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美峰】东南阙里衢州城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2-11-09 16:32:17
标签:衢州城

东南阙里衢州城

作者:叶美峰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十月十一日辛酉

          耶稣2022年11月4日

 

在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浙江衢州,孔子后裔在此生息繁衍了近900年,与山东曲阜一样,这座城市儒风浩荡,人们崇贤有礼,有着独特的文化自信。

 

“东南阙里”与“曲阜阙里”遥相辉映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庙遍天下,而孔氏家庙全国仅有两处:一处在山东曲阜,一处在浙江衢州。世世代代生活在古陬邑今曲阜的孔氏嫡裔,历来受到皇帝恩泽,为什么会南迁并定居在千里之外的浙江衢州?

 

建炎二年(1128年)秋,孔子第48世孙、衍圣公孔端友及其从父、中奉大夫孔传奉召,前往扬州陪同宋高宗赵构郊祀。陪祀之后,孔传、孔端友准备返回曲阜。然而就在此时,金兵大举南下,在万不得已的危急形势下,孔端友奉“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北宋政和年间所颁铜印等家传珍宝,率领部分近支族人扈跸南渡。次年,宋高宗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孔端友即上疏宋庭,“叙家门旧典及离祖丧家之苦”。两宋时期是古代衢州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衢州州城的商税在浙江所属十一州中排名第二。宋高宗因孔端友等人扈跸有功,于是赐于衢州安家立庙,史称“东南阙里”,与“曲阜阙里”遥相辉映。

 

历尽波折修建孔氏家庙

 

孔端友从八岁开始,因钦命教授的严格训导,不仅博通经史,而且工于书画、擅长骑射;南渡之后深得时人尊崇。孔子后裔来到衢州之后,孔端友和孔传(孔子第47世孙)一道安顿族人,既关心族人的生活,又勉励族人牢记圣裔身份,在困苦中不坠志节、修己安人。然而,孔氏后裔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家庙的建设。在衢州定居下来之后,孔端友等人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新建家庙,而是解决生存和生计问题。绍兴六年(1136年),皇帝下诏,为权宜计,暂以衢州州学为孔氏家庙。孔端友把唐朝画圣吴道子所绘的“先圣遗像”摹勒于石,供奉在州学家庙之中。但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最终因宋室“北还”无望以至于以州学为家庙的历史竟然长达118年之久。

 

南渡之后120多年,孔氏南宗一直处于“无专饗之庙”的境地。宝祐元年(1253年),宋理宗下诏,同意孔氏南宗衍圣公孔洙(孔子第53世孙,曾出任衢州通判)、衢州知州孙子秀的奏请,拨款三十六万缗,在衢州城北菱湖芙蓉堤上兴建家庙,历经大半年,于宝祐二年(1254年)春竣工落成。这是孔氏南宗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座家庙。龙图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赵汝腾为之作《南渡家庙碑记》。

 

令人遗憾的是,菱湖孔氏家庙仅仅存在23年就毁于兵乱。孔洙不得不将家庙迁到城南崇文坊。城南家庙其实并没有遵循菱湖家庙的规制,相对简陋。孔洙让爵之后,元政府一直未拨专款修葺,以至于到元朝末年,庙宇毁坏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后来,朱元璋得知南宗家庙情况,命守臣予以修葺。明永乐初年、明中期,对城南家庙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修葺,正是在这样的不断修葺中,崇文坊家庙才得以存在230余年。

 

孔氏南宗出现了“百废俱举”的崭新气象

 

元灭南宋不久,元朝政府就把孔子嫡裔授爵问题提上重要日程。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召洙至,欲令袭爵”。令元世祖和大臣们未曾想到的是,“洙以坟墓在衢,力辞,乃让其爵于曲阜宗弟治”,于是命孔洙为国子监祭酒、承务郎兼提举浙东学校事,赐护持林庙玺书。此后,“衍圣公”这一爵位就由北宗孔氏后裔承袭,这就是孔氏家族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孔洙让爵”。元世祖忽必烈给予孔洙“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后也”的盛赞。孔洙让爵后,南宗孔裔出现了众多学官。杭州的万松书院,在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创立后,就聘请孔氏南宗后裔在此管理、主持书院祭祀诸事,长达450多年。研究南孔文化多年的吴锡标教授认为,因为失去爵位,孔氏南宗从庙堂走向民间,或为学官、或为山长、或设塾教读,以各种形式推动发展平民教育发展。

 

在孔洙让爵后的第13年,即元贞元年(1295年),刚刚即位的元成宗才正式封孔治为衍圣公,将衍圣公爵位明确下来。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时任衢州知府的沈杰以孔氏南渡、孔洙让爵等重大史实为依据,上疏明朝廷,请求恢复孔氏南宗爵位。明廷诏授孔子第59世孙孔彦绳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秩正八品。正德十五年(1520年),翰林院五经博士孔承美(孔彦绳之子)以城南家庙庙貌不严,且年久颓弊为理由,上奏朝廷请求迁建家庙。明武宗诏许重建孔氏南宗家庙,并拨给库银,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建成,与翰林公署合一。邑人方豪为此撰写了《明正德衢州孔氏家庙碑》。明万历年间,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时期,对孔氏南宗家庙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葺,道光初年,现存新桥街孔氏南宗家庙基本定型,此后虽然屡毁屡葺,但总体格局未有重大改动。1998年,衢州对孔府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明确了明清两代家庙西轴线及孔府各建筑的规模、规制及变迁。随即,孔氏南宗家庙西轴线及南宗孔府复建工程正式动工,同时恢复孔府后花园。新桥街孔氏南宗家庙经历风风雨雨,至今已有500年历史。

 

翰林院五经博士的承袭共计十五世,孔庆仪,孔子第73世孙,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亲拔名签,成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人选。他既是最后一任翰林院五经博士,又是第一任奉祀官。孔庆仪潜心于宗族事务,有志于救世图强,使孔氏南宗出现了“百废俱举”的崭新气象,他将孔氏家塾改为孔氏中学校,后来先后改为两等小学堂、孔氏完全小学校(尼山小学前身)等,衢州教育的近代化进程由此迈出了坚实步伐。孔庆仪在推动衢州经济、社会的近代化发展方面也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他曾经担任衢州商会总理,建立了商办衢县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地区从此走进电灯照明时代。

 

大力弘扬孔子文化

 

自汉朝开始,每年孔子诞辰这一天都要在孔庙祭祀孔子。此后经历代传承延续,每年的9月28日,山东曲阜、浙江衢州同时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现在衢州的祭孔显得尤为不同,充满着时代和生活气息。2011年5月,以“当代人祭孔”和“百姓祭孔”为特色的南孔祭典,被正式列入中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9月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衢州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衢州历史悠久,是南孔圣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扬。”衢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致力于复兴传统文脉,推动儒学的现代转化,筑牢南孔圣地的根和魂。今年,又提炼出“崇贤有礼、开放自信、创新争先”的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

 

岁月更迭中,儒学文化早已渗透在衢州的城市血脉中,当我们行走于衢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宣传标语,衢州中小学校园里的孔子雕像不时映入眼帘,这一切都在向人们传递着这座城市最引以为豪的文化符号。如今,借助南孔文化的滋养,衢州以“一座最有礼的城市”成为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新型明星城市,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国际化的衢州正从“四省通衢”逐步走向“衢通世界”,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