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庆旺】家国天下:中国人世界认同的文化心理机制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09-26 21:49:08
标签:

家国天下:中国人世界认同的文化心理机制

作者:韦庆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八月廿三日壬辰

          耶稣2024年9月25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根植于中华文明深厚土壤,深刻体现了文化自信和世界胸怀。家国天下,自古就是中国人处理个人与家、国、天下间关系的文化心理机制和意义系统,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心理资源,家国天下为现代中国人应对现代社会个体自我从“己—家—国—天下”社会连续体中“脱嵌”的危机提供了“再嵌化”的土壤和养料。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现代中国人以家国天下为底蕴来建构世界认同。

 

家国天下是中国人

自我概念的有机连续体

 

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不是西方式的自我与社会分割对立、自我优先的个人主义的自我概念,而是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紧密相依的、大我优先的家国导向的自我概念。从自我概念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家国天下是中国人自我概念的有机连续体。按照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理论,中国人自我概念的边界是一个从自己到亲人、熟人、单位、社区、社会,以至国家和天下的可拓展的有机连续体。因此,一个典型的中国人不会首先把自己看作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独立的个体,而是看作在与他人和社会紧紧相互依存关系中依据不同情境承担一种或多种特定角色责任的社会关系节点。当个体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和更大的集体及社会的利益相冲突时,中国人不会毫不犹豫地以自我为中心去满足自己牺牲他人,而是常常把自我的认同从个体扩展到更大的社会关系中,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个大我可以拓展到家、国、天下。用现代文化心理学的概念来分析,中国人的自我是集体主义的互依我,而西方人的自我是个人主义的独立我。在经典的以回答“我是谁”来进行自我描述的大量研究中发现,具有独立我自我概念的西方人更多地使用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特质来描述自己,而具有互依我自我概念的中国人更多地使用自己的社会角色来描述自己。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急剧的社会与文化变迁,很多研究发现中国人的个人主义和独立我正在不断上升。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的家国天下连续体已经分崩离析了呢?恰恰相反,文化心理学家朱滢通过认知心理学和文化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现代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仍然包含着母亲的成分,中国人在记忆形容词时,存在一种西方人不具有的母亲参照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发生的脑区与自我概念的脑区是同一脑区。这说明现代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没有被现代化和文化变迁所改变,仍然不是与他人无关的独立我,而是包含着母亲的成分。在中国文化中,母亲是象征意义上的家,而家国同构意味着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具有家国情怀的特征。

 

和合共生是

中国人群际互动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人家国天下的连续体中,从自己到天下有很长的距离,中间需要穿透很多的群体层次。传统上,中国人经过修和推的过程来实现从自己到天下的跨越。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一层一层地从微观向宏观推过去。在这个过程中,己与群、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始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有机联系的背后反映了中国人所具有的关系式思维方式。西方人则采用分析式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人类的社会关系。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将自我与他人和群体的关系分割开,分别从个体、个体间(人际)、群体内、群体间(群际)、宏观意识形态等不同的解释水平来理解社会心理现象。一个社会心理现象,首先要进行解释水平的定位,然后才能进行相应的理解和把握,而解释水平的定位正是采用社会分类学的方法来确定。在这种分析式思维方式下,从自我到天下之间的广大社会关系区间,常常被不可穿透的非此即彼的生物、社会、文化标签所割裂,充满了群体之间的隔绝、冲突和斗争。

 

换一个角度而言,在中国人家国天下的连续体中,常常采用关系式思维方式,看待群际关系时强调和合共生,持有一种基于建构论的和谐交融观。西方人在面对社会群体关系时,采用分析式思维方式,处理群际关系时有一种潜在的通过排除异己来消灭差异的执念,持有基于本质论的隔绝冲突观。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会首先用性别和种族等生物属性的分类来划分和看待社会群体,而是注重各群体在社会和文化上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然后在长期互动所积累和形成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达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不分彼此的有机关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以和合共生对待群际关系的思维方式。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国人处理群体关系时和合共生理念向着更深更广层次发展的重大创新。

 

天下大同是中国人

世界秩序的价值取向

 

在中国人家国天下的连续体中,由内而外,从自己向社会推展过程中,最外层的认同就是世界认同或人类认同。这个世界认同看起来距离自己比较远,但由于它始终处于家国天下的连续体中,其内核仍然关联着个体的自我,实际上又并不遥远。在中国人的关系式思维方式下,世界是每一个人都可与之发生关联和互动的具体的亲切之事物。例如,文化心理学家朱滢和伍锡洪提出,在回答“我是谁”时,中国人常给出一种回答:“我是人。”这样的回答并不仅仅意味着“我是人类这个社会分类下人类群体的一员”,更蕴含着“在天地万物之中我是人”的关系式思维。整个家国天下的连续体,本质上是一种强调包括个体的内外和谐、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人与万物和自然的和谐在内的万物有灵、我者与他者等同视之的、和合共生的整体论,对世界秩序表达了一种超越性的天下大同的价值取向。相反,在西方人的分析式思维下,一个人的世界认同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凸显,隐含着有另一个社会类别与之进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比,比如人类与非人类的划分。一旦划分人类和非人类成为对人类认同的前提和理由,就很容易产生人类中心主义。因此,西方式的世界认同总是离不开自我与异己、中心与边缘、主导与附属关系的讨论。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和谐、爱好和平,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主动侵略过其他民族和国家。从文化心理学上来说,中国人具有道德伦理导向,面对冲突时忍让克制,人生态度情感相对乐观平和。这些因素在宏观上表现为国家的战略,在微观上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首先,在家国天下的连续体中,中国人的自我从来不是一个决定论的本质存在,而是强调经由自我的修养和提升,从小我不断成为更有格局和德行的大我的过程。其次,中国人不把我者与他者看作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采用辩证思维,相信阴阳转化,在处理冲突时不是非要分个高下,而是努力克制避免正面冲突,忍让等待转圜时机,迂回灵活选择应对策略。正是这种思维和应对方式,使得处于家国天下连续体中间的各个层级的群体和社会关系得以有机贯通。最后,中国人对人生和幸福的追求,更看重关系、平凡与平静,而不是追求享乐、刺激和个人成就,至少在理想层面上如此。这种人生态度情感反映在群体层面,推展到家国天下的远端,除了主张和平主义以外,很容易扩展为环境友好、注重生态文明,以及拥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和理念。

 

综上,家国天下蕴藏着中国人看待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文化密码,是中国人世界认同的文化心理机制所在。当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家国天下既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和世界格局进行更好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框架,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阶层视角下的文化心理变迁机制研究”(20BSH141)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