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江南儒学”——“江南儒学构成与创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2018年11月23至25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儒学院主办,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协办的“江南儒学构成与创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顺利召开,可以说是打开了从哲学的高度、以“儒学”为中心研究“江南”的序幕。

进德修业 砥砺同行,“敦和·种子基金”第二届年会杭州落幕

十二月初的杭州大雾弥漫,但无法阻隔“敦和·种子基金”新老伙伴们以传承国学为己任的心。42家组织共计72人汇聚一堂,共同参与“敦和·种子基金”(以下简称“种子基金”)第二届年会。他们之中,既有国学领域的研究者,也有国学教育的践行者,还有国学文化的传播者。

陕西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大型祭祀遗址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近日在陕西省陈仓区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吴山祭祀遗址。从遗址规模和出土的器物考古人员推断,这座遗址可能为历史文献上记载祭祀炎帝的“吴阳下畤”。

“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宁举行

12月6日至7日,“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圣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各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届会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教务长李道湘出席,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白山致辞。

“孟子思想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12月8日上午,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济宁市委宣传部、中国孟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孟子思想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在大众传媒大厦举行。

第四届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在漳州举办

7日上午,由福建省漳州市委宣传部、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朱子学会、厦门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州开幕。本届研讨会有近60位来自德国、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地区的知名学者专家参与,共收到论文30多篇。

“和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话”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由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与即墨和合书院主办的“和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话”学术会议日前举行,旨在弘扬“上海精神”的和合与共理念。80余位海内外学者就大会主题展开热烈而充分的发言和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在哲学、文化、宗教、国际政治等视角下进一步挖掘和合学和共同体理念在思想史和经典文本中的理论意涵和学术价值。

第七届“士恒青年学者支持计划”正式揭晓,全国7所高校10名“青椒”获此荣誉

12月8日,第七届士恒青年学者支持计划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三联书店、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机构学者,全国7所高校的10名获得项目支持的青年学者、公益机构代表、企业界代表参加了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第九届纳通奖学金暨孔诞征文颁奖仪式隆重举行

2018年12月4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第九届纳通奖学金暨孔诞征文颁奖仪式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隆重举行。

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与眉县横渠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关学学术研究和社会传播

12月5日上午,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哲学学院与眉县横渠书院举行了文化研修与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眉县横渠书院院长王政军、关学研究院副院长魏冬分别代表眉县横渠书院、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签订《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和眉县横渠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陈白沙诞辰590周年,《陈献章诗编年笺校》首发

近年来,明代心学,特别是阳明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文化传播的热点。可是,作为明代心学奠基者的白沙心学,却显得十分不相称的冷清,毕竟在当时,有天下学说半陈湛半阳明之说。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打造白沙文化影响力,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与江门市政府以“白沙文化与当代社会”为主题,联合主办纪念陈白沙诞辰590周年大会···

河北“试水”《四库全书》重抄重订 拟现“千人千卷”风采

中新网沧州12月5日电(记者 陈林 艾广德)在《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故里河北沧州,一些书法艺术工作者正在重抄《四库全书》。这部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丛书,共收录书籍3500多种,7.9万卷,分装3.6万册。因全书按古代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故名“四库”。

“儒学·理学·心学” :第三届上海儒学博士生学术论坛顺利举行,朱杰人会长颁奖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儒学·理学·心学” ,参考议题有:理学·心学与宋明时期社会生活;理学心学与宋明时期文学艺术;理学心学与近现代中国思想;国医·国药与理学·心学的关系。论坛共收到沪上以及其他地区博士后、博士、硕士论文近40余篇,组委会筛选了17名同学参会。

“第二届经学与经学史工作坊”在岳麓书院召开,以“国学与经学”为核心主题

以“国学与经学”为核心主题,2018年11月24-25日,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主办、岳麓书院历史系承办的第二届经学与经学史工作坊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

四川大学重大学术成果《儒学文献通论》《中国道教思想史》《宋会要辑稿》获“第三···

11月18日下午,“致敬国学: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典礼现场揭晓了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奖”的获奖名单。四川大学古籍所《儒藏》系列成果《儒学文献通论》,《巴蜀全书》阶段性成果《宋会要辑稿》以及宗教授所卿希泰教授主编、詹石窗教授副主编的《中国道教思想史》(4卷)获优秀成果奖。

走进嵩阳书院:从改制到复兴,看书院百年之变

什么是书院?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书院大概就是古代的大学。但书院本身有何文化内涵?它们又何以延续数百年、上千年?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书院的复兴?12月1日,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河南郑州登封的嵩阳书院。

走进问津书院:这座曾屡毁屡建的书院,正改变乡风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传统的书院在今天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不少地方也依托传统,重新修缮了当地的书院。

中国最古老“大学”问津书院:丹心未央,活在当下

“问津书院远离城区,旅游功能往往大于教化功能。现代书院的教育、移风易俗功能的发挥,要利用网络、电视媒体,突破地理障碍。

武汉大学教授谈问津书院:三大精神薪火相传

武汉新洲问津书院,中国唯一以“孔子以子路问津”典故命名的书院。11月30日“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探访了这座书院,听专家讲述书院的古今以及它为当今世人带来的思考感悟。

《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102种出版,版本选自馆藏珍善本

12月1日,《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首发仪式在京举办。学者楼宇烈、《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丛书编委会主任李致忠、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邬书林、藏书家韦力、学者余世存等与会。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