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护持精神命脉推展人文教化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9-12-12 00:31:06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人文教化、精神命脉
郭齐勇

作者简介:郭齐勇,男,西元一九四七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学院院长,现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社会兼职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学与现代化的新探讨》《熊十力哲学研究》《熊十力传论》《守先待后》《文化学概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等。

护持精神命脉推展人文教化

作者:郭齐勇

来源:《孔子文化》季刊2014年第3期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十一月十五日辛巳

          耶稣2019年12月10日

 

“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编者按:本文发表于《孔子文化》季刊2014年第3期,收录于《洙泗儒话》。今将全文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护持精神命脉推展人文教化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相当密集地发表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十分深刻,令人振奋。个人拜读、学习之后,有几点感悟,敬请方家指正。

 

一、体认中国文化的固有根本与精神标识

 

在当代中国,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一直有一个本末、体用、主从的关系问题。习总书记的近期讲话十分难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这是最高领袖第一次把中国文化提升到本、体、主的地位完整表述。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之基,是中国现代化与现代文化的本体,必须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在以上一段话中,总书记两次讲“根本”,一次讲“根基”,且是“固有的根本”,“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此次讲话中他还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这都表达了以中国文化为本根、本体的思想。我们认为,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坐实为我们党与我国现代化及现代文化的“本”(而不是末)、“体”(而不是用)、“主”(而不是从)、“本位”(而不是客位),有了灵魂与精神命脉,才不致于左右摇摆,流荡失守,迷离失据,无所依归。由此而开出的现代化才真正是我国的、健康的现代化。中国与中国人走上现代,中华文化在今天的创造性发展,当然是以自己5000多年伟大文明为基础、为土壤、为前提的,这绝不是要排斥吸纳人类不同文明与文化的优长。恰恰相反,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凝聚、消化、融摄内外不同的文化,丰富壮大自身。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人们现在经常说,今天的中国文化已然是中国、西方文化浑然一体的产物,已难分彼此了。在一定意义上诚然可以这样说。但是,从根本上来讲,我们这样一个五千年甚至七千年从未间断的伟大文明,我们这样一个包含古今各民族的多元一体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时期的发展中,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精神、文化价值系统,以及人与天地人相接相处的智慧,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与中国文化的本体,是我们固有的根本与精神命脉。这里包含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这些价值及“五常”“四维八德”等,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今天,我们仍然要以博厚高明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今天中国与中国人的灵魂,以深长久远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系统作为今天中国与中国文化的本体。我们讲“体用如一”“体用不二”,有其体就有其用,不能把体用打成两橛。我们更要搞清本与末、本根与枝叶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

 

我们今天不是要回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而是要从更高层次上讨论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了全人类与中华民族的可大可久的健康发展。我们的文化有本有源,我们要回到本源,使我们的现代化成为有本有根的现代化。全党全国人民还要从认识上扭转过来,回到根本,回到我们的精神家园。当然,返本不是目的,返本是为了开新!

 

二、正本清源返本开新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山东曲阜考察孔子研究院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显然,和过去讲的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绝然不同,和五四全盘西化思潮,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反传统绝然不同,习总书记讲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据,是我们的突出优势与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就把我们党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意义。传统文化不是过去所谓反动的、落后的、保守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成分、因素还是活着的,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是我们现代化的源动力与软实力。中华人文精神在今天仍有意义与价值,可以批判继承、创造转化为今天的精神文明。五四以来,特别是文革以来,强加给中国文化的、有很多相沿成习的看法,似是而非,自我丑化,需要我们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2014年2月24日,习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又说:“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对于中国文化,我们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来自同情的理解与理性的认知,平等地把世界各文明作出研究与比较。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不要妄自菲薄,要认清历史上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及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以及今后对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可能的贡献。我们不仅要有一般的文化自信,还要有价值观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非常了不起,在今天还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文化基因,我们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就是我们的“本”。东西方文化史上不乏不断从源头吸取智慧、营养与力量的成功范例,从文化本源开发出适应一定时空的新文化,如宋元明清时期的整个东亚汉字(或儒家)文化圈的辉煌及西方的文艺复兴,都是“返本开新”的显例。我们返回这些具有原创性的“本源”,发现滋养现代心灵的“源头活水”,结合今天的时代需求,可以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本立而道生”,我们不忘本来,回溯源头,回应现当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内在自我的危机,从纵向返本开新,从横向依本成末,可以创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辉煌。

 

