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衍华老师在《论语·卫灵公》通讲中的分享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11-25 00:07:55
标签:《论语·卫灵公》、魏衍华老师

魏衍华老师在《论语·卫灵公》通讲中的分享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月二十日丙子

          耶稣2021年11月24日

 

 

 

作者简介

 

魏衍华,历史学博士,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论语学研究》主编,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卫灵公》这一篇,共四十二章,全篇围绕立身处世和为政的主旨展开,具体讨论了做人、处事、为政过程中个人的取向问题。宋老师在讲的过程中,我也在反复的读,感觉本章中“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孔子“明日遂行”,还是“子张问行”,还是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字里行间里都透露出“行”字是整篇的核心。接下来我以“行”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章,“卫灵公问陈于孔子”。这一章表面谈“行”,实际上是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阐释。卫灵公的问政行为不符合孔子的为政之道,由于“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孔子“明日遂行”,这里隐含了孔子对道的坚守。

 

第二章,“在陈绝粮”。这一章非常重要,可以和《史记·孔子世家》中的相关记载想参照。这一章讲孔子坚持其道,周游列国,在卫国碰壁,在陈蔡绝粮,是“穷达以时”的表现,是对孔子之道不遇时的阐释。

 

第三章,“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孔子之道从何而来?表面上这章是说孔子为一个博学强识、无所不知、学而不厌的人,无论谁问孔子问题,即便是自己不明白,也能“叩其两端”而给出他的答案。但孔子有他的道,看似形散却神聚,“一以贯之”。刚才宋老师也讲了,可与前两章互参。孔子没有具体说明其“道”为何物,但《论语》里讲“忠恕”“恕乎”“忠”“信”等,既是孔子个人品德的展现,也蕴含着学和道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由!知德者鲜矣”。通过前3章的3件事,孔子发出感叹,“由!知德者鲜矣。”知其道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德者,得也”;“道者,导也”。我们常把“道”“德”放在一起讲,孔子在这里发出感叹,说明真正了解道的人很少了。

 

第五章,“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本章是孔子心目当中其道所行的理想状态,就是无为而治。“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认为舜是最好的典范,是得道行事的理想和标准。刚才宋老师讲“无为而治”,我们可知儒家从来不否认孔子和老子的关系,从《孔子家语·五帝德》和《孔子家语·五帝》两篇来看,宰我从荣伊那里听黄帝三百年的说法,就问:“黄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讲了五帝的问题,这是儒家的一个系统。但道家也有一个五帝系统,是和五行联系在一起的。我觉得老子系统中的“五帝”和孔子的“五帝”还是不一样的。

 

 

 

第六章,“子张问行”。“子张问行”提到了六个字——“言忠信,行笃敬”,这六个字在行道中非常重要。宋老师刚才讲,曾子扩大、提升了孔子的孝道,子张则是从“忠”“信”的角度出发,继续弘扬孔子之道。第七章,“直哉史鱼”。这章讲的是史鱼的直——“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和蘧伯玉的的明哲保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两人皆是忠于自己的真情,但我认为在史鱼和蘧伯玉之间,孔子更赞赏蘧伯玉。第八章,“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这章表面来看是谈“知”的问题,“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知(智)者就是能言的时候言,不能言的时候就不言。这也是从“行”的角度来阐释什么是知者。第九章,“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这一章和第十章都谈“仁”的问题。宋老师提到儒家有好生之德,是从精神谱系角度谈儒家心目当中的志士仁人。我认为第九章与“忠信”“行”都有一定的关系。第十章,“子贡问为仁”。与前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语等讲的都是实现仁的措施、路径、方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孔子以此为喻,把从政与士大夫的交往看做是工匠选择自己的工具,更是为了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敬奉贤人,结交仁人。第十一章,“颜渊问为邦”。宋老师刚才讲了六件事:“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行夏之时就是使用夏历,夏历符合农业生产规律。乘殷之辂,“辂”是指商朝天子所乘之车,以木为车,与周代相比更质朴。服周之冕就是服装。乐则《韶》《舞》,有一种解释《韶》和夏、殷是相对的,说的是舜政,《舞》是和周代相对应的。为什么要放郑声,远佞人?因为佞人殆。这是孔子对礼制治国的强调。第十二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更倾向于将“人”理解为君主,为政者,如果理解为君子或者普通人也能解释的通。这章就是教导人们立足长远,防患于未然。第十三章,“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认为是不是可以把第四和第十三章作为一个部分?“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孔子的赞叹之词。从“言忠信,行笃敬”的角度来看,当然也还可以接着往下顺延。第十四章,“臧文仲其窃位者与”。为什么说臧文仲是窃位者呢?我常常将他和公叔文子相比。公叔文子举荐臣下,与其同为大夫。而臧文仲尽管知道柳下惠是贤能之人,但还是不举荐他,因此臧文仲并非是“言忠信,行笃敬”之人。第十五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章是讲“远怨”的,怎么来做到“远怨”呢?就是要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就是要做到严于律己。

