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下午,“纪念《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暨纪念版发布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古籍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与会的专家学者及嘉宾共同回顾了《陈寅恪文集》的出版历程,高度评价了陈寅恪先生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其后中国文史研究的深远影响。
12月25日,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阳明书院、修辞学堂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发来贺信。来自各高校的学者及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共计30余位嘉宾出席仪式。揭牌仪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主持。
孔子故里曲阜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启动“我到孔府过大年”活动。活动通过让游客体验孔府年俗活动,了解孔府独特的年俗、风俗,学习圣人故里“过大年”的传统仪式,唤醒市民对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搭建新平台。
2019年12月28日上午,孔阳先生在会场中庄严宣告,「这是光荣的时刻,我们是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这一刻」。孔阳国学工作室第二届「儒者礼门大会」在京如期举办。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0周年,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的压轴大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将以240余件(套)珍贵文物、古籍以及艺术品的规模亮相,这也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系统展示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以及传承的历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随着孔子后裔孔海钦带领孩子们诵读《论语》,琅琅读书声飞出福州市连江县官坂镇白鹤村的陈氏祠堂。
12月13日,孔子研究院绍兴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汪俊昌共同为“孔子研究院绍兴研究基地”揭牌。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寿永明主持揭牌仪式。
16日在湖南永州市道县濂溪书院举行的“理学道州”第十届周敦颐国际理学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道县被中国伦理学会授予“中国理学文化之乡”。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期间,江南大学承办了“家在江南:家风·家训·家教”分论坛,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江南家风——传承与传播”展开了深入研讨。
11月22--24日,孔子后裔岭南派在山东曲阜举行首次恳亲大会。来自广东、广西、河南、海南、江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岭南派孔子后裔代表300多人,齐聚祖籍地——山东曲阜恳亲祭祖。本次活动由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广州天星学校董事长孔耀昌发起。
12月15日上午,国内首个《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京发布。该标准由中国教育学会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研制。敦和基金会提供了课题所需的主要经费资助。
2019年12月15日,由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三和国际集团联合主办的“深圳孔子文化节十周年庆典”在东湖公园孔子文化广场隆重举行。
12月13日,2019首届华夏孝文化嘉祥论坛在嘉祥曾子讲堂举行。本次大会以“祭宗圣,弘忠孝,传承优良家风”为主题,旨在弘扬孝道文明,传播宗圣文化,促进家庭和睦,共建社会和谐。
2019年12月1日,由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上海市社联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上海市儒学研究会第四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207举行。
作为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收官演出之一,大型民族舞剧《孔子》近日走进俄罗斯,为当地观众奉上了深蕴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顶尖艺术水准的交响合唱版演出,以音乐和舞蹈这两大跨文化、跨国界、跨语言的艺术形式,传递中国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时代魅力,促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
10月26至27日,“东亚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湖光饭店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褚超孚、省社科联科研管理处处长胡晓立、省社科院副院长陈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冯国栋、杭州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何忠礼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会议。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地的60余位权威专家···
“文化立城,礼乐和鸣”。12月8日上午,“中华礼乐文化传承学术前沿论坛”在清华大学近春园召开。来自中国礼学、音乐学、考古学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汇聚一堂,深入挖掘中华礼乐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社会人士共同探讨新时期中华礼乐文化传承发展问题。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首届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大会7日在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誉的陕西省汉中市举行。
11月12日,台湾高雄中山先生纪念日举行了隆重的孔子像揭幕仪式。本次孔子像由山东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杜月野、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钱启国,联合海峡两岸爱国台胞,侨胞,社团和企业共同捐赠。孔子像高4米、重8吨,在大陆雕刻而成,由山东曲阜运抵台湾高雄。这是目前他们向世界各地赠送的第四十三尊大型孔圣像。
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合唱版舞剧《孔子》3日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上演,受到当地观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