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文丛第三辑】万光军著《孔孟仁学论纲》出版暨目录、后记

栏目:出版图书
发布时间:2016-04-15 23:21:52
标签:

 

 

书名: 孔孟仁学论纲

作者: 万光军 著

丛书名称:儒生文丛(第三辑),儒家网出品,任重主编

出版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内容简介】本书从仁学角度对孔子、孟子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大体包括“仁之形上考察”“何为仁”“仁何为”“仁之全德与展开”四个方面,展示了孔子、孟子思想的相同与差异、形上与形下、内涵与外延、理论与现实、传统与现在等诸多维度,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孔子、孟子自觉建构儒学,尤其是形上体系的诸多努力与重要建树,为进一步了解儒学、理解儒学、推进儒学提供了一种可能。

 

【作者简介】万光军,男,1973年生,山东新泰人。山东政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后,哲学研究所所长,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4—200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导师为杨国荣教授;2009—2012年于山东大学哲社学院做博士后,导师为颜炳罡教授。2013—2014年访学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导师为万俊人教授。

 

已在《孔子研究》《孔孟学报》《国学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海内外刊物发表文章60篇,出版专著《孟子仁义思想研究》《德才兼备通论》两部。

 

【学者推荐】

 

仁学是孔孟思想的核心,本书就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系统研究,资料丰富,持论公允,多发前贤所未发。

 

——颜炳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教授)

 

仁是孔子及不同时期晚出儒家学者思想体系的核心,本书立论多有理据,评骘亦较中肯,不失为花费心力之作,值得向学界推荐。

 

——张新民(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教授)  

 

常规多言孔孟思想之同、之连贯,甚至视二人完全相同(如伦理争鸣中),本书辨析了孔孟二人思想之异、之变迁,明显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孔孟思想的一般化理解,是当前理解孔孟仁学不多见的学术力作。

 

—— 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教授)

 

儒家仁学,由孔子奠基而极高明,由孟子充实而有光辉,是孔孟两夫子为中国人营造的精神家园。

 

——王钧林(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书院 教授)

 

【目录】

 

第一章 仁之形上考察

 

第一节 仁学研究之回顾 

第二节 仁之形上考察 

第三节 仁之有与无、有形与无形、人之仁与天之仁 

第四节 天与命、性与命的区分 

第五节 “仁,天之尊爵”与内在超越 

第六节 “天生德”与“天将降大任” 

第七节 “斯文在兹”与“舍我其谁” 

第八节 从“我有天志”到“万物皆备于我”

 

第二章 何为仁

 

第一节 自觉自信的仁爱宣言:“我欲仁,斯仁至矣”与“仁者爱人” 

第二节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之确立:“鸟兽不可与同群”与“人异禽兽” 

第三节 对血缘、地域的超越:“四海之内皆兄弟”与仁义内在 

第四节 对自我的超越:“修己以敬”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五节 对感性、身体的超越:孔颜乐处与“先立乎其大” 

第六节 对功利的超越:“君子喻于义”与“何必曰利” 

第七节 对环境的超越:“何陋之有”与“忧患生”

 

第三章 仁何为

 

第一节 为仁的方向:“为仁由己”与“求在我” 

第二节 为仁的动力:“内自省”与“集夜气” 

第三节 仁者的视野:“博施济众”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第四节 仁之方:“优等推”与“差等推” 

第五节 仁者的坚持:“恒其德”与“不可自暴自弃” 

第六节 仁者的证成:“从心所欲不逾矩”与“浩然正气大丈夫” 

第七节 仁者的状态:“仁者不忧”与“仁者无敌” 

第八节 乐的人生境界:“仁者乐”与“众乐乐”

 

第四章 仁之全德与展开

 

第一节 仁与礼:孔子的道德与政治 

第二节 仁与政:孟子的道德政治化 

第三节 仁与智:孔子的理想人格 

第四节 仁与义:孟子的理想人格 

第五节 仁与勇:仁者必有勇与三种勇、文王武王之勇 

第六节 仁与孝:孔孟理解的现实家庭 

第七节 立足现实有所超越的孔孟仁学

 

小 结 大其心而观之 

后 记

 

小结:大其心而观之

 

