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老师在《论语·阳货》通讲的分享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1-12-08 18:04:20
标签:《论语·阳货》、宋立林

宋立林老师在《论语·阳货》通讲的分享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初五日庚寅

          耶稣2021年12月8日

 

 

 

作者简介

 

宋立林,字逸民,号瘦竹,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首批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各位师友,下午好。刚才几位老师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可以说在读《论语》这个事情上,大家思考得很深入,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读书了,可以说达到了“义理”的层面。不管是专业的研究者,还是非专业的普通读者,之所以读书都有心得,我觉得就是因为儒学是生命的学问,关心的是人的问题。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和逻辑来谈《论语》。下面我就刚刚讨论时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来谈一谈。

 

首先,通览这一篇,就是刚刚陈岳所讲到的:这一篇基本都是在批评人。其实我们从这一篇的篇名《阳货》就可以看出来,阳货是季氏的家臣。从《卫灵公》篇的“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篇的“自大夫出”一直降到阳货这里的“陪臣执国命”,这三篇是一组。这一篇所出现的阳货、公山弗扰、佛肸等等陪臣,这些人代表了这个时代,也就是这一篇所设定的语境是一个“天下无道”。所以,我们读这一篇中的各章,可以说基本上都是用一种消极的、否定的、质疑的、感慨的语气来说。除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章不带情感,“子张问仁于孔子”章是一个纯粹地学理上的探讨,其他的几乎都是孔子在感慨。这种感慨中蕴含着一种批评,但这是对“天下无道”的批评,反过来也就是指向“道”在何方。总体来讲,这一篇就是讲这个主题。

 

第一章,“阳货欲见孔子”。这一章刚刚衍华讲得很清楚,我就不讲了。第二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和第三章“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刚刚讨论的时候大家兴趣比较大,不光是大家的兴趣比较大,从古到今,学术研究的重心也在这里。特别是近几年来,关于儒家人性论的探讨,文章特别多。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反思自己、观察社会,必然会涉及到人性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注意,(就这两章而言)第二章是孔子人性论的内容,但第三章其实不在人性论范围之内,大家不要弄混。“知”和“愚”这是资质的问题,是才的问题,不是性的问题。儒家讲性,是讲人之为人的本质,大家不要把这两个混淆。

 

关于孔子和先秦儒家人性论的问题,我也谈谈我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分歧比较大。从孔子之后,儒家内部就在分化,而今天,我们看待儒学史上的这些观点,我们也是有说不完的话。但是我个人对于主讲人刚刚讲的非常赞同。我在做博士论文(《“儒家八派”的“再批判”》)的时候,我就谈到,孔子思想有三个特征:一是孔子思想有系统性,它是一个体系。尽管我们看《论语》不像看今天的那些著作一样条理清晰,但我们却能从其中归纳出孔子的思想体系。二是孔子的思想有圆融性。圣人那种圆融的境界,这是从正面讲。三是孔子思想具有模糊性,孔子那个时候说的许多话,虽然是真理,但是这种真理是没有论证过的真理。在孔子那个时代,在哲学上还没有到逼着孔子论证什么东西的地步,他只需要提出一个观点就可以。但当这种观点提出以后,随着和其他思想流派的竞争,这个时候就会有人问:“你为什么这么讲?”(于是就)出现了理论上的挑战。所以,到了孟子、荀子的时候,他们就必须要在理论上对观点加以论证,深化这种学术。孔子思想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为他是原创的。所以后来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大家进行深化,用过去的话说,叫“十字打开”,要把它所内涵的精义表达出来。

 

 

 

在人性论上,一个是孟子讲性善论,一个是荀子讲的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这是非常有名的。但是荀子究竟是不是性恶论?这个在学术上是有争议的。林桂榛师兄提出,荀子其实不是性恶论者,他是“性朴论”,“朴”是没有一个倾向性。梁涛老师提出,荀子是“性恶心善论”。但不管是孟子还是荀子,殊途同归,都还是在儒家人性论体系当中,最后都指向善。从人性论(性善性恶)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承认孔子的学说体系是个“仁学”,那么我认为在孔子的这个仁学体系当中一定内蕴着“性善”的内容。所以,我说孔子是一个“隐性的性善论者”。刚刚高老师也讲到了“天命之谓性”,包括《诗经·大雅·烝民》讲得:“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儒家讲修身的根据就是在这里。中国人讲一个词,叫“内在超越”,这跟西方人讲的“外在超越”是不一样的。西方人有一个外在的至高神上帝,上帝保证每个人都要学好。而保证中国人学好的,则在于我们有一个内在的良知、良心。尽管孔子没有提出良知,到孟子才提出。但在这个人性论上,“我欲仁,斯仁至矣”,可以说“仁”是内在的。这是关于第二章的内容,大家可以再思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第三章,“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问字堂集》(孙星衍)和《中庸》一样,都谈到了生知(生而知之)、学知、困知的问题。这算是一个教育者必须关注的问题。这是孔子对历史或现实中学习的一个总结。在这一篇中先后出现了两个“唯”字,都是一个绝对性的判断,这里是一处,还有一处是第二十五章“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那么,这里这句话是孔子理智的话还是一种性情的话?就跟聂老师说的那个情景一样,这里是不是因为孔子看到学生一个个跟宰我一样冥顽不灵,所以说了一句“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意思?大家可以接着思考。

