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暨“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3-07-31 20:45:30
标签: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

第六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暨“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来源: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五月廿三日己巳

          耶稣2023年7月10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经史传统在历史中不断展开自身,并持续塑造着中华文明。当古老的中华文明与现代化相遇,传统思想遭遇莫大危机,正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一代代前辈学者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反思,最终凝结为生生不息、日新其德的中国哲学。

 

如今,古老的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已经迎来新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中重新焕发生机,中国哲学正在诠释全新的历史使命。为梳理和挖掘前辈学者的思想与精神,推进对于经史传统和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2023年7月2日至4日,第六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会议暨“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学会、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主办,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承办,并受到“国家社科基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学校及研究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

 

 

 

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院长周冰主持,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尚丽平首先代表西南科技大学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绵阳的四张名片、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其与清华大学之间的深厚渊源进行了介绍。尚丽平指出,绵阳有着深厚的经学底蕴,是近代杰出历史学家、蜀学传人、经史大师蒙文通的故乡,希望本次学术研讨会能够再次激活绵阳的经学传统,以实际行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则在致辞中指出,研讨会聚集了中国哲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期待新时代的中国哲学研究,希望专家学者们在会议研讨中深刻挖掘中华文明的根脉和中国哲学的精华,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哲学界的力量。

 

 

 

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尚丽平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致辞

 

致辞之后则进入到大会发言阶段,由华东师范大学朱承教授主持。在大会发言中,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在回顾并反思西方和东亚的不同现代化模式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文化首先并非韦伯所设想的那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阻碍,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价值同样对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次执政党政府领导的政治价值观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出现代文明的新形态。张志强研究员则分享了自己关于“第二个结合”的理解和学习经验,深入分析了“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意义与时代价值,并强调了当代的中国哲学研究应当抓住时代机遇,为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积极的影响。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作大会发言

 

大会的主题发言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蜜林研究员主持,四位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复旦大学郭晓东教授通过对于晚清大儒曹元弼《复礼堂遗书》的考察,从立义、设例、破邪三个方面对其“《春秋》孟氏学”的思想大义进行了总结和讨论,试图从晚清的保守思想家身上寻求中国哲学革新的根基。中国人民大学李若晖教授对比利时鲁汶大学戴卡琳教授的“墨学十论说”提出了批评,认为戴卡琳教授的工作文献依据不足,取消、贬低了汪中和王念孙在墨学“十论”上的贡献。西安交通大学常新教授从反思马克斯·韦伯对于儒家伦理的错误认识出发,认为儒家美德伦理强调人格的完善与道德地生活,而新教伦理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与义务论色彩,希望通过这样的“正本清源”工作进一步推动儒教美德伦理与西方美德伦理比较研究的不断深入。西南科技大学段晓春教授则在细致的文献考证基础上,对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古籍陆陇其批注《周易程朱传义》与李广地“御纂”《周易折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开辟了陆陇其、李广地思想研究的全新角度。

 

 

 

复旦大学郭晓东教授作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李若晖教授作主题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常新教授作主题发言

 

 

 

西南科技大学段晓春教授作主题发言

 

分会场发言环节,共设立三个会场、十二个主题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主题涵盖“两个结合”“蒙文通思想与当代中国哲学”“宋明理学研究”“佛道教思想研究”“道家与玄学研究”“先秦思想研究”“礼学研究”“朱子学研究”“气学研究”“董仲舒与经学研究”“明代思想研究”“清代思想研究”十二个方向,基本涵盖了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与会学者们就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和讨论,讨论积极、热烈。

 