三、固本强基教学为先

 

习总书记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习总书记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礼记•学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大系统的教育,是道德人文教化,包括今天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及其综合。今天,党中央与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一定的教育机制、体制与氛围,要加强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利用各种现代传媒手段,以寓教于乐的方法,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们的心田,以凝魂聚气。要在全党全社会,在党政军民学各界开展国学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要进家庭、社区、街道、乡村、校园、企业、机关、军营。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自觉,且应有作为。除了家教之外,中小学基础教育在国民人性、人格的养成上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国民教育中应增加国学教育的内涵。国学教育的核心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的教育。小学生应多学一点蒙学读物、家训、古典诗词与论文的名篇,小学高年级可以适当读一点四书、《史记》选录。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如下方面都嫌不足:没有充分自觉地重视、强调学生对母语及母语的代表----经典文献的学习的重要性,对古汉语的语言及其反映的思维特征的把握的重要性,对经典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安身立命的精神信念及民族智慧的传承的重要性。当然,这是以高标准来要求的。另外,现行语文课文中现代散文较多,欧化式的汉语较多。我们的孩子从社会与学校学习的主要是西方或泛西方化的语言、思维方式与价值观。语文教育应当有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自觉与自信严重不足。

 

我认为,应增加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的比重,到初三应有四成、到高三应有六成半的文言文与古诗词。让丰富多样的中国古典文献,如五经四书、先秦诸子、六朝与唐宋文选、宋明理学、历代家训家书中,有更多内容进入语文教材,特别是应当有蕴藏着人文价值、人性教养的内容,诗教、书教、礼教、乐教的内容。教师们悉心指导中小学生去学习。我们提倡熟读或背诵经典文本的范文教学,精读,有题解、赏析、联想、思考与练习。在精选出的千姿百态的古典名篇范文中,在诵读、赏析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学习含蓄幽默的语言风格,情理合一的审美趣向,民胞物与的胸怀志向,己立立人已达达人的价值意识,让孩子们逐渐领略祖国文化真善美合一的生命智慧与境界,并通过深层阅读与作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口头、笔头表达能力,能思想、能言说、能写作。只有经典教育才能给人以原创性。

 

四书等表达的是以“仁爱”为中心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系统,是中国古代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我建议学习台湾地区的经验,在高中阶段增设一门必修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内容就是四书)。这门课是中国文化课,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也不同于语文课。抗战胜利后至今,台湾地区的这门课程对台湾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与文明教养起了重大的作用。大陆旅游者发现,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是禀性善良、有人情味、懂礼让、讲友善的人。这与民间小传统的文化宗教的活力及作用,与代代相传的家教家风,与不中断的国学教育,特别与中学必修四书有密切关系。

 

我们呼吁四书进入中学课堂已有多年了,切盼中国大陆的所有中学专门设立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课(就是四书)。此外,在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公民、思想品德等教材及教学中,应有更多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当然,这些内容要协调好,不要有太多重复。

 

对大学来说,我们呼吁所有大学学习当年西南联大的经验,对文法理工农医等所有各科的大学生、大专生,都开一门必修课——《大一国文》。《大一国文》主要精选古典名篇,老师指导学生们精读,涵泳学生的心性,培养学生的人格理想、人生智慧。此外,所有大学的通识教育都应设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应是中外经典的导读课程,其中中国经典应以五经四书、前四史、诸子等经典为主。

 

全社会亟需我们的大学培养大批德业双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师资人才,国家、民族亟需培养一批又一批能读懂古书的人,能整理、研究经、史、子、集与各地域、民间文化与宗教等各方面的人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迄今尚无国学、经学、儒学的地位,连名目(学科目录、代码)都没有,也就是所谓没有户口。我们呼吁了多少年,各高校自发办的国学院与国学研究院已有几十家(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已有不少大学(如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正在努力培养国学本科生。以上国学院与国学研究院都在招收硕博士生。其学科、学位则采取挂靠文史哲学科,或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方式,当然是名不正言不顺,尤其不利于学科发展与学生就业。很多高校都在摸索培养国学人才的经验,希望为国家、民族培养一点读书种子。现在,民间社会有普遍需求,国家亟需师资人才,很多所大学已有先期摸索实践,党中央与习总书记有一系列指示,上上下下都在努力,真正是到了国学学科立于学官的时候了,我们不知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在观望什么?!

 

(本文所引用习近平同志的话,俱见《党建》杂志2014年第3期第7—9页《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