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衍华老师在《论语·季氏》通讲中的分享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12-04 17:21:37
标签:《论语·季氏》、魏衍华老师

魏衍华老师在《论语·季氏》通讲中的分享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月廿八日甲申

          耶稣2021年12月2日

 


作者简介

 

魏衍华,历史学博士,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论语学研究》主编,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从第十一篇《先进》,到本篇《季氏》,这些篇名理论上都应是有着内在逻辑的。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在本篇的最后一章这样说:“这种情况尚有多处,前人亦有怀疑和议说。但本读谨守‘前言’约定,将传世《论语》视作整体而尽力疏通。即使此‘整体’乃虚构,但毕竟流传两千余年,已有其完整价值。它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作用和意义已有历史性之积淀存在。”之所以要读这一段,就是想要表达我们在读《论语》时应有一种虔诚的态度和敬畏之心。《论语》在两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现在的版本,后世的注、疏等都是对作者《论语》文本的“体贴”,这种“体贴”是我们对编纂者的用意和《论语》中的智慧的感悟。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整本《论语》是子思子所作,“取其正实而切事者”,也就是说《论语》中的记载都是“正实而切事”的,至少是大体不离“夫子本旨”的。

 

本篇只有十四章,虽然内并容不多,但是仍然非常的重要。正如我刚才所说,《论语》当中记载的孔子之言、儒家之义,都是“正实而切事”的,与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社会治理都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结合本篇中的具体章节来体悟编纂者的用意。

 

第一章,“季氏将伐颛臾”章。本章非常长,我觉得此处孔子的批判蕴含着他的政治理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一章应该是十分重要的。“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一词在前面的《子路》篇也有提到,“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意思是说,冉有回来得很迟,孔子问他为何回来的如此晚,冉有回答到“有政”,孔子纠正他说应该是“有事”。“事”是指私事,不是公家之事。本章还有一个词叫“分崩离析”,我借用钱穆先生的话来说,“分,民有异心”,老百姓和统治者不是一条心;“崩,民欲去”,老百姓想要离开;“离析,不可复合。”也就是无法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国家,形成一个有机的共同体。

 

第二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如果单纯从整篇的体系来看,我更倾向于将第二章放在第一章的位置。如果按这种方式进行编排,前两章就是在表达孔子的政治理想,将“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这两种状态放在一起,以此证实“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种天下无道的典型表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代表着一种现实世界的秩序,“征伐”代表着战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乐征伐”分别体现“祀”和“戎”。按照常理,“征伐”只能由天子来执行,因为他代表着天命。当然,还有授天子之命的诸侯也可以获得“礼乐征伐”的特权,例如周文王。周文王曾受商纣王之命,他可以对西戎区域的诸侯进行征伐。受天子之命就是被授予征伐特权,只有受天子之命才可以行征伐之事,否则都是非法的。“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其实春秋时期绝大部分的“礼乐征伐”都是非法的。例如春秋五霸的征伐活动,从传世文献来看,他们即使有周天子的授权,也都是通过胁迫而得到的。

 

之所以如此说,孟子早就有相关的表述,他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说,春秋时期的礼乐征伐大多数是非法的,是没有经过周天子授权的。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状态也早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自大夫出”,甚至是“陪臣执国命”。我们可以联系第一章中的“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再联系本章的“五世希不失”,季氏的“忧”究竟在哪里?是在“萧墙之内”。孔子不幸而言中,过了没多久,季桓子就被他的家臣阳虎拘禁起来,由此可见此时鲁国的政权已不在季氏手中,而是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这可以和下一篇《阳货》联系了起来。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我认为,天下有道之时,不仅庶人不需要议,士大夫不需要议,诸侯也不需要议。天下有道时应该是“近者说,远者来”,天子、君王都能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老百姓都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那为何还要非议朝政呢?当然,在天下无道时,就不仅是庶人要议。据《孔子家语·礼运》篇记载,“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未有不谨于礼者”这段文献亦见于《礼记·礼运》篇,只是文字略有差异。六位君子是天命选出来的,选出来就是打破一个旧世界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当然,即便是圣王也要以礼在位,也就是“如有不由礼而在位者,则以为殃。”意思是说,天下无道的时候,不仅庶人会议,还有可能会发生政权的革命,诸侯与天子如果不以礼在位,就有可能身亡国消,天命也就有可能会发生转移。

 

第三章,“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原本士大夫在鲁国朝廷任官,爵位和俸禄都出自鲁国国君,此时的真正决定权却是“三桓”,可见“三桓”的权力要大于鲁君。季孙氏已经掌握了鲁国二分之一的权力,剩下的部分由孟孙氏和叔孙氏掌控,即使是幸存下来的“颛臾”这个“社稷之臣”,季孙氏也要去征伐它。本章想要表达意思的是:在季孙氏无道的背后,隐藏着重重危机。我认为,第一章到第三章是一个整体,谈的是“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以及孔子的政治理想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既然出现了上述种种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呢?下面来看第四章到第八章。大家都认为本篇与前面各篇的文体不相同,前面大多是“子曰”,本篇都是“孔子曰”。有学者指出本篇来源于《齐论》,当然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我认为,下面的这五章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谈君子的修养。“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如果我们有危机意识,既然天下无道的状态摆在这里,又该如何去解决呢?君子应该如何来修为自己呢?应该如何分辨是非呢?