一、“两个结合”专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指示,这一理论为我们如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指导方针,也为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动力,通过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推进“两个结合”“两创”的理论进展,实现“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历史使命,是本届会议的核心主题。华东师范大学朱承教授认为先秦诸子对治理的普遍同一性有着高度的自觉,他们对普遍性原则和普适性方案的信念,以经典文献的方式留存并传承下来,为中国哲学的普遍性探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而持久的思想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刘震教授围绕《周易》之中对于人性的表达以及其由此而呈现出的政治理念进行了讨论,从“治天”、“治人”与“治心”三个层次提炼了《周易》哲学中“德治”与“法治”理论范畴,以寻求现代中国社会道德秩序与法治观念的中国文化之根脉。陕西师范大学许宁教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之“中国式”三字,从“起手式”、“方程式”、“天下式”三个方面,深入发掘了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式”所具有的丰富理论内涵。中共中央党校何青翰讲师梳理了中国古代自三代以来所传递的“均平”理想对于中国文明的意义,认为传统的“均平”理想当中具有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相结合,发展出新时代“义利之辨”的理论价值。衢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爱萍老师着力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之间的异同关系,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中的很多积极内容,同时又是结合时代发展的创新成果。

 

二、蒙文通与当代中国哲学专场

 

在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当中,蒙文通先生以其深厚学养、凛然品格、深邃洞见,发“儒史相资”之微言,成一辈学人之楷模。其学贯彻经史、兼通汉宋,既有对于过往经史传统的深入挖掘及系统阐释,又在积极阅读马列著作的基础上,吸收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开创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儒学思想形态。蒙文通先生、冯友兰先生等等前辈学人的思想遗产,至今仍然具有值得我们不断挖掘的空间。北京师范大学许家星教授的报告聚焦于蒙文通先生的四书学与理学思想,对于蒙文通在经史之外自称“自得之深厥唯理学”的一面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傅正助理研究员对于蒙文通早年经史思想的转变展开了讨论,指出蒙文通早年的古史三系说经历了从“鲁、齐、晋三系说”向“海岱、河洛、江汉三系说”的转变,是其由经学转入史学思想变化的结果。清华大学高海波副教授围绕着冯友兰对于《老子》之“道”的不同诠释进行了阐发,文章指出冯友兰先后有将《老子》之“道”理解为“自然”、“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及“逻辑底观念”的三种不同诠释面向,反映了冯先生哲学观变化对于哲学史书写的影响。暨南大学黄燕强副教授注意到冯友兰先生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于上世纪“原儒”议题的介入,特别强调了冯先生在经子关系论述中所构建的道统观当中的开放性特点。兰州大学田宝祥讲师围绕着《历史·山水·渔樵》一书的理论贡献展开了讨论,认为“历史-山水-渔樵”的哲思模式的提出为当代中国的史学和哲学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宋明理学研究

 

宋明理学研究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镇,在过去百年间尽管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典范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深厚的研究传统,而学者并未止步于此,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范围的不断扩展,这一领域如今仍在推陈出新,涌现出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湖南师范大学郭园兰教授从圣道观、仁道观、天理人道观、体用观前后连贯的四个方面,围绕着二程对于“吾道一以贯之”的诠释,对于二程忠恕观进行了系统的阐发,特别关注到了这一思想体系建构与北宋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联。郑州大学李彬讲师站在朱子学学理的角度上,对于朱陆之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文章指出朱子之辩象山有“近禅”、“义外”、“不识性”多方面的学理考量,乃出于学术之公心而不是意气之争的结果。湖南大学陈岘副教授则关注到了元代易学发展中除朱子易学和道教图书易学以外的思想暗线,认为元代易学家张理上承北宋陈抟、刘牧之余绪,是元代易学发展当中反对朱子图书易学主流的独特低音,不应被现今的哲学研究所忽视。清华大学李震助理教授一反朱子以邵雍《皇极经世》为推步之书的认识,着重从与《资治通鉴》之间的渊源和编年史的体例两个角度,对于《皇极经世》的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四、佛道教思想研究

 

