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义】戴口罩的五四,与“和先生”同行

栏目: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0-05-06 01:37:53
标签:五四、和先生
廖晓义

廖晓义,女,1954年出生于重庆巫溪。中山大学哲学硕士,曾任四川大学哲学系教师。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

戴口罩的五四,与“和先生”同行

作者:廖晓义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四月十二日丁未

          耶稣202054

 

 

 

今天是五四,又一个戴口罩的五四。

 

2003年,我曾为非典SARS戴口罩的五四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那一年的《今日中国》杂志上。题目叫“SARS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同时在《群言》杂志发表文章《敬畏自然》(原文请点击:回望非典,遗忘还是反思),提出了要与“和先生”同行。

 

这一切恍若昨日。在全球遭受疫情的今天,让我们继续与“和先生”同行,思考人生的去向、文明的走向。

 

——廖晓义

 

 

 

今年的五四,对很多人来说,是在对新冠肺炎的不安和恐惧中度过的。我们一直在呼唤着“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学),依我看,还应同时呼唤和谐“和先生”(Harmony)——人与自然的和谐。

 

赛先生、德先生与和先生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点: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和生态保护。与“和先生”同行,人类才有可持续的经济和可持续的民主。不要让经济发展抢了“和先生”的地盘,这地盘是人类最后的家园。要留住“和先生”,最重要的是——人,必须对自然有一份敬,有一份畏,还有,一份爱。

 

 

 

2013年写的文章,在这里划上了句号。可是这么多年来我的思考和行动一直没有停顿,多年的西行东归之后,我想在这个戴口罩的五四,再为和先生说几句话。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先生的智慧是尊道贵德,天人合一的智慧。

 

和先生的智慧是生存的智慧,是人类生存挑战考验中几千年唯一没有中断而历久弥新的智慧;

 

和先生的智慧是生命的智慧,以差异、互补、共生的法则,实现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心与身体的和谐、人与家人家族家乡家国天下的和谐、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

 

和先生的智慧是生态的智慧。有别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是从整体上为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提供方向方法和方案的智慧;

 

和先生的智慧是导航的智慧,为科学导航,警示科学技术不要偏离惟道是从的轨道而堕入唯利是图的深渊;为民主导航,提示民主不要偏离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的河道而变形或搁浅;

 

 

 

和先生曾经在“三千年从未有之的大变局”中蒙冤,他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泼满了愚昧的污水。那些恰恰因为背离和先生的智慧才造成的民族贫弱危亡的账,却偏偏算到和先生头上。从1912年国民政府停止读经课和修身课开始,和先生的身影渐渐从学校退出,甚至从家庭淡出,而中国社会也为此饱尝苦果。

 

 

 

但是中国人心底深处,没有停止对和先生的呼唤。一百多年后,2014年的金秋,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主席隆重发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的初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和先生终于带着累累创伤,回到了久违的庙堂。

 

间隔了几代人的光阴,和先生的面目已经变得模糊甚至陌生,需要我们以温情和礼敬来学习和补习。

 

和先生不在别处,他在每个人心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他带着智慧的药膳,来治愈被自卑自私和自蔽的病毒所侵蚀的心灵;

 

和先生没有走远,他带着行孝亲仁的亲情、诗书礼乐的宝典,来修复被原子化、空心化、物欲化撕裂的家庭;

 

和先生不会离去,他带着自然农法的古方、绿色生活的手册,敬天惜物的时尚,在乡村,在社区、在课堂,在商场,期待着我们每一个细微的善举,去实现一个新的生态文明。

 

和先生不会放弃,他知道这个时代的青年,不会重犯文化自残的错误,不会拒绝文化自信的阳光,不会错过文化复兴的时机,不会推卸家国天下的责任。

 

 

 

对于内忧外患的劫难中一次次浴火重生的中华文明,对于养育了一辈辈仁人志士的中华文化,今天的新青年,不是决裂,而是回归——回归生命,回归亲情,回归自然。

 

在全球性环境污染和资源浩劫和疫情面前,对于久违的和先生,今天的新青年,不是冷漠,而是拥抱。

 

从向外攫取转而向内探求,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从背离自然转而回归天地,另一种文明是可能的!

 

记得我给一个叫做“接力中国”群体里的一位青年才俊问过这样的话:接不住中国文化,接得住中国吗?籍此机会,我作为50后的一位长者,也想把这个问题遥问每一位中国青年:

 

接不住中国文化,接得住中国吗?

 

 

 

1996年,我创办的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与在青年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中国青年》杂志社联合发起“中国青年绿色行动”,得到了全国青年朋友热烈响应,十分感人。谨此青年节,我用当年的中国青年绿色行动宣言的结尾一段话送给每一位青年,每一位现在的青年、曾经的青年和未来的青年。

 

“我们是青年,青年的血总是热的,我们曾用热血浇灌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块块丰碑,今天我们愿用热血浇灌和护卫伤痕累累的地球。”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