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著《中国儒学通志·宋元卷·纪年篇》出版暨后记

书名:《中国儒学通志·宋元卷·纪年篇》
本卷作者:王琦
出版社:浙江大学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时间:2025年8月
【作者简介】
王琦,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书院学会理事、中华朱子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儒家哲学、艺术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研究》《宋代经筵与程朱理学发展研究》项目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子课题负责人,国家重大学术文化工程项目《(新编)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核心作者;出版了《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研究》《朱熹帝学思想研究》《论语探微》等著作。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等期刊与报纸发表论文60多篇。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的结项成果之一,是《中国儒学通志》宋元卷的纪年部分,主要内容为宋元时代的儒学编年:不仅对重要学者的生平、著作、活动等进行了著录,而且注意从国家层面重点突出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以及立学兴学、科举取士、政治改革等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尤其对四书五经在经筵进讲的史料进行了全面梳理,力图呈现宋元时期儒学发展与演进的多维视域。
【后记】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①]。宋代作为中国儒学史上发展的高峰,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最高统治者对儒学的认同、理解与支持,以及一代代知识分子们的思想建构、学术耕耘与传道弘道。为此,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对学者与学派的选取,对重要学者的生平与重要活动、主要著作撰写与刊发、学术组织的成立等进行著录,而且注意从国家层面重点突出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以及立学兴学与科举取士等国家政策,还有国家革新政令与“庆元党禁”等重大事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以考察学术演变的特定时代背景及政治对学术的影响。其中,与其他学术编年不同的是,本书尤其关注了《四书》《五经》与历史典籍在经筵中的进讲情况。
虽然在汉唐之世,历代帝王也注十分重从儒家典籍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与统治方法,但是总体而言,其学习的文献典籍范围较狭小,主要以五经及《论语》《孝经》等经学及部分史书为主,学习的内容、时间也不确定,未形成完整的规模与制度。[②]自宋代开国以来,为重建治道,便制定了崇文尊儒的“文治”策略,不仅“自宰相以至令录,无不擢科”,重用读书人,而且要求“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③],身为典范,躬亲读书,从而促进了帝王学习经史的经筵制度逐渐成熟与完善。
吕中的《宋大事记讲义》,详细记录了宋代经筵制度逐渐发展与定型的过程:
祖宗好学,世为家法。盖自太祖幸国庠,谓先圣,劝宰臣以读书,戒武臣以知学,其所以示后世子孙者,源远而流长矣。自太平兴国开设经筵,而经筵之讲自太宗始。自咸平置侍讲学士,而经筵之官自真宗始。乾兴末,双曰御经筵,体务亦不废,而日御经筵自仁宗始。于是崇政殿始置说书,天章阁始制侍读,中丞始预讲席,宰相始预劝讲,旧相始入经筵以观讲,史官始入经筵以侍立。而经筵之上,文物宪度始大备矣。”[④]
在帝王为学求治需求的驱动下,宋代经筵制度经过太宗、真宗朝的酝酿发展,至仁宗时已趋于成熟与定型。经筵制度的完善,为士大夫通过“创通经义”影响君德修养与政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推动了宋代学术摆脱汉唐章句训诂向义理之学的转型,一种以“义理”解经为特点的新经学体例——经筵讲义也应运而生[⑤],加速了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为帝王提升文化、品德与政治素养,树立崇儒好学的典范,拓展信息渠道,开展政治咨询提供了有效平台,为君臣交流互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提供了契机。[⑥]
宋代《四书》新经典体系的形成和儒学的发展,与程颐、杨时、尹焞、朱熹、真德秀、徐元杰等程朱一系的学者在经筵不断地进讲《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从而获得最高层认可与扶持密切相关。[⑦]新学、朔学、蜀学、湖湘学、永嘉学等学派领袖人物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胡安国、张栻、陈傅良等,也都曾入侍经筵。他们在经筵所讲所言,不只是其一生学术思想与政治理念精髓的浓缩,甚至代表了士林的群体意识。即使致仕或落职罢祠之后,他们在学界、政界依然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儒家经典在经筵进讲及其帝王对其内容的学习,不仅促进了儒家思想向最高层的影响与渗透,而且推动了儒学的官学化与社会化进程。[⑧]由此可见,在研究宋元时期学术发展与繁荣时,经筵与经筵讲义是不可或缺的新视域。本书通过梳理儒家经史在经筵的进讲史料,希望能够为研究中国儒学发展的学者提新的线索与资料。
[①] 陈寅恪:《金明馆从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②] 王琦:《朱熹帝学思想研究》,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0年版,第33-39页。
[③] 脱脱等:《宋史》卷439《文苑传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997页。
[④] 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王琦:《论宋代经筵讲义的兴起》,《中国哲学史》2018年第2期。
[⑥] 王琦:《学术与政治的互动——以真德秀与徐元杰经筵讲读为例》,《湖南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
[⑦] 王琦:《朱熹帝学思想研究》,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0年版,第22-25页。
[⑧] 王琦:《经筵讲义:宋明理学研究的新视域》,《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2021年12月21日,第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