佛道二教作为古代中国的主流信仰体系,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三教间的论争和交融不仅为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和内在的动力,也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研究和中国哲学史书写的重要课题。复旦大学徐波副教授认为面对和消化西方的哲学资源、建立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中国哲学,是近代以来的佛学复兴与儒佛“互构”讨论背后的问题意识,熊十力对于“智”、“慧”的诠释正反映了这一特点。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徐国富讲师对于儒佛二教交涉中中土佛教思想家援《易》释佛以解释“十方世界”的案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这种注经方式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但也常常出现牵强附会的情况。西南石油大学张培高教授从本质、实施条件和地位三个方面讨论了契嵩调和儒释的思想主张,认为契嵩对于韩愈的批评不仅切中要害,并且在宋代的儒学发展当中也产生不小的影响。乐山师范学院王斌副教授聚焦于《录异记》一书,认为杜光庭通过《录异记》中与道教相关的各种故事,将宗教性潜藏于文学性背后,以此完成自身的弘教目的,在道教发展与传播史上也具有典范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孙海科助理研究员以“二重源流、三番变化”作为分析佛教思想演变轨迹的模式,将之运用于华严“六相”义的探讨,展现了“六相”范畴如何从梵文复合词转变为中国佛教哲学代表性概念的流变轨迹。四川大学张勇教授则对西周以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身份地位进行了梳理,凸显了南朝梁陈之际的傅翕(傅大士)作为我国最早的贫民思想家的独特地位。

 

五、道家与玄学研究

 

第五场分会场讨论围绕着道家和魏晋玄学研究展开,这两个领域的研究都在近现代的中国哲学建立过程当中有过辉煌的成就,如何吸收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正是当下中国哲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北京大学孟庆楠副教授反思了汤用彤、牟宗三等前辈学者对阮籍《达庄论》和《大人先生传》的忽视,认为这两篇文本集中表达了阮籍对于“名教”和“自然”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缺乏义理深度的激愤之作。湖南大学陈之斌助理教授认为《庄子》自身的言说方式已经蕴含了“完全不可言说”和“不可充分言说”两种不同意义的“道”,而两种不同的“道”最终也就通向了不同的“道言关系”。华中科技大学白辉洪讲师在反思汤用彤先生以体用论解释王弼《明彖》篇的基础上,认为《明彖》篇首先和主要讨论的是解释学的问题,“执一统众”首先不是理论理性的形上思辨,而更多的是与变化之理相关的实践之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胡海忠编辑将汉魏思想变迁理解为个体对于整体性秩序的变动所做出的自我调适,认为“无限”与“一体”是魏晋思想在根源处为自身确立的一个基本结构,而药酒、形神、礼乐、公私、有无、儒道、自然与名教等思想议题都可以在二者当中得到理解。华南师范大学马兵研究员围绕着《老子河上公章句》提出的“理身理国”之道展开讨论,强调此说之中心在于“治身”而非“身国同构”,并由此对于《河上公章句》的成书时间进行了考察。华南师范大学吴文麒同学则梳理了冯友兰先生对先秦道家中心思想的诠释,并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六、先秦思想研究

 

春秋战国的轴心时期是古代中国各派思想的发端源头,先秦诸子的思想创造为后来两千年的中国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的中国哲学研究当中,先秦思想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焦点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蜜林研究员认为春秋时期对于人性的讨论大多在政治视野下进行,有着明确的政治意图,而非着眼于“性”之本身,这既是孔子之前人性论的主流,也是孔子人性论思想形成的前提与基础。吉林大学云龙副教授聚焦于先秦儒、道哲学“曲成万物而不遗”这一原初物论论域,认为“曲成万物”揭示了万物的成就与实现方式乃是在“天”“人”相通、互为中介的关联中达成的,并将其理解为后来儒、道工夫论与境界论思想的源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匡钊副研究员围绕着精神修炼这一主题对于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五行》等新出土文献,对先秦儒家在精神修炼领域的思想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湖南大学李伟荣教授回顾了美国著名汉学家夏含夷四十年来的易学研究工作,对他的《周易》翻译和研究成果提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域外再诠释的一个典型个案。清华大学周心仪博士则在区分“日用性的器”与“象征性的器”的基础上,对《论语》“君子不器”与“瑚琏之喻”两说进行调和,把瑚琏理解成为孔子对于子贡“不器之器”君子人格的赞许。

