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精神之描摹 ——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述而》通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09-08 23:59:44
标签:《论语·述而》

孔子精神之描摹

——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述而》通讲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八月初一日戊午

          耶稣2021年9月7日

 

2021年9月4日下午,第七期“洙泗书院·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述而》通讲如期进行。本次读书会由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洙泗书院院长助理宋立林教授担任主讲,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朝明先生应邀出席,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魏衍华老师担任与谈人。共计六十余位专家学者、书院同道、儒学爱好者们通过线上参与。活动由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岳主持。

 

在正式通讲之前,宋老师首先对本篇做了概述。他说,《述而》篇共计37章,主要围绕孔子之教、学、志、行等展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理想信念、志向行事,可以看作对孔子精神之描摹,对于立体而全面理解孔子具有极重要的价值。由此亦可看出,《论语》内容编排有一定之规,虽不似现代著述严谨,但决非材料的杂乱堆砌。

 

首章“述而不作”章对理解孔子非常重要。宋老师强调,“述而不作”不能理解为孔子没有撰著过书籍。关于这一句的理解可以联系《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并非“复古”,它展现的是孔子的文化观。孔子的“述而不作”实际上是“寓作于述”。孔子把他对文明、文化的创作放在了传承中。大家还要理解,传承本身就是一种选择,选择本身也是创作。之所以说《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编者的思想,其实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孔子对于六经的传述也是这样,传的过程中就有作的成分。比如孔子“仁”的思想。“仁”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出现,但是孔子赋予它更深厚的内涵。“礼”更是孔子述的主要内容,虽然他继承了三代的礼乐文明,但是孔子对“礼”的理解赋予了新意。“信而好古”体现了孔子对于历史、传统的尊重态度,这是儒家的特点。中国文化特别有历史观念,特别强调对传统的继承,这就是好古。继承和发展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所以这章体现了孔子的文化观、历史观。

 

“子之燕居”章,宋老师强调,本章记孔子闲居在家时之“气象”。与《乡党》篇有相映成趣之妙。《乡党》所记孔子神态、举止多在“执礼”状态,而本章所记则为在家燕居之情形,自然迥异。他以明代《孔子燕居像》为证,向大家展示了孔子的“中和之气”。他引用《近思录》所载二程对孔子、颜子和孟子的气象的描摹,彰显夫子的圣人气象。

 

“甚矣吾衰也”章,宋老师认为,本章体现了孔子对周公之敬仰程度,也可以理解周公对孔子创立儒学所产生的影响。他虽然不同意杜维明先生提出的周公为儒学创立者、孔子非儒学创立者,相当于“基督教之保罗”的观点,但是他强调,在漫长的汉唐时期,儒学都是以“周孔之教”为代称的,我们所熟悉的“孔孟之道”的概括是宋以后才出现的。

 

“志于道”章是理解儒学非常重要的一章。孔子述为学之方,这既是夫子自道,又为弟子开启法门。他引用著名学者梁涛先生的说法,将“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与当年的抗大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结合起来,发现古今相通之处。宋老师尤其着重分析了“游于艺”。六经在汉代也称六艺,我们讲孔子之学时,有“大六艺”“小六艺”之别,“礼、乐、射、御、书、数”是小六艺,是小学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大六艺,孔子所教对象是“十五岁以上”者,是为“大学”;而《汉书·艺文志》载“儒家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六经”可以“游”,因此这里的“游于艺”和是不是指“游文于六经”,而不是指“小六艺”?大家可以继续思考。当然,“游于艺”在后世主要被理解为小六艺,甚至可以扩大到一切技艺、艺术的范围。

 

 

 

宋立林教授

 

宋老师对“自行束脩”章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结合汉代郑玄、唐代李贤的说法,将“束脩”理解为“束带修饰”进而指代“成童”的“十五岁”。如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得到非常彻底的反映。当然,“束脩”作为“见面礼”的理解,也可以成立。

 

“不愤不启”章,宋老师强调儒家对于学习的理解,一定是“主体的主动”。“礼闻来学,未闻往教”,这是传统儒家的教学观,非常有深意。现代大儒马一浮先生就以此来自持,古风再现。宋老师还由此谈到中西文明的差异,中华文明是一种“学习型文明”,而西方文明是一种“传教型文明”,中华文化圈的扩大不是靠着传教和侵略,而是文明的向心力。

