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哲】透由孔子而思:儒家的天下观与世界文化新秩序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2-09-17 00:01:03
标签:世界文化新秩序、儒家的天下观

透由孔子而思儒家的天下观与世界文化新秩序

作者:冯哲

来源:“四海孔子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八月十一日壬戌

          耶稣2022年9月6日

 

 

 

书院要闻

 

2022年8月25日,冯哲院长受邀参加由海淀区政协、海淀区委统战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十八期“海淀政协·委员沙龙”活动。冯院长以“透由孔子而思:儒家的天下观与世界文化新秩序”为题,在会上作了演讲。这是四海孔子书院授牌成为海淀区政协“悦读书屋”单位之后,冯院长参加的首次委员沙龙线下读书交流活动。

 

 

 

 

透由孔子而思:

儒家的天下观与世界文化新秩序

 

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

 

人类的孔子

 

冯院长从孔子讲起,他引用钱穆先生的一句话“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首先回顾了至圣先师孔子的家庭背景和伟大一生。孔子为鲁国人,远祖是殷商王室,武王克殷后,他的祖先分封到宋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陬邑,为陬邑大夫。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鲁国东部的防山,孔母未将墓的所在地告诉孔子。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其抚养成人。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四海孔子书院礼乐祭孔典礼)

 

在孔子受到排挤而离开鲁国之后,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前483年,独子孔鲤先孔子而死。前481年,颜回先他而去世。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也随着中华秩序的建立而向周边传播,进入到近代以来,孔子的思想更是随着中西交流而走向世界。

 

 

 

(冯院长向参加书院夏令营的孩子讲述《认识孔子》)

 

永恒的《论语》

 

钱穆先生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论语》涉及多方面内容,当中包括儒家治国理念、人伦关系、个人道德规范、先秦时期的社会面貌,乃至孔子及其弟子的经历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它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使《论语》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佑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的为学宝典。《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文学性与情绪情感、表达手法、场景氛围、气韵节奏紧密相关,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中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孔门四科着眼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虽文学方面见长的是子游和子夏,但编辑《论语》的孔门弟子及后人们,仍是体现了极高的文学修养和品位。在《论语》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孔子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抱负。他的崇高情怀和至善之境,塑造了华夏民族的性格,不断升华者华夏民族的情怀,成为华夏民族两千年来生存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读《论语》就为自我的生命铺下了一道崇高的精神底色。

 

世界文化新秩序

 

世界秩序,在我国古人那里有一个极为相似的概念叫做“天下秩序”。美国社会学者塞尔瓦托·巴博纳斯的《美式天下》一书提到,今日世界天下逐鹿乃是“美式天下”对“中式天下”。对于“天下”这个词,西方人的理解与华夏“天下”理念大为不同。中国社科院赵汀阳先生在《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一书中对“天下”做了三层含义的诠释1.配天:生生之天,无外之境。2.关系的理性之境:互相伤害最小化,互相利益最大化。己立立人,已达达人。损补之道,阴阳平衡。3.兼容普遍主义。山东大学陈尚胜先生认为,儒家的“天下”至少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指与形而上意义上的“天”相应的一切形而下世界的总和,包括了普天之下的自然万物和人文世界生发存灭及其联结互动的具体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而人在天地之间,其行为要合于天道,才能尽天命之性,化育万物。二,指中国与四方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国家和人民。“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礼记·月令》)因此,人们都应遵从上天的旨意与命令。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如何来构建“天下”秩序?在儒家看来,拥有崇高德性的“圣王”上承“天命”,作为“天子”来执政天下。就是说,“天命”只落实在“天子”的位置上,而不是具体人上,“天子”保持有“天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敬德”。孔子指出,治理天下国家者,首先要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戴亲人、尊敬大臣、体察群臣、爱护百姓、招来百工、怀柔四夷、安抚诸侯(《礼记·中庸》)。如能依此九项而为,则天下归服。

 

一带一路:中国文化的世界实践

 

今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世界重新连接,并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创建和合共生的人类社会。而这些思想与实践并非初创,乃是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当中。北京大学人文讲习教授安乐哲先生在《一多不分:儒学与世界文化新秩序》中就高度肯定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新秩序建设当中的积极作用。台湾新儒家、慈济大学教授林安梧先生认为“一带一路是天下为公的王道精神”。正如习主席所讲到的,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天下观:中国是世界的中国

 

郑必坚提出,“读懂中国”与“读懂世界”是亟待深化的时代课题。“读懂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双向”深意:读懂中国,国际社会有强烈的愿望和需要,但中国人何尝不需要读懂中国?“读懂世界”,中国人更有强烈的愿望和需要,然而国际社会又何尝不需要读懂世界?从中国视角看,两个读懂其实就是“把握两个大局”的通俗表达。郑永年也提到,让世界读懂中国是个战略大问题,中国与西方仍在各说各话。近代以来西方一直主导话语权是个事宝。西方话语已经演变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西方和其他国家存在“时空错位”。“中国模式”的争议与“中国特色”的神秘化。借西方话语来解释自已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橘子解释不了苹果。让世界理解中国,关键是首先理解自已,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已的话语体系。中西比较基础上的人才变得重要,既不自说自话,也不要借人家的话语说自已。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也谈到,从来不存在一个真正全球性的“世界秩序”。美国在两个层面上追求世界秩序:拥抱普世原则,同时需要接受其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现实。最重要的是,美国努力促进的价值观的本质是什么?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而政治家必须在结果难料的情况下做出应对挑战的决策。儒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家国同构进而形成的天下观,让中国人形成了人类思维,善于从宇宙或全球的维度思考世界秩序,杜维明先生早年称儒学具有全球意义的地方知识,今天,他提出“对人的思考将成为全球思想界的共业”,富含学以成人,仁者爱人的儒家文明愈显后发优势,儒家的精神性人文主义渐成新的世界伦理构建与儒家天下关怀。一多不分,人文日新,世界文化秩序越来越需要儒家价值注入与丰富。

 

 

 

(冯院长和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出版了系列经典教材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黄帝内经》《诗经》《周易》《礼记》《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龙文鞭影》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