 

七、礼学研究

 

礼学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儒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数年以来逐渐得到了中国学术界的重视。对于年轻的中国哲学而言,重新重视礼学研究有助于当代学者把握中国作为礼乐之邦的文明特质,也是探索儒学现代转化的重要尝试。吉林大学华军教授着眼于对存在现实的分析,从“争”与“不争”两个角度出发,对于传统礼射文化在历史中的发展和转变进行了梳理和讨论。西南科技大学刘芳池副教授认为唐玄宗孝道实践中表现出的矛盾性,是西汉以降“三纲说”取代“五伦说”在现实政治中的呈现,表现了学术思想总会伴随现实政治嬗变的特点。暨南大学李元骏讲师分析了东汉易学“以礼解《易》”中的双重诠释面向,指出“以礼解《易》”在视礼为“礼象”的同时,也将易学象数引入到了礼的诠释当中。中国政法大学吕明烜副教授从车舆纪原入手,围绕着《后汉书舆服志》所记载的车舆在文明中的功能意义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以此挖掘儒家事物纪原中蕴含的独特思想价值。

 

八、朱子学研究

 

朱子作为北宋开启的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学说作为元、明、清三代的官方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并广泛传播、辐射到整个东亚地区。因此,对于朱子学的研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华南师范大学刘体胜老师从朱子四书学的视域出发对朱子的“春秋学”思想展开讨论,认为朱子力图调和《论语》和《孟子》中关于《春秋》成书的不同说法,并对“一字褒贬”说提出了明确的否定。清华大学赵金刚副教授对朱子思想中的德、法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德礼刑政在朱子那里都是“天理之节文”,二者间则德礼为本、刑政为末,在强调德礼优先性的同时在在儒学的框架内安顿了刑政、刑罚的问题。首都师范大学陈睿超副教授强调了朱子“太极”之学的展开当中以“所当然”来阐释“理”本体的核心意义,并认为朱子后来以“至极”来理解“太极”、“皇极”之“极”这一文字训释,与其把握“理”本体的“所当然”这一核心内涵存在有内在的联系。东南大学李健芸讲师通过分析比较朱子对“察心”、“识心”、“观心”的批判和对“尽心”的诠释,展现了朱子哲学当中反对通过空洞的内向直观把握心灵自身,要求通过具体而丰富的即物穷理才能实现“心与理一”的思想特点。

 

九、气论研究

 

在近代以来的哲学史研究传统当中,气论研究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张载和王夫之作为中国古代气论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得到了学者们持续的关注,并在不断的诠释和研究当中展现出其思想的丰富和深邃。西北大学魏冬教授梳理了从冯从吾《关学编》到柏景伟对于关学谱系的书写,认为历史上的关学谱系建构其实更加重视孔子而非张载,不能因为强调张载而忽略关学和整个孔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清华大学安鹏博士后从气的“一物两体”的结构、“乾知坤能”的运作机制、“神与化”的体用关系三个方面出发,否定了将气简单视为质料或材质的观点,深入的阐释了张载的气论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周广友副研究员聚焦于王夫之有关“言”和“道”的讨论,在“道因生言”、“默恭思道”等不同层次下对王夫之的“言”、“道”关系理论展开了分析。复旦大学苏杭博士后从王夫之理论中的“志/意”疑难出发,通过援引其“八识”理论,对王夫之的“正心”说提出了新的理解。清华大学魏鹤立博士在承继前人关于王廷相气化宇宙论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重新阐释《道体篇》,对王廷相的“道”论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十、董仲舒与经学研究

 