 

第四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刚才大家都谈到了“三”的问题,本章是“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第五章是“益者三乐,损者三乐”……。我在想季孙氏伐颛臾之时,究竟乐不乐呢?我想如果他成功了,那么应该是“乐”的。“乐”在儒家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状态,孟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列子·天瑞》记有荣启期的三乐:“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也,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一个人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受许多圣王磨难,其实经受苦难也是一种修炼,在困苦中寻求“乐”也是一种修养,“孔颜乐处”或许就是如此。常常会有人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处于一种很艰难的状态,这其实也是人生当中的一次次修炼,大家可以从困苦当中寻找到乐趣。

 

第五章,“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骄乐”,是骄肆之乐。“乐佚游”,就是出去游山玩水。“乐宴乐”,是请客吃饭。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讲:“如今宴请、佚游,却大有益处。特别是旅游之乐,已成为今日生活之需要。”在孔子看来,这三种“乐”都是不好的,但普通人没有圣人的境界,当前社会中的普通人,常常将游山玩水、请客吃饭都作为一种乐趣。

 

第六章,“侍于君子有三愆”章。“三愆”就是三种错误。“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意思是还不到自己说话时就急着说话,就是急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该说时不说,就是隐瞒。“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不看别人的颜色就说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眼色,类似与眼瞎。前一篇《卫灵公》中提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可与本章相参考。

 

第七章,“君子有三戒”,其中“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德者,得也。”要做到“见利思义”,但这并不是说老年人就不应该“得”,而是得要符合道义,符合义者才能够“得”,其实不仅是老年人,而且年轻人也要学会“舍得”。

 

第八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关于“天命”,大家已经谈了很多。“大人”与“小人”是相对而言的,指有位者。“圣人”是有德者。如果天子有德,那就是圣王。君子对有德者、有位者应心存敬畏之心。“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我们在对《论语》进行解读时,要有“畏圣人之言”的精神。不能一味地求新解、新说,就认为《论语》中孔子的某一个说法有问题,已经过时了。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不知天命而不畏”,就是在“侮圣人之言”,只有那些与君子不相类的人才会动不动就批评大人,批评圣人之言。

 

第四章到第八章,主要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谈孔子心目当中的君子,以及对君子提出的要求:如何去交友,如何去苦中寻求乐趣,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人生的修养要有三戒,还要有“三畏”之心。以上是对君子的要求,那么具体如何去做呢?那还是求助于儒家最拿手的“学”,也就是第九章到第十二章所谈论的内容。

 

第九章,“生而知之者上也”章。这里是将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者”“困而不学者”。《孔子家语·五仪》中将人分为五等: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和庸人。尽管与本章无法完全相对应,但“困而不学者”者是绝大多数人,是庶人、庸人,是社会中的主体。昨天有人与我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要放任自流,让孩子自己学习,不需要辅导。实事求是地讲,即便是在父母辅导的状态下,孩子都学不好,如果不进行辅导,自己的孩子就有可能会成为“困而不学者”。反观几十年前的农村,上过大学的人真的少的可怜。当然,“困而不学”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一是自己真的不学习和学不好;二是环境达不到接受教育的条件。其实,由于个人或者家庭的原因造成的“困而不学者”实在是太多了。

 

第十章,“君子有九思”。通常说“思”是考虑、反思的意思。我认为,“明”是“思”的一种状态,看要看得明白,听要听得清楚,脸色要温和……。“九思”是君子所要修炼成的九种状态。这九点要求大家看似并不难,但要真正全部都做到,却是非常难得,所以这里应是孔子对他心目中君子、为政者所提出的一种要求,所要达到的状态或者境界。

 

第十一章,“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我们认为,本章应与十二章联系在一起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这说的是齐景公。“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这说的是伯夷、叔齐。当然,这种理解是否合适,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第十三章,“陈亢问于伯鱼”。上面说第九章到第十二章是一体的,我觉得也可以把第十三章与上面的四章放在一起,这里是孔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学“礼”,学“诗”,是一种培养“仁人君子”的途径和方式。“鲤趋而过庭”,也算是伯鱼对于严父孔子的一种逃避。在后面的《微子》篇中,楚狂人接輿唱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提到了接輿“趋而避之”,“趋”是对长者、尊者、贤者的一种尊重,意思是小步快走。伯鱼“趋而过庭”,一方面是对于父亲的尊重,另一方面是逃避。就伯鱼其人而言,无论是在中国儒学史上,还是在孔氏家族史上,似乎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二世祖。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他的父亲和儿子的光环太过耀眼,似乎看起来他显得有些碌碌无为。

 

第十四章,“邦君之妻”。很多人认为这里既没有“孔子曰”,似乎与本篇前面的内容也不相符。我觉得这章谈的同样是与“礼”有关的问题。在当时,诸侯国君或其夫人的称谓可能很多都不符合礼制,《论语》的编纂者想提醒诸侯、士大夫及阅读者。关于这章为什么会被放在这里,有人说这是后人看到此处竹简有空白,就把此章随意抄在这个位置,但这种观点应该是有问题的,因为无论是《古论》还是《鲁论》,都有这一章。如果我们用心地体贴就会发现,这一章也是和“礼”有关的,是在警示后人无论是行为还是称谓都要符合礼制,“名”正才能言顺。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