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朱砂、行拜师礼……山东不少学校开学充满“儒家范儿”

走求知门、行拜师礼、朱砂启智、开笔破蒙.......开学首日,山东各地多所学校开学仪式充满“儒家范儿”,引起了不少关注。另外,也有一些学校开学仪式中展示了大鼓、武术等其他传统文化项目。

小学生在泉州文庙举行开学典礼,传承传统拜师礼、入泮礼

开学第一天,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约1600名学生齐聚泉州府文庙,拜孔子、行鞠躬礼、诵读经典……其中,275名一年级新生开笔、启智,开启全新的求学之路。

青岛市孔子文化交流协会·孔子学堂与青岛广播电视少儿艺术培训学校联合举办开笔礼···

青岛市孔子文化交流协会·孔子学堂与青岛广播电视少儿艺术培训学校联合举办的这次“开笔礼”和“释菜礼”活动,不仅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敬意与追思,更是体现了少年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都是千年以来中华民族不变的情结。这次儒家传统礼仪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礼仪展示,更是一次向社会大众宣扬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

【周应之】春华女儿行:一位父亲眼中的女儿成人礼

自去岁便开始为女儿筹备筓礼,至今年七月末,方如期在云间紫银庐举行。厅堂之內,气氛肃穆,以陈荩仁兄提供的《朱子家礼》为范本,新汉服由张谷元兄设计,傅丽元与杨焕两位老师分别为正宾及宾助,通赞则由女儿师姐琢如姑娘担任。仪程渐次序立、迎宾、加笄、醴女、授字。

【方彦寿】闽学与福州书院考述

我国的书院制度滥觞于唐代,确立和发展于宋代。隋唐以前,福建被视为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教育事业落后于全国。但在书院的发展上,却与全国各地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宋代,特别是南宋,由于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的崛起,福建书院的发展迅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以“闽学”的特色而独树一帜。而福州的书院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最大规模开笔礼在厦举办 成功挑战世界纪录

中新网厦门8月6日电(杨伏山黄静娴)“写最美中国字,做最美中国人”,6日,以厦门为主会场、联动全球77个城市地区设立分会场,组织23616名幼升小孩童完成的开笔礼活动,6日成功挑战世界纪录,经世界纪录认证(WRCA)官方工作人员现场审核,被确认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开笔礼(多场地)”。

【方彦寿】古灵溪畔,为“海滨邹鲁”奠基——理学家陈襄与古灵书院

说到“海滨邹鲁”,马上就会让人想到“海滨四先生”陈襄、郑穆、周希孟和陈烈。这四位都是闽县或侯官人,闽县、侯官,指的都是今天的福州。

【[韩]林鹤璇】文庙佾舞的历史由来及其哲学背景

一直以来,佾舞被认为是一种普通舞蹈的名称。其实,由于佾字的本意是指舞蹈的对列,也就很容易将佾舞想象成是一种将舞员排成多个对列起舞而编排的舞蹈。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曾将“排成对列的舞蹈”总称为佾舞。

【刘续兵】反本修古,尽祭之义——当代文庙释奠仪程的建构

“礼乐”乃儒家文化的核心所在,而“祭祀”之礼更是各种礼仪中尤为重要者,“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周礼•地官•大司徒》也记载,大司徒“施十有二教焉”,“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将祀礼视为“十二教之首”。在各种祭祀之礼中,列入国家祀典并绵延至今的文庙释奠礼,具有文化传承、文明信仰的崇···

【陈东】释奠制度与孔子崇拜

“释奠”一词原出自《礼记》,是指在学宫中举行的祭祀“先圣先师”或“先老”的一种仪式。魏晋时期太子每通一经之后的祭祀,以及太学开学时的祭祀对象开始集中转向儒家先圣先贤。

闽南最早的文庙坐落在这里,兴废八百年后欲复建

历代南安人一再对之进行修葺,乃至重建,可见人们对文庙、对教育的重视。重建时大多由历任知县、邑绅或教谕、学录、训导主持。每回重建,就会勒石立牌,纪其事、说其难、表其功。据《南安县志》与《丰州集稿》所载,南安文庙共有修建碑记十五方。自清光绪年间废科举学堂后,南安文庙才真正渐渐荒废。

中断数十年,福州文庙首度重现传统“释菜礼”

“拜”“兴”……赞礼声在福建省福州文庙四周环绕。7月3日正值农历六月初一日,一场被称为“释菜礼”的特色传统礼仪在拥有千年历史的福州文庙内再现。

【安劭凡】霍氏家庙:明代礼仪革命与广东社会变迁

现今位于广东佛山一处不起眼的叫做石头村的地方,完整保留着一座大型的宗族祠堂建筑群落,它便是建于嘉靖四年(1525年)的霍氏宗祠,又称霍氏家庙。其建立之时,正是时任兵部职方主事的粤籍官员霍韬(1487-1540)在“大礼议”朝局斗争中获得胜利后不久。

【钱逊】大家都来读经典

目前,在学校及一般社会民众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大体上以讲座的形式为主。发展到今天,可以提高一步,由以“讲”和“听”为主,逐步转向以读为主。

【唐元平】九三堂

近来天气多变,思绪万千,心有所悟!对自己十载以来的思考作些小结,以求教于同仁,以利后学!受先贤启发,为了传播的需要,吾喜作“三字语”。简洁明了,又有思考和阐发的空间。本篇浓缩了经典的理解,生活的考验,生命的探索和体悟!展现一个精进学习、努力思考、不断前行的当代儒生的真实生命状态!!!

【吴铮强】嵩阳书院:北宋神宗时代的学术中心

最近有学者在讨论中国为什么叫“中国”的问题。其实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嵩山的口号就是“天下之中”,中国早期的国家及文明集中出现在嵩山周边,包括景区内的王城岗遗址、阳城遗址,偃师的二里头遗址,郑州与偃师的商城遗址,以及洛阳的成周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所以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

【何青翰】岭上诸神:一座南方文庙的改革开放史

在培育出适宜的文庙的独立法人及其运作模式之前,如果没有一种纯粹的文化尊严从文庙内部生长出来,如果没有一种新型“教化”能够在“人伦”层面更好地实践出来,那么资本与权力的力量随时都可能切断文庙与社会之间的信仰关联,封闭其神圣空间;这也就意味着,文庙岭上的诸神之战,仍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南通民间社团连续11年举办端午活动,只为让孩子感受中国人的敬与礼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发生碰撞,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外来节日文化竞争,在“古今断裂”和“中西竞争”多维文化生态格局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端午节作为一个旅游、休闲、娱乐、以及购物的日子来过,而知止堂义学连续11年策划端午活动,希望通过活动告诉孩子们,端午不是粽子节,是寄托我们中国人情感、体现我们民···

韩国儒林人士文化交流团在曲阜孔庙举行祭拜孔子仪式

5月27日上午,由中国孔子基金会设在韩国首尔的孔子文化中心与成均馆儒道会总本部共同组织的韩国儒林人士文化交流团一行17人在曲阜孔庙举行了庄重的祭孔仪式。

【柴汝新】莲池书院——科举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

清末改革书院的浪潮,出现了一批提倡朴学,重视经史和文、算、天文、舆地等学问,注意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保定的莲池书院从一开始建立就奠定了较好的学术基础和良好的学风。尤其是在清末的几十年间,能够独树一帜,在全国有很高的学术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