 

 

 

第十六章,“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我认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种品德是需要学习的。“如之何”是说,没有做到切磋琢磨,没有做到努力学习,孔子感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第十七章,“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刚才宋老师讲“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无论是课堂上、会议上还是与人交往时,志同道合聚在一起就要是宣扬正能量,宣扬向善的言论、大义、大德。负能量的宣传不但对于德行的传播无益,对自己和社会也是无益的。第十八章,“君子义以为质”。这里出现了“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等四种品德,我认为,“义以为质”是本质,是核心,而能够做到这四点就是一个“言忠信,行笃敬”的君子。第十九章,“君子病无能焉”。刚才宋老师对“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讲的很清楚了,利不仅仅是物质利益、钱财,还包括名利。名和利放在一起,就是名利。第二十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宋老师讲,这里有两个不同的解释,一个是“称”(chēng),《论语诠解》译为“称颂”;一个是称(chèn),名实相符的意思。宋老师认为应该是称(chèn),名实相符的意思。我觉得这两种解释都能解释的通,那如何才能做到“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其实还是要自己努力地学习、修己。第二十一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自己努力那就是求诸己。第二十二章,“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是对君子的要求,人能合群但不同流合污,后来引申出一个词就是朋党。第二十三章,“君子不以言举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其实可以和“言忠信,行笃敬”结合起来探讨言与行之间的关系,这是对以上这十几章的总结。第二十四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了一个字“其‘恕’乎!”孔子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恕”的解释,从本章到篇末都是谈“恕”,但我更倾向于到三十七章“君子贞而不谅”为一部分。“恕”可以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但底线是“君子贞而不谅”,就是做到以义为上。第二十五章,“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这一章分歧点主要是“斯民”一语如何理解。对于赞誉之人,为什么要赞誉,正是因为那些人是经过夏、商、周三代用直道培育出来的,是经过实践验证了的,所以孔子才赞赏他们。

 

 

 

第二十六章,“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这章宋老师留给我们一个难题。本章自宋代以来,解释不一,朱熹借孔安国一句话“此章异疑,不可强解。”宋老师也采取这种态度。钱穆先生的解释有一个不同,钱穆先生的句读是“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中间是个逗号,钱先生认为“史之阙文”是一种优秀的阙疑品质。“有马者借人乘之”指的是驾车,这是古人的两种优秀品质,如今也没有了。

 

第二十七章,“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我觉得“乱德”“忍”可能和“恕”是有一定关系的。第二十八章,“众恶之,必察焉”。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是分辨善恶标准的问题。第二十九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是人与道之间的关系。刚才宋老师讲本章是孔子对道与人关系的阐述。孔子认为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而不是道使人宏大。尽管只有短短八个字,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中庸》讲“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其实也阐释了人和道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十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字“改”,改后就不能称为过。那么,如何改过呢?我们来看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一章,“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章似乎是解释的“思”与“学”之间的关系,但强调的还是“学”。本章和上章相互参照,如何能改过?不学肯定不知道,所以,我们就要通过学来改变,才能改过。第三十二章,“君子谋道不谋食”。刚才宋老师是从为政者的角度出发来讲的。我认为作为士人,要立道高远,也就是谋道而不是谋衣食,这里体现了孔子之道。学习可以谋道,还能得到俸禄,君子只需担心道能不能行的问题,不必担心贫穷。第三十三章,“知及之,仁不能守之”。宋老师讲以德配位,德不配位是不行的。比如说汉代时如何治理国家,如何行得通,马上得天下可以,但不能马上治天下。第三十四章,“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这章是讲担当大任的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差别。第三十五章,“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刚才宋老师解释的很清楚了,是讲仁德的重要性。水火对于老百姓来说至关重要,但仁比水火更重要,其实是孔子勉励弟子在为政时要注重实行仁道。

 

 

 

第三十六章,“当仁,不让于师”。本章是讲面对仁德与师的一种关系。

 

第三十七章,“君子贞而不谅”。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这是对君子恕以行之的理解。以上几章如果说是孔子之行、孔子之道可以从“言忠信,行笃敬”“其恕乎”这一角度来阐释的话,那么后面五章就是孔子用自己的话,自己的言行来阐释如何行道,道体现在日常行为中的表现之中。比如说第三十八章,“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就是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第三十九章,“有教无类”。宋老师讲本章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是谈师生之间的关系。第四十章,“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章和前边的解释联系看,我认为讲的是交友之道。第四十一章,“辞达而已矣”。刚才宋老师用学生写的文辞来比喻,我认为还可与当时的外交活动相联系,视为一种处理外交关系。第四十二章,“师冕见”。讲的是和长者、贤者之间的一种相处之道,蕴含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的思想。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