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天安门广场:我与孔圣面对面

栏目:天安门广场立孔子像
发布时间:2011-01-24 08:00:00
标签:




天安门广场:我与孔圣面对面

作者:佚名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2011-01-20 星期四



前有打倒孔家店,后又一声令下尊孔复儒,孔子像出现在天安门广场这样一个历来只有毛主席像、孙中山像的地方,是何意味?

BWCHINESE中文网讯,近日,天安门地区又添一抹新风景—孔子像,成为了天安门最新的地标。

这座总高为9.5米,由青铜制成的孔子雕像是于本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雕像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题字者为国学大师、汉学家饶宗颐。

雕像矗立在国博北广场中心,正对着东长安街,以孔子站姿为造型,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长髯垂胸,衣袂飘飞,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戴有一把宝剑。雕像身体部分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古朴雄浑。基座上题写有“孔子”两个大字及其生卒年份。雕像的作者吴为山告诉记者,该雕像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一是孔子表情慈爱智慧,祥和温润,颇具儒家风范;二是整体造型似巨石似高山,象征着孔子是跨时空的精神坐标,是一座文化泰山;三是从背后望去,这尊雕像又像一座丰碑,“作为先贤,他永远是我们后人仰止的高山,是我们膜拜的丰碑。”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还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并开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很多思想和学说都被后人广为运用和推广,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但是在中国的近代孔子都快变成了负面人物——五四运动时打倒孔家店,“文革”时“批林批孔”轰轰烈烈,而现在,却突然以“九五之尊”,站在了天安门广场这样一个历来只有毛主席像、孙中山像的地方,究竟是何意味,这引起了外媒的热烈关注。

英国《独立报》称: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标志着这位学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国的高调复兴。

加拿大《环球邮报》记者马克•麦金农在北京报道称,尽管孔子曾一度被批判,但近年来,中国又慢慢地重拾孔子思想,特别是其“强调个人道德与尊重权威”。

报道援引加拿大学者丹尼尔•贝尔的分析称,孔子思想在中国复兴,是因为当今中国社会有不少问题需要得到解答,“人们越来越呼唤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也日益感觉到某种道德空白”。

美国媒体的报道则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变化,孔子对道德的强调,也就很容易引起共鸣。

布鲁金斯学会一名中国问题专家对该媒体称,中国已经意识到某种社会价值体系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体系……它要求中国人言行更为适当、勿得势气盛,更不要倾向于暴力”。

外媒如此热烈关注孔子像所带来的影响,而我们国内却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的境面,今天,一边是孔子像“进驻”天安门,9.5米高的它成为了天安门的新地标,另外一边,是山东和湖北版新出的《三字经》删除了“糟粕”内容,为防影响后代。传统文化和历史到底是苹果还是鸭梨,就凭我们这么挑挑拣拣?

目前我们对待传统的文化的最流行的是两种态度,非此即彼或者任意装扮,太多的个人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每个人都想从中捞一票,在盛大的假面舞会上,有多少人信息被遮蔽?作为后人,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是事实吗?我们要说的是,历史交由时间自然筛选,而不是人为有目的的筛选,对待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的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但是在“精华”与“糟粕”的含义中,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考量。

无论曾经是褒是贬,孔子像现在已经正式成为天安门全新的地标,是不是也标志着中国国民开始重新体会孔子的思想精髓。这位儒雅的老人,在过往的2000多年以来,是尊还是反,它都在哪里,不增不减,一如既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希望我们这些后辈晚生以后还是少给他老人家“添点乱”,让他也享享清净!


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1014551.html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