经学是传统学问的古老根底,它在历史中的不断展开塑造了悠久的中国文明。近十几年来,经学研究的不断升温,正是年轻的中国哲学向古老文明根底的追问。山西大学李攀讲师聚焦于皮锡瑞的《经学通论》,展现了皮锡瑞以《易》“变易”为微言、“不易”为大义,从而构建《易经》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的努力。河北工业大学钱寅讲师的报告展现了清儒对于董仲舒《春秋繁露》的研究从校勘、注释到应用的历史递进过程,认为这条脉络正好印证了梁启超形容清代学术“以复古求解放”的特点。浙江理工大学高一品讲师围绕着《春秋繁露》的“德”之观念,从“天之德”、“圣人与君主之德”、“臣民之德”的不同方面对董仲舒政治哲学中的德行论展开了讨论,并指出了三者之间的有机关联。清华大学于超艺博士后从《春秋》学的视角出发,认为《春秋繁露》中《仁义法》“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之说只是董仲舒述《春秋》之“法”的一种,而不能将之看作董仲舒对仁义全部内涵的规定。

 

十一、明代哲学研究

 

明代哲学研究是中国哲学研究领域充满活力的部分,目前学界除了以传统的理学、心学、气学划分来看待明代哲学之外,三教交融之类的新问题与社会、艺术、文学等新视野都开始被引入到了明代哲学的研究的当中,与会学者们做出了精彩的示范。中国政法大学秦晋楠副教授认为焦竑的“三教合一”其实意谓着三教内容的放弃,每一个人当下自身之主体自然就是道,因此表现出一种反统一性、反本质性的个体主义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马晓英副研究员考察了泰州学派颜钧的“体仁”工夫论思想,认为他的主张是力图在“存理灭欲”的理学正统之外,提供一种新的价值路向和修养途径,但又不免有泰州学派疏陋的弊病。西南科技大学李澜澜副教授详细梳理了明清两朝的文人对明代万历年间“冯小青事”的接受、解读与演绎,从传统文人悲剧的演变入手,展现了明清之际文人所具有的特殊时代精神。西南科技大学石英讲师则对万州博物馆藏“白盐赤甲俱刺天”诗歌立轴展开考证,指出此文物并非从前所认定为破山海明伪作,通过文献对比分析应当是傅山的作品。

 

十二、清代哲学研究

 

清代哲学在过去的中国哲学研究当中受到的关注较少,乾嘉朴学之外的学者尤其鲜为人所熟知。不过目前这一情形正在发生转变,清代的理学成就开始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这是近年来中国哲学研究不断深入和细化的成果。同济大学刘昊助理教授对陆陇其年谱的编纂与生产过程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存世的十余种陆陇其年谱的研究,展现了年谱编纂生成过程与记忆、现实、未来的交织。上海交通大学孟少杰讲师讨论了“朱陆之争”在清代的展开,从经世之学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了戴震、彭绍升和章学诚关于朱陆的不同看法,并对这一论争中所呈现的朱陆思想特点作出了讨论。清华大学何明阳硕士围绕着夏炘《述朱质疑》中学术论难与祖述朱子之间的互动进行了讨论,展现了道咸间的汉宋之争对于朱子学学者思想展开与表达方式的影响。

 

 

 

分会场发言

 

 

 

分会场发言

 

 

 

分会场发言

 

 

 

分会场发言

 

 

 

分会场发言

 

 

 

分会场发言

 

 

 

分会场发言

 

闭幕式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周冰院长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作总结发言。总结发言中,陈来教授围绕着绵阳近代经学大师蒙文通先生的宋明理学研究成果展开了讨论,尤其关注到了蒙文通先生在其生命不同阶段对于宋明理学看法的转变,对前辈大师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掘。陈来教授盛赞其为“二十世纪少有的理学儒者”,并希望后学踵武相接,传承并弘扬优秀的经学文化。至此第六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暨“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与会学者合照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