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綸】為什麼我們的文言文不能丟棄——在欽明杯文言文大獎賽頒獎會上的發言

為什麼我們對文言文情有獨鐘?為什麼我們要不遺餘力、費盡心血傳播、宣傳、鼓勵文言文寫作呢。因為文言文是是順應自然、符合天理的最美好的文字。舉行文言文大獎賽,不是為了我們自己,不是為了一己之利,我們是為了誦先人之清芬,為了絕學之傳承,為了開萬世之太平,為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文化之復興。

【陈晓霞】孟子天下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创立了以“人禽之辨”“义利之辨”“王霸之辨”三重辩证关系为核心的天下关怀思想,着力调和“人与物”“己与群”“群与群”之间的三重关系。孟子的天下关怀思想,使人认清生命价值,为道德建设提供丰厚滋养,对国际新秩序建构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冯茂民】道始于情与诗缘情 ——经学与文学关系新论

经学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关注的重点。传统文论一般认为,经学是源,后世文学是流,文学创作应以经学为最高典范。

【邓辉】结缘学刊廿五载 我欲因之梦船山 ——为《船山学刊》创刊110周年贺

今年是《船山学刊》创刊110周年,诸多仁人志士都在为此庆贺,贡献了许多精彩的笔墨、智识和思想。

【徐孙铭】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我与《船山学刊》的不解之缘

我1980年进入湖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工作,从那时起就与《船山学报》(后改名为《船山学刊》)结下不解之缘。在湖南省社科院王兴久、陈学源、王驰诸位院长领导下,我参与恢复船山学社,随后参与复办《船山学报》,协助岳麓书社编纂《船山全书》。正因为这样的殊胜因缘,我开始了阅读《船山遗书》、攀登石船山、探寻“涌几石”、寻访“续···

【李祥翔】评《孔子哲学思微》 ——理性秩序与美学秩序的碰撞

郝大维与安乐哲合著的《孔子哲学思微》一书试图从新的视角理解并比较中西方的思维特点,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中西方秩序观念的概括与研究。

【钱国旗】传统家训的思想史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家训以家族为单位传递道德规范、治家理念、处世智慧等,是圣贤经典的世俗化、实践化、生活化载体。

【雷恩海】阳明心学对晚明戏曲及创作之影响

阳明心学与文学思想对明代文坛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王阳明及其后学对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持开放态度,特别是中晚明戏曲批评,与阳明心学存在更为清晰的互动关系。

【王传林】《周易》象数思维的理路、关联与启示

《周易》中的象思维与数思维是支撑古代中国哲学纵深发展的两种基本思维范式。其中,象思维源于直观、感识与经验,具有“观象”“法象”至“立象”的运思理路,充满诗性气质;数思维源于抽象、逻辑与超验,具有“倚数”“极数”至“错综其数”的运思理路,充满理性特征。不过,象思维与数思维并不是孤立的,二者间的关系犹如象与数的关系。

【张恒】君子志于道

“君子志道”是中华文明早期就提出的成就理想人格的基石,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道”居首。“志”即心之所向,是发自内心的追求与持守。人通过立志实现自我主宰,抵御环境和流俗的裹挟。

【张明辉】从《白沙先生诗教解》观甘泉文行之诗心所出儒学思想传承

夫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无文而行之不远,无诗而六义不呈。言钓台近禅,俗之悠悠金铄;申白沙真儒,翁之切切凤鸣。陈比兴以张质,列意象而求诚,辟释老以涤垢,慕颜程而廓清。孔子删诗,雅颂各得其正;甘泉稽古,理心同树所衡。述而不作一以贯之,继圣人之道旌哉!

【代玉民 钟晨宁 金星宇】家国情怀的哲学根基与当代思考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作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在凝聚中华儿女的思想与情感、保卫中华民族的家园、维系国家领土主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徐正英】自省与自信:《论语》所记孔子的自我评价

《论语》所记孔子言论中,有18篇48章涉及了对自己的评论,颇值得研究。这部分言论蕴含的最主要精神是孔子的自省意识与文化自信。

【彭卫民】礼仪文明共同体: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描绘中华文明的底色,那么“礼”可能最具辨识度。“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孙广】经学须由文学而显 ——作为中国古典学基本方法的文章学

自2024年以来,随着中国古典学学科的设立,学界对这一学科的概念范畴、价值意义等,作了非常周备的论述。然而,对于中国古典学的研究方法,似乎少有论及。归根结底,中国古典学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经典,如何读懂中国古代经典,便是中国古典学的基本方法。只有在读懂中国古代经典的前提之下,才能真正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谈进···

【李震】体用思想与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范畴有很多种,天人、有无、阴阳、理气都是其中典型。在这些范畴中,如果要问哪一组义理上最根本、价值上最重要,或许人言人殊。

【许石林】传统文化界算啥?经济学家中的骗子才多哩!

骗子真的只集中在传统文化领域吗?从事传统文化名义的领域,的确骗子不少,但若论骗子最多的领域,则非经济学界莫属!传统文化界的骗子,连不懂传统文化的人都能凭常识轻易识破其骗术,他们的骗危害还大吗?而经济学界的骗子,不仅不易被识破,而且其本身纠缠于各种势力利益之中,即便识破其奸,也难以戳穿,故其危害之大,不可估量。

【赖大稳】性善再辨:生生之意的天人相契

性善论是圣学之大本,不是无关紧要的,今儒生大抵也能持性善之论,然或多出于尊崇先儒,未能尽信其道而光大于今世。

【刘劢庵】天下学校行释奠礼议

敬顺无违,莫急乎礼。古之大学始教,皮弁祭菜,以示敬道,春秋二仲上丁,必释奠至圣先师孔子。今上方兢兢为治,然传统割裂逾百年,彬彬之盛,遐哉邈矣。予之于天下学校,昌言复行释奠之礼,严师尊道,俾乂斯民,知敬学焉。

【刘馨宇】孝道真的过时了吗?

近百余年,在西风凌夷,当代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孝道作为儒家伦理的核心价值,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家庭结构的瓦解、代际关系的疏离,使得传统孝道被视为“封建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