 

关于“公山弗扰以费畔”章和“佛肸召,子欲往”章中的“子欲往”,刚刚聂老师提出这是孔子的一个“欲望”。我倒觉得这里的“欲”不是欲望,而是在说孔子的理想。他之所以“欲往”,是因为他要借这个事、这个人、这个平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比如“吾其为东周乎”“吾岂匏瓜也哉”,我不能做一个小乘佛教讲的“自了汉”,不是光修养好自己就行的那种“老好人”。儒家一定是讲用世的,用世的目的就是《大学》讲得“治国平天下”,让“天下平”。所以他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虽然说是“畔”,但儒家对“畔”是有看法的。在孔子那里,“畔”是要具体分析的,为什么要“畔”?就跟我们今天讲为什么会有革命一样,就是因为“天下无道”。

 

刚才刘奎兄在线上说:“孔子一般批评的都是权臣,没有批评过天子。”但是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说孔子作《春秋》是“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孔子不一定对天子就是赞扬。孔子赞扬的是“明王”,明王才是他追求的,像桀、纣、厉、幽这些天子,都是被孔子所贬斥的。周之所以礼乐征伐不自天子出,就证明周自身是存在问题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孔子是有拯救天下信念的——“文不在兹乎”。当以拯救天下为信念的时候,孔子自然有自信——“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孔子有这个自信,甚至就像高老师刚才所讲得那样,孔子不仅有保持自身“坚”和“白”的自信,还有“去了以后,能让他们改邪归正”的自信。当然,以拯救天下为信念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但最终孔子没去,这说明孔子是在反复衡量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既然决定不去,为什么孔子还要和子路他们讲这件事?孔子之所以讲是为了阐明:我(想)去,是有我自己的一个理想目标的。

 

 

 

第八章,“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讲到“好学”的这个问题,孔子以“好学”为自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好学是一种理性的态度,仁、知、信、直、勇、刚,这些都是道德,是德性。好德与好学,这两个所代表的人的德性与理性必须结合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儒家不忽视知识,纯知识肯定不行,但没有知识也不行。好学是学习的意思,不好学不行,至于学什么,我觉得在儒家那里,自有他的一套主张。

 

“小子何莫学夫《诗》”章和“女为《周南》《召南》矣乎”章。这两章都是谈学《诗》,《诗》这么好,为什么不学呢?同时也是一种对不学《诗》的批评。这章非常重要,现代人对《诗》的理解,就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作品。在儒家,《诗》之所以为《诗经》,它实际上是一种诗教,包含着一种教化的东西。所以刚才讲到《国风·周南》开篇,比如说我们现在(通常)讲《关雎》是爱情诗,但是儒家一定不会讲它是爱情诗,而讲的是“美后妃之德也”。这是从政治的角度,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诗》。孔子编《诗》,有他的用意,“兴”“观”“群”“怨”,这和政治、伦理、博物学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十一章,“礼云礼云……乐云乐云”。这证明了当时礼乐的崩坏,仅重视形式,把礼义丢掉了。礼有三个层次:礼仪、礼制和礼义。所以我们看春秋时代,那些大夫、贵族,“鲁昭公知礼乎”,行礼如仪,每一个动作做得都很到位,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礼仪专家。但“是仪也,不可谓礼”(《左传》昭公五年),礼更多的是一个精神层面的东西。礼坏乐崩,不是说不行礼了,而是礼的精神失落了。所以才会有“八佾舞于庭”,八佾这个礼还在用,但是要看谁用,(季氏在用)礼本身的这个精神就被违背了。

 

