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读书会十周年系列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0-12-18 00:16:11
标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原标题:十年树木功已见,百年树人当自勉

来源:辅仁读书会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十一月初三日甲午

          耶稣2020年12月17日

 

2020年11月30日,为期一月的“辅仁读书会十周年系列讲座”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由西南政法大学哲学学科、国学经典与人文教育中心主办,由辅仁读书会承办,分为五场专题讲座,邀请儒学研究领域多位青年学者参加,涉及诸多儒学核心义理问题。本次讲座主要采用线上形式(腾讯会议),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参与者达400多人次,除西南政法大学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上海市委党校、浙江传媒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师生参与了本次学术活动。

 

 

 

11月3日晚19时至21时,系列讲座第一场——“如何理解孟子的性善论”,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敬业楼2031会议室举行,讲座通过腾讯会议同步进行。本次讲座由徐冰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教师、国学经典与人文教育中心副主任)主讲,由董卫国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国学经典与人文教育中心主任、辅仁读书会发起人)主持,另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后云龙博士作为评议人。西政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进副院长以及李训昌、王泽春和江威等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围绕孟子性善论的思想主旨展开。孟子性善论是儒家思想的人性论基础,关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那么孟子性善论是否成立?是否有其必然性?其真实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徐冰老师首先通过对“善”的概念的形式性的分析,澄清了那种预设外在的价值标准,以综合判断之对象化思维方式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误区;然后通过对恻隐之心等情感行为的分析,揭示出了情感与价值的内在生成性及其本具的爱有差等的秩序性,从而说明了孟子性善论的必然性;最后进一步指出,孟子性善论亦非仅仅是抽象地就人来思考人性,其实质乃是揭示出存在的“天人合一”的本真状态,这方是“尽心知性知天”成己成物的真实世界。

 

11月9日晚19时至21时,系列讲座第二场——“儒家礼乐政教传统与文质中和之道”,在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办。讲座邀请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树业老师主讲,由董卫国副教授和程旺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分别作主持人和评议人。河南科技大学雷永强教授作为嘉宾参与了讨论环节。本次讲座中,张树业老师试图从文质关系来解读儒家礼乐政教传统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特色。张老师认为,儒家以礼乐为其最根本的教化方式,礼乐的政教功能深度塑造了古代中国的社结构、生活形态和精神世界。而文、质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儒家政治学说而言,有着其根本的精神底蕴。张树业老师在讲座中,以文、质关系展开讨论,深刻阐析了孔子"吾从周"的意涵,对于文质的重新解读凸显出儒家德性政治中“文”的精神。儒家礼乐政教的核心精神,是在文质动态平衡和张力之中凸显的。

 

 

 

11月16日晚19时至21时,系列讲座第三场——“孟子的意志论”,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进行。本次讲座邀请山西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清春老师主讲,由董卫国和徐冰分别担任主持人和评议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程旺老师、西安石油大学张瑞元老师等作为嘉宾参与了本次讲座的讨论环节。本次讲座陈清春教授从意志论的角度理解孟子的心性思想。陈教授针对此主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述。首先从选择的自主性和行动的能动性界定了意志的本质。其次,由形式原理和质料原理分析了道德理性的选择原理,从形式而言是“无以小害大”的形式原理;就内容而言是道德、审美、生命、感官的四个层级的价值感受原理。再次,从目的选择、目标选择和方法选择上对意志的选择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价值的两个类型和呈现原则与创造原理的区分上对意志的行动原理加以阐释。

 

11月23日19时至21时,系列讲座第四场——“儒家德福之道的理论进路”,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进行。此次讲座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程旺老师主讲,邀请上海市委党校朱叶楠老师作为评议专家,由徐冰老师主持。此外,西南政法大学王成兰教授、浙江传媒大学何仁富教授等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中,程旺老师系统梳理了儒家德福关系的理论思路。他认为,儒家德福观的基本精神是以道德为底色来衡准幸福。“德”本身就是一种福(虽然不是最圆满状态),可称为“道德的幸福”。如果不考虑物质之福的现实层面,至此实可说解决了德福不一,实现了德福一致。从严格意义来讲,并不存在“无德有福”的状态,因为福之本真意义不会向“无德”者显现,故虽有福而无法真正享福。我们可以明确,儒家所面对的“德福不一”,实乃“有德无‘福’(物质之福)”的形态。在此德福不一致的情况下,儒家的态度是端身正行,居易以俟命,修身以俟其时。

 

11月30日19时至21时,系列讲座第五场——“忠恕之道与思孟学派的工夫论脉络”,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进行。此次讲座由董卫国副教授作主题发言,特邀中国社科院副编审王正老师作评议专家,由徐冰老师主持。北京中医药大,程旺老师、西安石油大学张瑞元老师等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中,董卫国老师先阐明了孔子仁学的基本精神,进而辨析了忠恕之道的基本内涵。忠恕之道是本于人情感发用的普遍规律而指点的道德实践方法,是实践仁道的“心法”。忠恕曾子学派落实为“慎独—格物”的工夫宗旨。慎独工夫强调于人心应物之几处,省察内心之动机,从而在人以情应物的过程中保持道德理性的敏锐与明觉。“中庸”含两义,即对中和之情的运用和中和之情的效用。就前者说,中庸就是忠恕;就后者说,中庸就是由忠恕而达到的仁境。孟子思想中,忠恕而成仁的工夫路径落实为对四端之心的认取(求放心)和扩充,进而由切近的亲亲之情而推扩为仁民、爱物的外王功业。忠恕之道是孔门仁学最为根本的实际方法和必然性的诠释原则,孔子身后的仁学以忠恕之道为核心学脉而展开。

 

 

 

本此系列讲学活动主要采用线上形式,注重交流互动。主讲人做主题发言以后,评议专家都给出了专业、深刻的点评,与会师生积极参与讨论,学术氛围浓厚,体现了辅仁读书会“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学术精神。

 

本次系列讲座是纪念辅仁读书会十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辅仁读书会成立于2010年9月,现有北京师范大学辅仁读书会和西南政法大学辅仁读书会等读书平台。读书会以“传习经典,修养身心;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为宗旨,主张学理研究和身心修养相结合,尊德性以道问学,温故而知新,不厌不倦,持之以恒,坚持研读儒学经典。读书会成立十年以来,累计组织各种读书研讨活动近千余场,开辟新浪博客、微信公号、QQ群等多个学术交流平台,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青年学生,在学术文化领域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