人是万物之灵,相对于世间万物,人具有主导地位,想来没有很大疑问。中国神话中盘古开天创造万物,女娲造人增添了世间之灵气;西方神学中上帝先创造了万物,而后才创造了人,并让人管理万物。从人与万物的关系来看,似乎人对于万物的主导地位是与生俱来的(如后来康德提出全部被造物“被用作手段”,而“人才是目的本身”[1])。儒学虽与神话神学有所区别(儒学也未说明人对于万物的主导地位从何得来、何时得来、如何得来),但儒学在人对于万物的主导地位的认识上是明确的、一贯的。孔子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孟子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荀子的“人有气有声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均已表明了这一点。人异禽兽、人为贵,说明人有异于、高于万物之处,万物可称为自然存在,而人可称为社会存在;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而万物只有自然性。就自然存在而言,人与万物有相似之处,都有生存繁衍之自然需要,这些自然需要不可以取消抹杀,但可以调整规范。取消抹杀这些自然需要甚至故意虐待扼杀生命是不对的,不允许调整规范这些自然需要甚至放纵放任也是不对的。从人也是自然存在的角度,道家看到了人与万物有相似甚至相同之处,要求人关爱万物甚至平等对待万物,批评人的任意妄为残害生命,这当然有其根据和道理,值得关注和思考;然而当道家要求人与万物绝对平等,把人的作为任意降低甚至完全取消之后,实质上道家只看到或发挥了人与万物的相似相同之处,而把人异禽兽、人之为贵的一方面否定取消了,因而其对人与万物关系的理解至少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完全可行的。按照儒学的理解,人是万物灵长,万物是人之“下属”与“对象”。从万物是人之下属而言,人与万物具有一体化的存在形式,人要引领、关爱万物,如孔子讲“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讲“仁民而爱物”,以为对人和万物要有恻隐之心;从万物是人之对象而言,万物是人驾驭、管理的对象,如荀子讲人善假于物。人们多从万物是人之下属或对象的角度来理解人与万物的关系,其实“人是万物灵长”的角度更应注重:按照儒学对等级制(如君臣关系)的理解,上级与下级绝不是对等的、平等的,而是作为上级的部分负有更大的使命。如孔子所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君要像君的样子,臣才像臣的样子;只有父要像父的样子,子才像子的样子)、孟子所言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徐复观形象地称君主是政治活动的“总发动机”[2],发动机即推动者,没有发动机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以为君主在君臣关系中负有主要责任,君臣关系的好坏主要应从君主方面来衡量。同样,孔子强调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都是在强调在上者的合理性主动性的必然与必要。按照如此结构,在人与万物关系当中,如果人事实上是万物灵长,那么人负有主要责任,人与万物关系的好坏应主要从人的角度来衡量。这一认识结构也应予以确认,这不是人类的狂妄自大,这是人类承担责任走向成熟的表现。相反,以为人是万物灵长就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实在是一种肤浅的、幼稚的、荒唐的表现,以此为指导不但认识不清自己,也必然处理不好人与万物的关系。可见人是万物灵长首先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享受,或者说只有尽到了完全责任,才可以部分享受。如同一个家长首先要尽责任,然后才可谈威信;否则先谈威信而不尽责任,威信是立不起来的。

 

人是万物之灵长,异于、高于万物,看来是事实,但也反映了人还不是全部,至少没有必要也不能认为人类就是一切,怎么做都行;况且在人之上还是有道存在,不按照道而为是妄为、胡为、乱为,也是行不通的。就人与万物而言,即便人高于万物,按照儒学(也包括道家[3])的一个重要认识就是为上者不是理所应当高高在上作威作福,而是要谦下。为上者的这种谦下不是形式的、表面的,而是实质的、真实的;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长期的、永远的;主要不是索取,而是付出;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由道而为的。如同父母为了孩子、为了家庭而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持之以恒地付出,这也使我们真实地看到原来作为万物之灵不是一件轻松之事,而是需要三思、需要资格审查之事。人可能形式上是万物之灵长,而实质上未必是万物之灵长;可能希望是万物之灵长,而事实上还不配(或者还做得很不够)。为上者不但要身正,而且还要谦下,可见对为上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做到也相当不容易。苏格拉底曾经说“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我们不妨说“未经反思的万物之灵长未必是合格的万物之灵长”。