“乡原,德之贼也”章和“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章。这两章放在一起是有编者的深意的。说到“乡原”,孟子讲乡原讲得非常到位:“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这种人,挑毛病都挑不出来。我们现在选干部,投票的时候,往往是那些真正干事的人得票最少。而那些不干实事、不得罪人的,他的得票率最高。所以,孔子对人的观察,已经到了一个极致的境地。在世俗社会当中,人就是这样的,这种比率还是很大的。但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一个哲学家叫邓晓芒,他一直批儒家,他说自己是“批判儒家的儒家”。他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儒家、儒学是一个“结构式的乡愿”,就是说儒家从根上讲,一定会产生乡愿,虽然孔子猛烈地批判乡愿,但实际从结构上来讲,它必然导致乡原。在这里,我提醒大家:这可能是对儒学有较大误解的一种观点。

 

第十五章,“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此章讲得是患得患失。大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们在每一次考试、职位升迁、职称评定的时候,内心都有这种情绪,这反过来证明我们的修为还不够。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利禄的诱惑,这就是得失心。如果得失心太强,那就严重地阻碍了修行。

 

第十六章,“古者民有三疾”。实际上孔子讲得这三疾,不是在“今之狂也荡”“今之矜也忿戾”“今之愚也诈”,而是“狂”“矜”和“愚”这三种毛病。在古代的这三种毛病还有“肆”“廉”“直”的好处,但是现在连这仅存地朴实的内容都没有了。大家要关注到《论语》里经常出现的古今对比,比如“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从这个古今对比之中,我们能不能说孔子是一个“倒退论”者?我们现在都讲进化论,未来一定比现在好,现在一定比过去好。那么儒家是不是倒退论者,过去比现在好?我认为孔子不是(倒退论者)。这里实际上孔子是在“以古讽今”,在和理想化的古代社会对比中,让当前社会的弊病暴露出来,然后再革除弊病,以期达到一个更好的未来。

 

 

 

第十九章,“予欲无言”。此章有两处“天何言哉”,有的版本以“天”做“夫”,“夫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何言哉?”可以讲得通。我们这里没有改,就是“天何言哉”,也能讲得通。我认为这是孔子的一种感慨:“予欲无言”,对君主说了那么多次都没有用;“唯上知和下愚不移”,跟自己的学生说也没有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现在道也不行了,没有知音、没有知己。这是一种感慨、愤慨,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真性情的人,他也会遇见这样的问题。《论语》里的孔子作为一个圣人,他说得所有的话、做得所有的事,自然可以在后世阐发出许多的义理,有很多教育意义。但是生活、现实中的孔子,他自己并不是一个纯净水似的清净无染的圣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而这种真性情,这种内在的“诚”,其实也是有它的教化示范意义,就是“道成肉身”!道在一个人身上完整地呈现出来,靠着一言一行,靠着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如果孔子是一个抽象的“道”,那么他就不会这么感人。一个抽象的道,可以让你理智上觉得这个道很重要,但它不会感化人。感化人的是这种人格,是这种“活生生地、活泼泼地”气象。这是我们读《论语》,感受孔子教诲时候不能忘记的一点。

 

第二十章,“孺悲欲见孔子”。“孺悲”的问题,我认为就是孟子讲得“不屑之教诲”,不教之教。刚刚主讲人把“将命者”理解为中间人,我认为不能这样理解,“将命者”是传信的人。孔子让他传信给孺悲说“我病了”,他带着孔子的命令就出去了,传信的人这边刚出去,孔子就“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这就督促人们反思。我刚刚说“生命的学问”,它不是一个知识,它需要某个东西来刺激你,进行反思,反求诸己。我想孺悲如果是个好学生的话,他一定会有反思的。当然,这应该说是没问题的。后来,“恤由之丧”,子路死了之后,鲁哀公派孺悲来向孔子学《士丧礼》,为子路治丧,“《士丧礼》于是乎书”,孔子就教给他了。看来,孺悲后来是很受孔子待见的。

 

第二十一章,“三年之丧,期已久矣”。这里我再纠正一个读音问题,是三年制丧(sāng),不是三年之丧(sàng),丧(sàng)是一个动词,丧(sāng)是一个名词,这里显然是名词。后世包括《礼记》《孟子》都讲“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可以说,这是儒家的一个整体认同的丧礼观。那么,“三年之丧”的“三年”怎么理解?三年是27个月,不是整三年,而是(跨了)三个年头,有的人说25个月,只要凑够三个年头就可以。我记得好像丁鼎老师说三年之丧由三年变成27个月是妥协的结果,是礼在变。为什么儒家讲三年之丧?“予之不仁也!”这和儒家的仁学是有关系的,刘昭刚刚引用蒙培元先生的“情感哲学”一词,我认为很好,儒家的仁学是建基于情感之上的,它不是一个纯然理性的问题,它是一个由情感上升到理性的东西,所以李泽厚先生讲的“实用理性”,就是这样一种理性。

