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中国心学讲究面向现实民生的关切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5-07-27 20:57:18
标签:

郭齐勇:中国心学讲究面向现实民生的关切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六月廿九日癸巳

          耶稣2025年7月23日

 

“中国心学不是空洞的、空泛的,它讲究一种面向现实民生的关切。”

 

7月23日,在贵阳孔学堂2025避暑季研修活动“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开幕式上,武汉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郭齐勇在致辞中如是表示。

 

 

 

武汉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郭齐勇

 

在郭齐勇眼里,孔学堂相较于10年前成立之初,已经日趋“成熟”,具备主体性、开放性、多元性。

 

近年来,孔学堂积极主动地联合国内外的学术机构、学术团体,尤其是与多家机构联合发起的“中国心学与世界”学术联盟,联盟成立这1年以来,孔学堂和孔学堂高等研究院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其中,《民藏》编纂工程已成为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国家重点出版项目。

 

最重要的一点是,孔学堂将市民朋友带动起来,使中国的心学资源与儒家智慧在民间、大众演绎出来、普及开来,“这也是中国心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郭齐勇说。

 

这次中德学术对话围绕“中国心学与世界”展开。郭齐勇认为,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大话题。中国心学是人立足于人自身的意义世界对生命的追问,它倡导一种“物我一体”的意识,讲究人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和谐、共生。中国心学有着清晰的学术脉络,对东亚乃至世界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心学里的很多精神资源,仍然可以被当代中国人与各国人民吸收。

 

今年的中德哲学对话活动,以“心”与“精神”的中德哲学互鉴为主题,开展四场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的题目很有问题意识,层层深入,体现了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全球视野。”郭齐勇说,中西哲学都有自己的学术脉络,二者之间的汇通比较,既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开展,也要有一种历史的眼光,既要看到西方“精神”概念背后的西方传统,也要看到中国心学背后的中国传统,要寻求一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