 

在人的身正、谦下的条件下,一切会呈现出和谐之美:面对他人,虽然人人有所差异,但没有必要一再强化自我中心,完全可以平等交往、友善互助;面对自然,虽然人有一定能力,但没有必要一再强化人类中心,自然之伟大同样让人感慨万千、心悦诚服。我们经常看到无论一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回到家庭、融入集体都会体会到很多慰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面对大海、进入山林,人都会无言地感受到之前的成功失败、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恐怕多与太过自我有关;人会直观感受到人的渺小,之前看中的很多东西原来并非如此,也就平和了许多。以自我为中心变为以天地为中心,成功与失败变为平淡、变为常规,虽贵为万物灵长其实也有其普通之处。总之,不再狂妄自大而是谦卑下来,就会发现世界之大、世界之美。大其心(张载语),不是否定自己、不是放弃自己,而是放下高高在上的自己,还原真实应该的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恻隐之心得以扩展,仁民而爱物、民胞物与,如此等等,才不至于只是抽象口号,而会变为真实而具体的行动。

 

注释

 

[1] “在全部被造物之中,人所愿欲的和他能够支配的一切东西都只能被用作手段;唯有人,以及与他一起,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所以,凭借其自由的自律,他就是道德法则的主体。”“在目的的秩序里,人(以及每一个理性存在者)就是目的本身,亦即他决不能为任何人(甚至上帝)单单用作手段,若非在这种情形下他自身同时就是目的。”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5、144.

 

[2]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14.

 

[3] 《道德经》第61章:“大邦者,下流也……大者宜为下。”

 

后记

 

本书是我在博士后出站报告《孔孟仁学论纲》基础上加以扩充、修改的。

 

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儒学高等研究院哲学博士后流动站读书、学习,导师为颜炳罡教授。本出站报告是在颜炳罡老师指导之下完成的。颜老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是性情中人。颜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学业多有指导督促,非感激感谢所能尽言,好在能时常求教于师,也是后学之幸事。博士后读书期间,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的诸多关心,得到了杨国荣老师、黄玉顺老师、曾振宇老师、苗润田老师、王新春老师、何中华老师、沈顺福师兄的诸多帮助,也得到了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沈士梅老师的很多帮助,在此一一表示感谢!

 

出站报告大体包括两部分:第一章为对前辈在仁学上探索的回顾与展望,其余部分(第二章至第八章)为仁学基本特征的大体梳理。原本打算还要写群己关系(计划写两章、以自然人与社会人为线索,甚至以自然人与社会人为报告之重要内容),材料也准备了些,后来时间不够,暂时搁置。还打算写仁学之外延(仁与礼、与智、与义的关系),材料也准备了些,也暂时搁置了。本想出站后很快补齐,可是由于他事相扰,时间与精力未能集中于此,也就一直拖延,一想到未完成书稿,心中总是难以释然。

 

2013年9月—2014年7月,经申请获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和山东政法学院同意,我有幸到清华大学哲学系访学一年,导师为万俊人教授。置身于清华园的丰富藏书和好学氛围,我终于有时间对出站报告进行打理了。除了出站报告第一章基本留下、扩充外,其余多为重写、新写。基本上分为四章:仁之形上考察、何为仁、仁何为、仁之全德与展开。2014年2月完成第二稿。此书的大体结构是自己所定,大体观点也是自己所悟。书中的一些立场、观点是自己现有水平的真实呈现,未必中规中矩,也未必同于大家,还望方家不吝赐教,本人自然愿意洗耳恭听。

 

本书稿获得山东政法学院2014年度出版基金资助。在访学期间,我聆听了陈来老师、万俊人老师、唐文明老师的课程,陈老师的渊博、万老师的简约、唐老师的笃定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万老师的“康德的书读了七遍”似无声惊雷,让人震撼。平时,清华大学教培处的王佳老师管理谨严,同舍的李伟平老师、史建海老师皆好学上进、相处融洽,家中妻儿理解支持,为书稿写作提供了诸多便利,在具体出版过程中,编辑江宜玲老师也付出了诸多辛劳,在此一并谢过!

 

万光军

 

2012年5月第一稿于济南茂陵山下

 

2014年2月第二稿于北京清华园内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