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人为文不像现代人那么轻易,士大夫自珍文墨,凡所宣教者,非至德嘉行不足挂齿也,意在为盛德伟行存亡续绝耳。故碌碌愚庸,蝼蚁苟且之命,本不应观之,遑论起而效仿也!岂不知即如二十四孝之事,亦取绝德奇事宣谕至理而已,岂鄙夫愚妇可易知而乐效之者?昔日韩琦劝和两宫,协调宋英宗与曹太后关系,宋英宗年轻气盛,抱怨说,太···
读《人民政协报》11月29日刊叶小文先生文章《何以中国,其命维新》,这篇文章写得好。
我与陆树铭先生是老乡,因此见面就多了几分亲近感。但一共也没见几次面,我也随别人称他为大陆。他个子高,块头大,的确堪称大陆。
看到微博上一篇文章:宋朝欧阳修曾经蒙受诽谤,被人诬蔑和儿媳妇有不伦之事。此事甚至惊动了皇帝,以至于欧阳修受了不当处分。所幸最终在朝廷的彻查下,真相大白。
古人云:“文人才士之口,颇多微词;听言参论之间,当明大义。”
听了几首主题戏歌,感觉出品方交了作业而已,可以说无一首能红。
到底要说防疫,还是祭祀?你凭什么说你主张的就是文明?民间现行的传统习俗就不文明?动不动就宣布自己文明、别人不文明的是什么文明?“声色之于以化民,未也。”防疫是当前大事,固然。但是,防疫就是防疫,关文明不文明祭祀什么事!能不能好好学学中央文件?好好领会其中有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丧礼隆重举行。
自孔孟溯至上古,下至晚近,数千年间,诸圣诸贤如日月在天,而晚清不远,曾国藩其人其功其言,遗泽未斩,二百年来,无出其右。
其实,用一次性杯子喝水才是浮夸奢糜,不守本分
在“深圳文艺评论家群”见到一篇推介新书的公号文:《蔡京XX》客观描述历史人物真实面目。一本写宋代大奸相蔡京的新书。
昨日“中元节”,祭祀祖先成了一个话题。
汪先生的文字,貌似松散不经意,却动它不得,如田夫野老山间散步,却轻易不可欺侮冒犯。多年前,曾遵师嘱认真阅读厚厚四册现代名家散文丛书,边读边用铅笔逐篇圈删其文,去赘字冗词,以训练文字之简练峻洁,自白话以来所有名家,只有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一字不可移易删减。
那年正好有三次转行的机会,至今都是人人羡慕的好部门。我当时已有选择。不料一位心怀新闻理想的朋友说:人类只有一个香港,世上只有一次香港回归,你应该见证历史,记录历史。其他的以后还会有更好的。
词作家乔羽先生逝世,见官媒报道,只说逝世时间,再提出生年月,而不言享年若干。
小时候,每当西街大姥姑来,就急忙等她进门坐下,便抢似的从她手里拿过她的拐杖玩儿。拐杖黑色细细的,手把处分三岔,两平分,一树立,像鹿角,刚好卡住虎口,手握着很舒服,应该是根树做成的,并不名贵。大姥姑的脾气特别好,至今想起她,清晰记得,总是黑色衣服,很干净,面色白净,见人总是和善地笑着。
有人问:老师可以预测一下明年(2023年)高考作文题吗?
问题是,大学精神要重塑,可不是像塑像那么容易的。
原本不会对高考作文题再发表评论了。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
其实,当地有女性所驾之舟曰凤艇,只不过水上搏击,中国人向来不以女子为之,除了桀纣这样的荒淫无道之君。故女子之凤艇,以游玩为主,不尚竞争。风俗所忌,凤艇严禁男子登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