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可以说是参赞化育之学。参赞化育,即参赞天地之化育。参赞化育的终极根据是天地,是宇宙,因此参赞化育就是效法、辅助天地或宇宙来化育万物和人类。在《易传》看来,天地或宇宙的功能就是生生,人效法、辅助天地或宇宙来化育万物和人类,本质上也是生生,是使万物和人类更具生命的活力和力量,是成就万物和人类的生生。
2022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勇担责任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为亚太合作指明方向。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中国古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提出建设“和平稳定”“共同富裕”“清洁美丽”“守望相助”的亚太的倡议,激荡起团结合作、共促发展的强大正···
昨天我们谈了张艺谋新片《满江红》存在的历史专业方面的一些缺陷:不要将《满江红》拍成“满大人”嘛,今天再补充一点。
昨天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刺秦”系列之二《满江红》(之一是《英雄》,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知道了它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至于具体情节,这里不好剧透,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并没有网友吹的那么好,也没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批的那么差。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还是忍不住要吐槽几句,倒不是出于吹毛求疵,而是希望电影工作者能够精益求精吧。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如果考虑到早期经学“《诗》、《书》、《礼》、《乐》、《易》、《春秋》”的顺序,《关雎》也算是全部六经的起始。《韩诗外传》云“六经之策,皆归论汲汲,盖取之乎《关雎》”[参《韩诗外传》卷五第一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实际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精髓的精神标识,因为语言是人类有意义生活的载体,而文···
关中人家蒸年馍,头一锅出来,主妇会火中取栗似的快速从蒸笼中取出一个热馍,献到祖先神位前,口里念祷:先人先吃,家里蒸年馍哩!
“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这是晋代诗人辛萧咏年的诗句。元正亦称“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一年节令时序开启,美好喜庆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到来。因之,普天同庆,天下齐欢。
所谓过年、年味儿,不仅仅在除夕、正月初一才开始,正宗的年应该从进入正月吃腊八粥(面)到腊月二十三祭灶,就逐渐浓郁了。
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对这句话做了补充与阐释:“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就是说君子之学是为了完美其身,而小人之学以为禽犊,是为了交易。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已经把“和”落实到生活的在在处处,“和为贵”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人生信仰和思维习惯之一。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和”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家各派思想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它在处理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
宣成书院初建于桂林府治北,有张吕二先生祠、藏奎阁、明新堂、斋舍等建筑,设祭器,学粮、经费具备,规制完备,宋理宗赐“宣成书院”匾额,是南宋有名的书院之一。
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 THE CYNIC)有一次在演出结束时,其他人都在往外出,他偏偏试图往剧场里走。当有人困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第欧根尼回答说,“这是我一辈子的做派。”(
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它是个巨大的机会,让你玩得开心,让你自己去创造意义---这是最新的后现代励志咒语。现在流行的乐观的虚无主义潮流是21世纪新主张,阐述存在和价值都是毫无意义的教义。如果将人生意义是什么的问题输入任何一个搜索引擎,你很可能得到乐观的虚无主义作为答案。
受到萧沆抨击人类物种没有边界的自我中心性的启发,科斯提卡·布拉达坦在《失败颂》中阐述了有关失败的深刻见解和聊天漫谈式的思考,作者不无挖苦地注意到,“人类的存在是两个虚无之间短暂发生的瞬间。第一个虚无---浓厚的、难以穿透的虚无,接着是火光一闪而过,随后又是没有尽头的虚无。”
作为富布莱特奖学金、美国人文基金会、梅隆奖学金获得者,万教授撰写、编著和翻译了10本中国哲学和比较哲学著作。在采访中,万教授分享了他对哲学的理解、东西哲学传统的认识,并回答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若干技术性问题。
萨特因为存在主义而天下闻名。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不仅在时间上领先于他,而且提供了一种摆脱绝望的方式。
由于文化惯性,忠孝观念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这一影响处在不断弱化过程之中。当前,我们仍然需要对忠孝观念进行厘清反思及创造性转化,以期疏通与现代社会不契合之处,甚至还可以生发出更多的现代意义。
曲阜衍圣公府档案,数量庞大,延续时间也长,内容涉及与孔府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是我国档案文献中的一笔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发掘利用孔府档案,并将之公布于大众视野,整理出版《孔子博物馆藏孔府档案汇编》,对推动研究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和儒学文化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起到的独特作用,以及统治者为倡导儒学而连带对孔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