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梓根】解读中华文化的根与魂 ——评姜广辉著《新经学讲演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不同的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阐释和研究,但不管哪一种视角,如果这种阐释和研究对于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对于所处时代的重大主题没有回应和解答,其意义是大打折扣的。当代著名经学家姜广辉先生新书《新经学讲演录》在回应时代主题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可以说,这是一部会通古今、通经致用的典范力作,···

【思泉】坚守正道方为立身之本

如果不是因为和隋炀帝之间不光彩的勾勾搭搭,杨素在历史上可能只以名将而非奸臣留名。

【尹晓宁】身心合一:论《近思录》中的理学工夫要诀

《近思录》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后人将其视为“性理之祖”。《近思录》的精华在内圣工夫,其中蕴含着理学“身心合一”的工夫要诀:心即是身,身即是心,身心相通,身心相印,修身即修心,心修身亦修。理学主静、持敬、涵养、省克等工夫次第,以及最后产生的圣贤气象,无不融入了这一要诀。它不仅贯穿于工夫的始终,而且也是工夫···

【吴飞】经学何以入哲学? ——兼与赵汀阳先生商榷

哲学应该讨论本源问题,但并不认为本源问题指的就是逻辑-语言的本源问题,而应该是生活经验的本源问题。无论在中西文明中,经学都不止是回答本源问题的范例,而且构成了生活经验的骨架。笔者将经典分为原始经典与创作经典两类,认为原始经典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往往溢出理论的解释;创作经典虽是理论体系的建构,却基于原始经典···

“北大文研论坛”第127期:朱苏力、贝淡宁、白彤东争论“当代视角下的儒法之争”

2020年12月11日下午,“北大文研论坛”第一百二十七期在线上平台以直播形式举行,本期论坛由北大文研院与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主题为“当代视角下的儒法之争——中国传统思想的历史意涵与现代启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教授主持。发言人有:文研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苏力,山东大学···

【帕拉格·卡纳】支柱还是爪牙

东南亚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中美争夺的战场,但是,这样说是对该地区开辟探索自己发展道路能力的贬损。

“黄宗羲与明清哲学”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召开

2020年12月26日,“黄宗羲与明清哲学”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召开。来自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按发表顺序排序)···

【余东海】宽容民众和宽严结合

尊贤嘉善,容众矜不能,既是君子风范,也是王道精神。《论语·子张》记载,关于交友之道,子夏是“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是“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其实,论交友,子夏更正确。容众和矜不能,即包容众人和怜悯无能,这不是交友之道,而是爱民之道。容众就是宽容民众。

【王晓娣】儒学民间化:阳明后学“觉民行道”的社会伦理建构

阳明后学通过乡约制度的建立,将内涵心学伦理教化的儒家伦理制度和规范呈现出来,使得民众自觉形成对人伦之理、教化之道的伦理认同。而对发展经世致用之实学的提倡,促进了经世济民实用儒学的民间化发展,繁荣了国计民生。阳明后学自觉进行“传学脉”“觉民众”的儒学民间化社会伦理实践,对重建晚明社会伦理秩序,重拾道德人心具有积极的···

【伊丽娜】俄罗斯学者视野中的儒学

俄罗斯学者出于了解中国、更好地促进两国之间的合作,以及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等目的给予儒学以特别关注。他们对儒学本身的价值内涵、儒学是否为宗教、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当今中国治国理政中所包含的儒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视野中的儒学研究···

《当代儒家思想进展(2019)》出版暨出版说明

本书主要选辑2019年度发生在儒学领域的重大思想文化热点,既包括学术论文,也包括文化评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儒学最新进展,见证中国当代儒家重大事件,第一时间展示当代儒家的探索性思想成果。本书作者主要是当代儒家的知名学者和意见领袖,皆在学术思想界和社会文化界极具影响力。本书是反映当代儒家思想进展的连续出版物,直面现实,···

【廖晓炜】性恶、性善抑或性朴:荀子人性论重探

以性伪之分为逻辑前提,荀子认为在没有伪的作用与干预的自然状态下,人性与恶之间具有必然性的关联,这可说是荀子言性恶的确切意涵。此说既是荀子驳斥孟子性善论的理论基础,也是其论证礼义之必要性与国家起源诸说的理论前提,因而最能突出荀子人性论的理论特色。荀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弱性善说、性朴说与其性恶论分属不同的理论层次,相···

第十一届深圳孔子文化节暨第十二届祭孔大典成功举办

深圳孔子文化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年,每一年都将精心准备的文化盛宴回馈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的感恩之心和孝悌之道,以此帮助更多的人建立儒家信仰。如今,深圳孔子文化节已经成为深圳重要的文化活动,是深圳弘扬传统文化的闪亮名片,为经济特区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和重要贡献。

【汤文瑞】一部阳明文献珍本重见天日——张新民审定《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出版

明嘉靖十四年(1535)贵阳刻本《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后简称《续编》)近由张新民教授审定并冠序、孔学堂书局影印出版。此书重见天日,首功当属日本学者永富青地本世纪初在上海图书馆的发现(详氏著《关于上海图书馆藏〈新刊阳明先生文录续编〉》,《东洋的思想与宗教》第23号,2006)。此前,官私书目皆无是书的著录,亦不见有学···

陈少明 著《走向后经学时代》出版暨自序、目录

这本文集中的大部分作品,主要写于上世纪90年代。主题也非我今天常做的以经典为对象的哲学分析,而是近现代思想史。这个领域是我学术生涯的起点。从80年代开始,思想解冻后,新思潮风起云涌。我是在那个令人燥动不安的岁月,带着年轻的热诚进入这一领域的。在选编本书时,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期盼与忧虑。把自己在那个年代学与思的基本···

现代话语下的《荀子》诠释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12月12日至13日,现代话语下的《荀子》诠释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由济南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主办,来自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师范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临沂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英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以及聊城市···

【唐兵兵】富厚堂里八字诀,藏着曾国藩家族的兴盛密码

“同治十一年(1872年)3月12日,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追赠太傅,谥文正。”曾国藩卒于南京,得到了身为臣子最高的荣誉。

【郭代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诗经》中的为君之道(三)

与君主自身修养相关联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用人问题,识人用人是政权存废的生命线。子曰:“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国家兴衰成败,关键在于是否“人尽其才,悉用其力”。《诗经》有言:“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良臣辅佐,则“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其国必兴;奸臣当道,则“谋臧不从,不臧覆用”,其国必衰。

浙江绍兴王阳明故居遗址得到考古发掘确认

记者从刚刚举行的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汇报会上获悉,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工作,明代大儒、心学宗师王阳明在浙江绍兴的故居遗址揭开了神秘面纱。考古工作者表示,这是首个经考古发掘确认的王阳明居住遗址。

【陈彦军】儒臣与神明之际——漫话萧望之及萧太傅信仰

在泉州的民间信仰中,王爷崇拜占有重要地位。王夫之说萧望之之死是“得虚名获实祸”,于己于国无益,但在老百姓的眼里,儒臣萧望之明显是因刚直不阿而被奸人陷害致死。富美宫的四个门扇上,画着老中青幼四个太监,可见,老百姓想的是:太监生前害人,死后永远服罪,为冤屈的萧太傅看门。而萧望之成为王爷神,也与他是冤死的有很大关系。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