务”,专家也往往觉得困难,有的作者的初稿长达万言,一删再删才把篇幅控制下来;有的作者稿子完成后压在手中数月,反复推敲和删改之后才交我们刊出。另外,这样的文章要求一定的客观性,同时也需要作者表达的一些独家看法,这中间的平衡,是颇费思量的。总之,“怎样读经典”栏目能够得到学界和读者的认可和好评,端赖所有作者的付出,谨此向他们致以深切谢意。

 

约稿过程中,作者的寻找和联系,很多朋友曾施以援手,中华书局张继海、陈虎、王军、樊玉兰,上海古籍出版社吕健、奚彤云、查明昊、张家珍等给予的帮助尤多,谨此深致谢意。最后,感谢杭州骉马文化传媒公司的支持!感谢“怎样读经典”栏目和本书的所有读者!

 

中华读书报

2018年4月

 

【作者简介】

 

王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孙钦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其他作者:

姜广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

刘毓庆,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文学院教授。

郭丹,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曾亦,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秦淑华,中华书局副编审;杜清雨,中华书局编辑。

王国轩,中华书局编审。

朱杰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终身教授。

何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董文武,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韩兆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汪桂海,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研究馆员。

沈伯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晓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章启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国学院教授。

常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宋洪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

白奚,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东方朔,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汪高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邵永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沈海波,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马庆洲,清华大学出版社编审。

杨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卢国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龚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杨曾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

董平,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段志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方铭,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詹福瑞,原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

曹旭,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傅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目  录】

 

编者说明——中华读书报

 

经·胸涵浩然

卦书?不,是哲学

怎样读《周易》——姜广辉/文

不论难不难懂,它真的是“天书”

怎样读《尚书》——姜广辉/文

是“诗”,更是“经”

怎样读《诗经》——刘毓庆/文

理想国的经世法

怎样读《周礼》——彭  林/文

礼仪之邦的“礼”之所来

怎样读《仪礼》——彭  林/文

才不止冠婚丧祭,是古代文化百科

怎样读《礼记》——彭  林/文

不是兵书,却记载了492次战争

怎样读《左传》——郭  丹/文

它艰涩难读,却地位独尊

怎样读《公羊传》——曾  亦/文

特别的经典,特异的阅读方法

怎样读《论语》——孙钦善/文

独立人格塑造指南

怎样读《孟子》——梁  涛/文

是辞典,也是博物手册

怎样读《尔雅》——秦淑华  杜清雨/文

592年间,士子的必读书

怎样读《大学》——王国轩/文

儒家的理论渊薮

怎样读《中庸》——王国轩/文

一部被误解的著作

怎样读《春秋繁露》——曾  亦/文

解释经典而成了经典

怎样读《说文解字》——王  宁/文

新儒学“最高之结晶品”

怎样读《四书章句集注》——朱杰人/文

 

史·高处眼亮

重在记言的国别体史书

怎样读《国语》——何  晋/文

贤相的传记

怎样读《晏子春秋》——董文武/文

纵横策士的风采史

怎样读《战国策》——郭  丹/文

是正史,是文学,更是问学门径

怎样读《史记》——韩兆琦/文

“大汉当可独立一史”

怎样读《汉书》——汪桂海/文

写皇后录列女,一本东汉的精彩总结

怎样读《后汉书》——汪桂海/文

平视笔走六十卷,写尽三国风云

怎样读《三国志》——沈伯俊/文

宇宙奇书水道记,可不只是地理学

怎样读《水经注》——李晓杰/文

超过1400年的叙事,你要如何读它?

怎样读《资治通鉴》——姜  鹏/文

 

子·心游意骋

传说这是全人类阅读最多的书之一

怎样读《老子》——章启群/文

超过2500年时空的兵法哲学

怎样读《孙子兵法》——黄朴民/文

被“冷落”的百科全书

怎样读《墨子》——常  森/文

是法治,不是流氓政治

怎样读《商君书》——宋洪兵/文

是文学经典,也是哲学经典

怎样读《庄子》——章启群/文

重礼又论道,但也是法家

怎样读《管子》——白  奚/文

先秦儒学的总结篇

怎样读《荀子》——东方朔/文

兼儒墨,合名法,靠的就是一个“杂”

怎样读《吕氏春秋》——汪高鑫/文

两千年君主专制之奠基

怎样读《韩非子》——邵永海/文

神秘的文本需要朴实的研究

怎样读《山海经》——沈海波/文

除了天道和人性,它还讲神话

怎样读《淮南子》——马庆洲/文

这是历史上一场大型的辩论会

怎样读《盐铁论》——杨  勇/文

怎样抵御虚假和荒诞?

怎样读《论衡》——董文武/文

统合儒道以抵玄虚

怎样读《抱朴子》——卢国龙/文

风流是它,清朗也是它

怎样读《世说新语》——龚  斌/文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怎样读《六祖坛经》——杨曾文/文

有宋一代重文抑武,却编成最好的兵书

怎样读《武经七书》——黄朴民/文

四书六经的阶梯

怎样读《近思录》——朱杰人/文

 阳明心学,“致良知”的终极境界

怎样读《传习录》——董  平/文

乱世待善治:明亡的政治反思

怎样读《明夷待访录》——段志强/文

 

集·绣口造梦

不止山川与香草,它是情怀之归处

怎样读《楚辞》——方  铭/文

平淡中,有奇绝

怎样读《古诗十九首》——刘毓庆/文

有体系的中国文论

怎样读《文心雕龙》——詹福瑞/文

非有长歌,何以寄情

怎样读《诗品》——曹  旭/文

它和它的主编者都是传奇

怎样读《文选》——傅  刚/文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