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觀禮記——敘永李氏宗祠家風培訓見聞錄
作者:刘之炎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载「叙永李氏宗祠」公众号2025年8月13日
永曆三百七十九年歲次乙巳閏六月七日,余同黃兄章鵬,共赴蜀中敘永縣,觀李氏宗祠第十一屆家風培訓之會。
此行專為觀摩請益,然親歷之境,實令心魂震撼。方今世風澆漓,宗法式微,竟有斯族焉:門風肅穆,宛若幽谷芝蘭,誠難想見。
自渝州啟程,道阻且長,輪蹄交困,晨發而昏達,凡六時許方抵。跋涉之苦,尤為嘆慨。遙想天啟二年,李氏始遷祖士奇公,嘗篳路藍縷,輾轉徙居斯土,披荊斬棘之艱,誠非後人所堪臆測矣。
與會童子,非唯李氏裔孫及外戚子弟,復有鄉鄰之稚子,其多為留守之兒。長者已負笈名庠,幼者尚在襁褓初脫。然三日間同庖而食,聯榻而寢,竟使素昧平生者締結金蘭之契,此情此景,豈不為化育之奇哉?
其開營之日,便行釋菜,童音雖稚,耳目已隨贊者進退趨蹌,肅然有度。觀其誠敬,“祭如在”之古訓沛然充盈其間,誠乃先賢遺風之明證也。至若三日後祭祖大典,尤可稱道焉。其儀依《家禮》古本而行,迥異於閩粵之俗。童子雖列席觀禮,未親執事,然古禮莊敬之氣,已足銘刻五內,終身弗諼矣。
尤令余泫然者,乃結業之時,諸童朗朗誦讀李氏字輩與家訓。其聲清越,直貫雲霄,雖余為異姓觀禮之客,亦感召於斯族磅礴之凝聚力,歸屬之意油生,不覺潸然淚下也。此情此景,如良種深植童蒙心田,他日萌櫱,必成嘉木。
此番入蜀,蓄念已久。蓋因余之儒學同門李君騰復先生,向為此族之監禮。余久聞其名,常欽慕其於巴蜀山中,孜孜矻矻,重建家族共守之業。今歲終得謁見,冒昧懇請一瞻宗祠。蒙先生厚意,遂薦此家風講會。惜先生今歲微恙,未克躬臨。然更可敬者,今歲諸般儀軌,悉由先生十載春風所化之桃李,主理操持,而典章粲然,幾臻至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古語誠不我欺。夫傳承之如其者,於斯為盛也!
蜀中之行,感慨系之。夫子之道,豈期功於旦夕?書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斯言誠哉!時人常言“家風”者,然非徒託空言,必踐履於日用倫常之間也。唯使禮義明於門庭,榮辱彰於閫內,而後可期仁風化於邦國。觀此李氏之範,愈堅余志:諸夏之復興,雖道阻且長,然薪火相傳,終必可待矣!
臨楮惶愧,謹謝大族長子銪公、祕書長子雄公、監禮騰復公並李氏宗親會諸賢達雅意。叨擾芝宇,深懷歉仄;蒙此盛情,鏤骨銘心。
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