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辉】从《白沙先生诗教解》观甘泉文行之诗心所出儒学思想传承

夫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无文而行之不远,无诗而六义不呈。言钓台近禅,俗之悠悠金铄;申白沙真儒,翁之切切凤鸣。陈比兴以张质,列意象而求诚,辟释老以涤垢,慕颜程而廓清。孔子删诗,雅颂各得其正;甘泉稽古,理心同树所衡。述而不作一以贯之,继圣人之道旌哉!

【代玉民 钟晨宁 金星宇】家国情怀的哲学根基与当代思考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作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在凝聚中华儿女的思想与情感、保卫中华民族的家园、维系国家领土主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徐正英】自省与自信:《论语》所记孔子的自我评价

《论语》所记孔子言论中,有18篇48章涉及了对自己的评论,颇值得研究。这部分言论蕴含的最主要精神是孔子的自省意识与文化自信。

【彭卫民】礼仪文明共同体: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描绘中华文明的底色,那么“礼”可能最具辨识度。“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孙广】经学须由文学而显 ——作为中国古典学基本方法的文章学

自2024年以来,随着中国古典学学科的设立,学界对这一学科的概念范畴、价值意义等,作了非常周备的论述。然而,对于中国古典学的研究方法,似乎少有论及。归根结底,中国古典学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经典,如何读懂中国古代经典,便是中国古典学的基本方法。只有在读懂中国古代经典的前提之下,才能真正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谈进···

【李震】体用思想与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范畴有很多种,天人、有无、阴阳、理气都是其中典型。在这些范畴中,如果要问哪一组义理上最根本、价值上最重要,或许人言人殊。

【许石林】传统文化界算啥?经济学家中的骗子才多哩!

骗子真的只集中在传统文化领域吗?从事传统文化名义的领域,的确骗子不少,但若论骗子最多的领域,则非经济学界莫属!传统文化界的骗子,连不懂传统文化的人都能凭常识轻易识破其骗术,他们的骗危害还大吗?而经济学界的骗子,不仅不易被识破,而且其本身纠缠于各种势力利益之中,即便识破其奸,也难以戳穿,故其危害之大,不可估量。

【赖大稳】性善再辨:生生之意的天人相契

性善论是圣学之大本,不是无关紧要的,今儒生大抵也能持性善之论,然或多出于尊崇先儒,未能尽信其道而光大于今世。

【刘劢庵】天下学校行释奠礼议

敬顺无违,莫急乎礼。古之大学始教,皮弁祭菜,以示敬道,春秋二仲上丁,必释奠至圣先师孔子。今上方兢兢为治,然传统割裂逾百年,彬彬之盛,遐哉邈矣。予之于天下学校,昌言复行释奠之礼,严师尊道,俾乂斯民,知敬学焉。

【刘馨宇】孝道真的过时了吗?

近百余年,在西风凌夷,当代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孝道作为儒家伦理的核心价值,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家庭结构的瓦解、代际关系的疏离,使得传统孝道被视为“封建残余”。

【吴圣婷】回归中道——如何摆脱百年来的价值虚无困境?

近一百多年来我们不断学习西方文化,不断放弃我们中国的圣贤之道与君子文化,当我们学西方越来越像,越来越好的时候,大部分青少年却因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断层,而“价值虚无”,简单来说便是对传统价值的怀疑。

【柴奕晨】儒学与法制 ——真正的法律需要回归儒学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五千年的中国法治,是由“礼”与“法”相辅而成。从蒙昧到文明,从个人到组织形态,礼法都在不断更新与完善。礼法不是死物,根据时之不同,必是需要阶段性的变动与调整。本文将从儒学义理出发,对当下中国法制上存在的问题做一论述及提出应对之策。

春耕园学校的先生们

承冯志先生倾注十数年心血的著作「春秋公羊学疏解」出版,翻阅每页有温度的文字,能感受到先生那份坚守与传承的力量。

木铎金声:从礼器到生活,榉溪的九百年儒脉实践

木铎,古以金腔木舌为形,司教化、传政令;今在榉溪,它既是礼乐仪典的象征,更是儒学融入日常的见证。2025年秋,婺州孔子文化周在此启幕,这座拥有九百载孔氏传承的圣裔古村,以“木铎”为线,串联起一场从形式到内涵的文化图景。

祭孔大典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密码,及红色政权首次举办孔子诞辰纪念大会

如果有一种祭祀仪式,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同感,两千多年来连绵不绝,即使被称作夷狄的少数民族政权,也要对被祭祀的那个人顶礼膜拜。

【张红燕】数字人文视野下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朱子学研究综述(1983—2024)

以数字人文视野为切入点,基于CNKI数据库1990—2024年的7043篇中文文献和WebofScienceTM数据库1983—2024年的317篇外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朱子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解析

【林安梧】诚几惟意、生生不息 ——温海明教授《论语明意》新书序言

曾任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创新协同中心杰出海外访问学人,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鹅湖》主编暨社长,《思与言》主编。现任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谢云开】撷英

《尔雅》被誉为“辞书之祖”,约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最早收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尔”为近之意(亦作“迩”),“雅”,正也。

【吴盛亚】露结

《千字文》从“天地玄黄”到“露结为霜”,都是在阐述自然规律,在讲完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季节气候、天文历法之后,开始讲气象变化,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露结为霜”的字面意思非常简单,就是露水凝结成霜。

【卓然】中华诗祖:绵延千古的诗魂

在那幽绿斑驳的青铜器上,一个个凸起的文字,自西周时期就一直安安静静地睡在梦中,似乎在等待黎明的来临——拉一片曙色,挹一掬晨露,将那些文字一个个唤醒,再进行一番洗濯。不过,其中有两个字从来就没有睡着,那两个字就是“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