 

“自食于有丧者之侧”章,宋老师批评了钱穆先生的观点,认为这一章非常清晰地反映了孔子的“仁礼合一”。

 

“子之所慎”章。宋老师指出,孔子对于斋戒、战争、疾病三事持谨慎态度,是孔子人道主义的体现。不轻易言战,即所谓“慎”。宋老师强调,疾病,是人类最为关注的一件事,在儒家看来,身体承载着道,这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深刻的生命观与身体观,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在齐闻韶”章,宋老师引用钱穆先生的看法,本章所展现的是“艺术心情与道德心情交流合一,乃是圣人境界之高”,指出要格外重视儒家的“乐教”。艺术之陶冶,对于道德境界之提升有巨大功效,此自孔子始便为儒家所重视。

 

“饭疏食饮水”章,宋老师引钱穆先生“本章风情高邈,可当一首散文诗读。学者惟当心领神会,不烦多生理解”的概括,认为这一说法极妙极好!他强调,本章可与孔子赞誉颜回:“贤哉回也!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章相对读。此正宋儒所谓“孔颜乐处”也。

 

“五十以学《易》”章在学术史上影响很大。宋老师说,本章是孔子与《易》学关系的证据,但歧解曲解甚多。一是所谓“鲁读”问题,二是对章旨的理解。前者是对孔子是否学《易》的关键性分歧,后者的分歧则是在承认孔子曾学《易》的前提下出现的。“《鲁论语》读‘易’为‘亦’”,经李学勤先生研究,得出“‘易’、‘亦’音近而讹”“不足为据”的结论,这一观点得到众多学者和文献支持。为解决“五十以学《易》”此句的混淆与错误,学界产生诸多“别解”,可归纳为改变章文的断读、改变章文的理解和改变章文文字三种。综合来看,本章足以证明孔子与《易》的关系。这句话应该是孔子在“六十岁”之后的追悔感慨之词,反映《易》对人的修养之重要性。孔子学《易》大概在五十几岁到六十岁之间。而“大过”,既有旁人的意识评价,也有自我的认定,孔子认为自己有大过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越有所追求的人越认为自己有过失。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章乃是孔子之自述。宋老师说,本章之事发生于孔子周游列国南行到达叶地之时,主要讲孔子的自我评价。宋老师指出,孔子儒学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学问,是人格不断充实完善的学问。儒家先贤们承载着道,所谓“道成肉身”,是现实生活中的典范。孔子生不逢时,一生困苦,但却不气馁不退却不放弃,展现出一种伟大的淑世情怀和宗教精神。

 

“我非生而知之”章,宋老师强调孔子对人的“知”的四个层次的划分:“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孔子更看重“学而知之”,尤其强调“好古”,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形成了中国人特别浓郁的历史意识。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

 

 

 

主持人陈岳博士

 

“子不语:怪、力、乱、神”章。宋老师说,“子不语”很重要,体现了孔子的理性精神,在后世影响很大,清代袁枚有一部志怪笔记就叫《子不语》。本章句读应依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引李充之言,作“子不语:怪力,乱神”。因为孔子多次谈“鬼神”,在《春秋》中也多次谈“乱”,因此传统的断句可能存在问题,这里所要表达的是孔子对“怪力”“乱神”这两个东西的厌恶。他还批评,当前国学圈里,“怪力乱神”盛行,应该警惕。

 

“三人行”章,宋老师强调这体现的是孔子的学习观。这里的“三人”应是虚指,“行”不是行走,而是“德行”。必以言三人者,除去自己,尚有二人,我可比较择取也。三人之中,或有善不善,这里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内省也”是一致的。

 