 

这才是儒家对情感的认识,过去我们一味地强调情,比如“西方人就讲理,中国人就谈情”,实际上中国人讲得是“情理”。什么是“情理”?情有没有什么“私”的问题?情也有泛滥的东西,要“发乎情,止乎礼义”,儒家就用礼来约束这个情,使之不能泛滥。儒家为什么还要讲“诚”?情感需要从“情”上升到“仁”,这样才能保证情既是诚的,又不会流弊。

 

郭沂老师曾经在一次讲座中提出:“西方追求真善美,而中国人或者儒家的最高追求是安”。这个“安”既包括外在的安,如安身、安天下,更关键的是内在的心安,也就是立命。我想这也是很有启发的一个东西。“安”这个字、这个意思,对中国人来讲,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在孔子这里“汝安则为之”,这就是一种失望。宰我这就是讲不通道理,不明白儒家的义理何在。所以,“安”很重要,它是那种纯真的情感,“食夫稻,衣夫锦”,父母去世之后,还在吃好的、穿好的,你能够心安吗?居丧的时候“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这是每个人的真实感受,这个真实的感受就是三年之丧的基础。将其提升,就是儒家仁学的开始。同时,这里的“今女安则为之”的“今”,不是今天的意思,孟子讲的“今人乍见孺子入井”的“今”也一样,都是假设的意思。

 

 

 

第二十二章,“饱食终日”。刚刚主讲人说“博弈”的“博”是赌博,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博”不是赌博,而是一种智力游戏,“弈”是下棋。这种东西都是要用心的!不管围棋还是其他的棋,它都是要用心、用脑的。所以,这里孔子不是说博和弈就好,而是用这种极端的表述,来提醒让你要有所用心。

 

第二十五章,“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对这章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杨老师也提出他的理解,就是“养民”,从养的角度来解释,是能讲得通的。但我个人还是主张回到最原始的第一感觉,这里就是事实判断。不论古今,女子都比较感性,尤其是古代,现在受教育还好一点。女人的生理和男人不一样,所以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弱小,进而塑造了她们的敏感性。所以,女子较为普遍地感性,男子较为普遍地理性。通过现在大家的讨论,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这点。男人聚到一块儿,谈政治、谈哲学,而女人在一块儿谈家长里短,这是一个事实。“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从女性的为人处世上来说这几个字是一个特性。“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就意味着小人里头没有女子。反过来说,女人里面也没有小人。但至于古代到底怎么解释?还不能明确。也有人说这里“女子”的“女”做“汝”训,“汝子”,等等,说法众多。但我觉得都不用强解,这句话它就是个事实判断,但它不是歧视妇女,不要老是往上靠。儒家绝对不会歧视女性,我们看整个孔子的仁学体系,绝对不是这样的。就连小人,那种地位低的小人,儒家也是爱护的,要养,要教。对于那种格局差、德性不差的小人,孔子其实还是抱有教之、化之的心思,这就是他的仁学体系。一定要把这章放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去理解。如果因为这么一句话,紧紧抱住不放,就把孔子那些好东西都扔了,这绝对不是一个聪明人、智慧人的做法。即使最极端的来讲,孔子就是在歧视妇女,我们也没有必要拿这句话来上纲上线,任何人都会有错误,孔子也有可能。而且这是最极端的的情况,我不认为孔子会是这样的人。同时大家要注意,通过东西方比较,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各个国家。儒家、孔子对于女性,从《诗经》上来看,都是充满着一种仁爱之心、一种尊敬。所以如果说儒学、孔子歧视女性,我觉得这就是强词夺理,为了批判而批判。

 

第二十六章,“年四十而见恶焉”。“四十”这个词,孔子经常讲,“四十而不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年龄到了四十这个岁数,我们应该修身到了什么地步,如果这个时候还经常被人讨厌,就是没走上正道,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是所谓的“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我经常引用钱玄同在五四的时候说的这句话:“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这就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态度:中国文化是一种老人文化,是一个将死的文化,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文化。所以,年轻人要青春、要朝气,到四十岁以后人就失去进取心了。这里和孔子没有关系,这是一个激愤之言。这仅代表了钱玄同们的一种心态,整个五四时期,青年人的特点就是激进,青春迸发又缺乏理性的特点。

 

所以大家要知道,为什么儒家在人的这个问题上,有这些反思,有这些批评。我认为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救世之心、淑世之心是非常重要的。孔子不管是在批评,还是在责怪、感叹,那都是他仁爱之心的流露。我们应该反过来用这些话来反思自己,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只要反思,我们就会有进步。这是我对这一篇的整体理解。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