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开幕。600余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开幕式。
9月26日—28日,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尼山脚下的孔子故里——山东曲阜隆重举行,向全球发出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山东声音”。近千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将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开幕式。
9月26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文联(作协)承办的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尼山文学论坛在曲阜尼山成功举行。
孔子与托尔斯泰跨越时空的对话,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进入数字时代,对世界文明进程有什么样的影响?9月26日至28日,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山东曲阜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下设多个分论坛。
9月25日下午,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闻通气会在曲阜召开。
中国实学研究会是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是民政部评定的3A级全国性社会组织。学会成立于1992年,以推动中华文化复兴、促进东亚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至今已经走过30年了。为全面梳理、系统总结实学研究成果,加快新时代新实学建设,9月24日,中国实学研究会举办了“2022中国实学大会暨中国实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
北京市银发公益协会作为“经典家风 经典校风”项目执行单位,将扎实做好社区中华经典诵读的落地工作,促使社区居民更好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受益,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活动,挖掘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中国人祭孔持续了两千年,可以说,自从孔子去世之后,其后人和后世儒家弟子乃至于全国的读书人就一直在每年的孔子诞辰日纪念这位伟大的圣人。甚至于,先秦时期的释奠礼后来专门演变成了祭祀孔子的典礼。
作为儒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庙如何保护与活化利用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祥林认为,不论是崇德,还是报本,文庙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教化,除了对士子进行成圣成贤的教育外,还要对一般民众进行伦理道德教化。
虚拟展馆、线上会议、实时直播、多人互动,一项项现代技术,打破了时空界限,让虚拟与现实融合。9月20日上午9点,由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中国孔子网、齐鲁晚报鲁南融媒中心、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共同举办的2022全球“云祭孔”元宇宙新闻发布会在齐鲁壹点•齐鲁天元元宇宙新闻发布厅正式启动,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到了两千年儒家文化与现代···
北加州第41届祭孔大典 25日早上在南湾华侨文教中心举行,由驻旧金山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旧金山湾区齐鲁会馆、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金山湾区华侨文教服务中心联合主办。
2022年9月16日,由衡阳县委宣传部、衡阳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南衡阳西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办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衡阳县社科普及进企业暨纪念王船山诞辰403周年活动在西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举行。
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今年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主题为“纪念孔子诞辰2573年”,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为“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
9月18日上午,在台中市东势文昌庙举行了隆重的祭孔三献礼。由孔子第79代嫡长孙、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先生担任主祭,在“立法委员”江启臣、市府客委会主委江俊龙等陪同下,向孔子行三献礼。而在台中客家乐活园区运动馆,举行了盛大的“时哉时哉穿越千年孔子与你同行”成人礼敬师礼活动。
9月24日,中国实学研究会举办了“2022中国实学大会暨中国实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本次会议主题是“新实学 新实践 新起点”,采取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特邀嘉宾、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会员、理事单位及各界代表共300余人次线上参加了会议。大象国学网、孔子网等媒体进行了直播,3.4万多人次在线收看。
2022年8月13日,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民政局的有力领导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倾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京隆重、成功召开。80余名正式会员与各界嘉宾代表出席,共商建设“一流人文强会、百年儒林名社”大计,为推动“两创”“两结合”,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彰显文化自信···
日前,由闽南日报社组织编撰的朱子文化普及读物——《漳州朱子文化》系列读本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该系列读本已列入中小学生“共读一本好书”推荐目录。
9月9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儒联)、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和合文明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英国、印度、斯洛文尼亚、文莱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参会嘉宾围绕“和合共生·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2020年1月,我校成立“周易研究中心”。两年多来,中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易图集成与研究暨数据库建设”课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在学界首次编纂出版《易图文献选辑》《三礼图文献选辑》,举办“易学‘两创’研讨暨《易图文献选辑》成果发布会”,获山东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项,出···
9月12日下午,时值中秋假期最后一天,第三届全国人人读论语活动组委会各省市经验交流大会在腾讯会议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