“天生德于予”章。宋老师指出,如何理解“天”非常关键。孔子对文化使命有一种“神圣”体认与自觉意识。这种宗教精神,正是古今中外的伟人应对危难、创造伟业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柱。有人说,孔子乃无神论者、纯粹现实主义者,这种观点可能是有所误解的。孔子于天命十分重视,其思想中颇涵一种宗教意蕴,不可不察。学界对于儒学是不是宗教这一命题,有着不同的判断。宋老师强调,他认为尽管儒学不是宗教,但儒学必定包含着宗教性,具备宗教的功能,因此才能维系传统社会的信仰。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章。宋老师认为,本章涉及两个“子曰”,而有人将后者定为衍文,是有问题的。本章中的两句话应是孔子不同时间所说,但在句意上有相似之处或有一定联系,因此将其定为一章也可,定为两章也未必不可。但不分章,更窥见章节整体真义。宋老师强调,圣人不得见,而君子可得见,其中包含了一种历史退化论。儒家认为,黄金时代是在遥远的上古时期,“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层次与境界全然不同。对于“有恒”,宋老师认为,“有恒”虽不算“德”,但却是为“德”为“善”的基础,对于理解孔子的修身思想有重要作用。凡人与圣人的区别,往往就在一个“恒”字的有无。

 

“子钓而不纲”章描述孔子平日行事富有仁德。宋老师说,本章虽仅九字,却是圣人德性之流露。他对钱穆先生将此章理解为“此游于艺之事、非依于仁之事”,提出了不同看法。宋老师强调,这里恰恰可见孔子仁爱万物之心,且与当下生态保护主义有相通之处。这种思想并不始于孔子,其实在文明社会早期即已出现,儒家将之吸纳进其思想体系,同时彰显其“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孔子家语•五帝德》)的境界。《孟子》中“君子远庖厨”也是仁心的流露,二者可参读。

 

“我欲仁”章,宋老师强调,本章对于“仁”的理解非常关键。这里彰显出孔子所说的仁是内在的,孔子特别强调“我”的“主体性”。这里言“仁”之“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则是极言其难,二者不矛盾,而且必须统观才能真正把握“仁”。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本篇的最后一章。本篇以圣人气象来收尾,这也是弟子从第三者的角度来描绘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宋老师以为,温与厉、威与猛、恭与安这六者本身存在张力,其实很难协调,但是在孔子身上却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孔子的这种形象,实际上就是儒家在修养达到一种极致时所呈现出的圣人气象。

 

最后,宋老师再次重申《述而》篇实际上就是用孔子一生的精神缩影,足以解释儒学是什么学问这个问题。

 

讲读结束后,魏衍华老师就通讲内容进行点评补充。他认为《述而》篇有很多章是特别难理解的,但是我们仍可思考其中有无内在的逻辑。魏老师强调,本篇第四章、九章、十二章、十七章、二十章、二十四章、二十六章、三十一章、三十七章,这九章是对孔子的描述,尤其对孔子形态的概述,是非常到位的。并且每讲完几章,就会给孔子“画个像”。此外,《述而》篇和《乡党》篇,给我们后世留下了一个想象孔子的空间,通过其中的描述,可以再现孔子的形象。接下来,魏老师阐释了周公、孔子和孟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从“周孔之教”到“孔孟之道”,是宋明理学家完成的。

 

 

 

魏衍华研究员

 

随后,在主持人陈岳博士的主持下,线下听众积极发言,交流感想。对于听众的提问,宋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理解。

 

活动最后,杨朝明老师做出总结。他说,《述而》篇在前面两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集中表现如何修身做人,如何为政,如何引领社会的问题。虽然是一篇,但很明显也有几个层次,而且又是一个整体。如果把“述而不作”分成四个部分,那么第一部分就表现了孔子“述而不作”“祖述尧舜”的文化观。第二部分表现孔子“宪章文武”“取法周公”。第三部分通过孔子表现植入心灵的问题,体现孔子精神的高格。第四部分体现“子以四教”与“孔门四科”的关系。本篇末章的安排别有用心,就像电影结束之时,一位“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形象的孔子出场与观众见面。

 

 

 

杨朝明院长

 

“慢庐经典读书会”是洙泗书院新推出的公益经典阅读活动,书院秉“君子以朋友讲习”的读书理念,围绕儒家经典为中心“以文会友”,力争将学习继承儒家文化与发展创新相结合,挖掘儒家经典的当代价值。接下来,书院也会继续敞开大门,保持每周一篇的进度,继续邀请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共读《论语》。

 

欢迎有志同道一起相约慢庐,共品经典。今后,我们将陆续推出“悦·读”经典书会、“思·享”雅集等活动,在学术研讨、文化交流和国学传承等方面搭建平台,为国学爱好者提供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