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继文】山西应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

栏目:谏议策论
发布时间:2015-01-14 14:28:02
标签:
邸继文

作者简介:邸继文,男,西元1970年生,山西朔州人。本职工作于朔州市税务系统,曾任朔州市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层推广与实践,朔州市经典文化教育民间研讨会(简称朔州国学会)创办人。主持的“中华文化传承十百千万朔州示范工程”于2016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3个部门联合授予首届“四个100”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6年被全国社科联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山西应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邸继文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甲午年十一月廿三

           西历2015年1月13日

 

 

 

一、当前我省处于“重塑山西形象”的重大历史时刻

 

由于我省去年下半年发生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在全国全世界面前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在省委最近确定的四项工作战略中,“重塑山西形象”既是题中之义,也是迫切任务。重塑山西形象,既要宣传建国前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文化,也要宣传建国后闻名全国的大寨、西沟精神等等。但更要突出宣传十八大以来我省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具有全国突破性意义的重大示范活动。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最具长远意义且不同于过去工作思路的重大战略,在目前全国各地领会、贯彻、落实此项战略上还处于较浅层状况的情况下,我省率先行动、集中精力打造山西国德培育国学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称国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称国学)新品牌,打造山西生态文明建设新品牌,在培养社会主流价值,凝聚全民道德共识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要在重大历史时刻,为山西形象的重塑,为中央工作的布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有着系统的且不同于过去思路的重大战略决策

 

深入学习讨论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当前我省各级各党派的重大政治任务,学习讨论的对象理应是《讲话》原文,从《讲话》原文中领会中央工作思路。从二0一三年到二0一四年,习总书记讲话中有关文化和意识形态战略的有十几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九篇,分别是1、2013.3.1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讲话,2、2013.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简称8.19讲话),3、2013.11.26曲阜讲话,4、2013.12.30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会议讲话,5、2014.2.24政治局第13次集体会议讲话,6、2014.5.4北大讲话,7、2014.9.9北师大讲话,8、2014.9.24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大会堂讲话,9、2014.10.13政治局第18次集体学习会议讲话。集中反映这九篇讲话精神的中央文件是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九讲话一文件”的新战略思想有很多,比如:2014年5月4日北大讲话中说“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2014年2月24日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他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013年11月26日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力,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结合对孔子儒学的传播,要搞好四个讲清楚:一是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二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三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四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像孔夫子一样,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能产生共鸣的表达方式。”

 

在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他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2014年9月24日,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从这绵延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的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志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从上述讲话文献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对待我国本土民族文化问题上,持有极其正面的立场,把以孔子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对待了。而凝聚各方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文化道德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培育中国道德传承中国学说。这与很长时间以来,把孔子儒家文化作为封建腐朽文化代表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是我国文化建设战略的重大转变,对我国未来精神文化道德意识形态建设必将产生彻底影响。

 

三、当前精神信仰、价值追求、道德规范等文化意识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也急需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当代社会在取得高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无可否认也存在道德失范、信仰空虚、价值混乱、外来文化加紧渗透等文化意识领域内的迫切问题,我省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固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条还是不少领导干部思想信念出了问题,正如中纪委王岐山书记2014年10月25日在中纪委十八次会议第四次全会讲话中指出的那样:“领导干部要知古鉴今、心存敬畏和戒惧。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强调‘民惟邦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告诫为政者必须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中国传统典籍还有许多官德官箴,告诫为官者,官职越高,权力越大,越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论语》中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是党的干部,不知不学党规党纪,无视规制、不讲廉耻,根本不把国法党规当回事,没有戒惧之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案例,没有一个不是在违法之前首先违纪的。古人云:‘自作孽,不可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信守遵旨、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讲规则、守戒律,决不能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山西本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是八路军抗日战争发展敌后武装的主要阵地,应该讲在思想道德觉悟上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们越来越专注于物质经济,专注于自我中心,专注于感官刺激,拜权、拜钱、纵欲、崇拜暴力,有不少精神问题值得深入解剖。正视当代社会信仰缺失、追求变态、道德失范等各种问题,就是寻找实现弊革风清、重树山西形象的精神病灶,找出对治办法,在精神文化领域内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个问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最佳解决方案。说实在的,从有关信息观察目前相关重视程度还大有提升空间。

 

四、贵阳孔学堂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山西以深刻启示

 

任何文化或文明的复兴必须有标志性建筑,任何精神道德的教化必须有专门的道场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当代社会精神文化领域内的最大公约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文化战略决策,是解决今日全社会精神道德领域内问题的综合良方。那么这样的教化阵地或者说道场在哪里?贵州省“贵阳孔学堂”的建设与运行为全国带了个好头。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门介绍了“贵阳孔学堂”的发展运行情况,随后的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专门就“贵阳孔学堂”建设运行发表重要讲话,首提“三个自信”的总源头是“文化自信”,对自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2014年12月5日贵州省文明委主任、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把孔学堂建设成为贯彻“两创”方针的重要阵地》一文,对“贵阳孔学堂”开放两年来学堂的功能做了细致介绍,指出“要清醒、冷静地看待传统文化,客观评价其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建设孔学堂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要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方针,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其具有当代价值,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据悉,贵阳孔学堂的硬件建设花费将近两亿多,大多数是企业家爱心捐助建设的,每年贵州省文明委为孔学堂拨款800万元,用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山西的历史文化比之贵州有过之无不及,山西的现实经济比之贵州也绝不逊色。山西在国德培育国学传承方面理应出彩。近几年,朔州民间推动“志愿献爱心,书香进万家”的国学普及活动,八年来,带动上千个家庭每天一小时诵读国学培育国德,形成了“国学推广朔州基层模式”。并在市区附近西山森林公园旁集资兴建了占地四十余亩的国德培育现代道场“敬德书院”,急需政府支持与社会关注。汾阳企业家孔祥生兴建的“汾阳文庙”也在全国颇有影响。现在是整合山西资源,出山西精品的时候了。建议省文明委就此项工作做专题调研,组成专门机构,以对党对人民对山西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正式推展山西国德培育国学传承活动。笔者也愿毛遂自荐为山西或者家乡朔州的国德培育国学传承事业贡献些犬马之劳。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