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二讲:颜炳罡教授主讲《仁义与礼义:孟子与荀子思想比较》讲录概要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3-14 19:12:18
标签:

“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二讲:颜炳罡教授主讲《仁义与礼义:孟子与荀子思想比较》讲录概要

来源:“孟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西历2023年11月2日

 


10月31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老年大学主办,孟子研究院、中共济宁市委老干部局、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济宁老年大学承办的“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二讲在山东老年大学进行录制,特邀山东大学荣休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乡村儒学研究院院长颜炳罡作了《仁义与礼义:孟子与荀子思想比较》主题讲座。

 

一、孔子的“仁礼合一”说

 

“仁”和“礼”这两个观念,我们必须从孔子他老人家说起,无论孟子还是荀子,他们都是孔子的后学,并各自继承了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简单来说,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仁”,荀子是继承了孔子的“礼”,所以在孔子的思想当中,既有“仁”也有“礼”,可以说孔子具有“仁礼合一”的思想。孟子在“仁”的后面加了“义”字,提出了“仁义”观,成就了儒学的仁义之道,而荀子在“礼”的后面加了个“义”字,提出了“礼义”观,成就了儒家思想系统的礼义之统。

 

什么是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由生也。”(《中庸》)仁就是人的本质,一个人失去了仁,就不是人了。“仁”在《说文解字》中有三重含义,“仁,亲也。从人从二。忎,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说文解字》)第一重,“仁,亲也,从人从二。”“仁”是亲的意思。亲有亲近、亲切,亲情等义。“从人”是说这种亲近、亲情是对人而言,无关动物、草木。“从二”是说这种亲情是在人与人关系中产生、形成的共鸣、感通互应。若没有对象的存在或他者的存在,仁也就不存在;第二重,“从千心。”学术界认为:这个写法是由郭店楚简中上身下心仁字简化而来的,仁即人的身心合一,以心主身;第三重,“从尸。”尸即祭祀时代替亡灵受祭的人。以象形字近似人的写法,在表义的功能上就是人。

 

什么是礼?“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说文解字》)礼最早与原始社会宗教仪式有关系。赵简子问礼,“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可以看出,礼是与天地人相关的,贯通着天地人。前孔子时代,礼是一切社会的等差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据史料记载,周公制礼作乐,但《论语》提出了夏礼、殷礼、周礼,今人研究夏礼之前还有虞礼。礼从萌生到成熟有个发展过程,礼等同于文。“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孔子所说的“文”就是周代的礼乐文明。礼是涵盖天、地、人的哲学观念,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社会范畴。

 

春秋以降,传统礼乐遭到严峻的挑战,为应对礼乐文化危机,孔子引仁入礼,赋于礼乐文化的新生命,提出仁礼合一。礼是孔子对传统的继承,仁是孔子的创新;仁是礼的本质,礼是仁的外在表现。离开仁而言礼,礼就没有灵魂;离开了礼而言仁,仁就会蹈空。

 

二、孟子继承了孔子仁学思想,发展、完善为仁义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把仁和人性结合起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并且是先天存在的。“四端”需要我们扩而充之,瞻仰它,培育它,要让它长大。假如你不能扩充,就“不足以事父母”,就是说连侍奉父母都不合格。孟子的“四端”可以简约为“仁义”两端,仁义两端不出一心,一心即本心,本心即性。孟子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孔子的“性相近”,明确地定义为善。孟子的性善既是实然,也是应然,既是事实判断,也是价值判断,由事实判断而展开人禽之辨,由价值判断而通往信仰之域。

 

孟子由性善出发,“亲亲而仁民”外推与“反求诸己”内进之路,双向回环,然而重内轻外,重仁义而轻事功,重内圣而轻外王。孟子由仁义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良好的主张,如仁政、王道、保民而王,民贵君轻,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等等。孟子由仁而仁政,以仁行政即仁政。“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仁政的重要内容是关心民众、同情民众,“民事不可缓也”,“制民之产”,来满足百姓生活的其本需求。孟子的王道理念是与霸道相对的,以德服人即王道,以力服人即霸道。

 

基于仁义之说而道性善,孟子的心性之学为宋明理学所继承、发挥,也为宋明理学天道性命相贯通提供了哲学根据,其性善说成为中国人对人性评判的主流认知,其民本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上推向新的高度。在教育史,其重视启发教育,长养教育,功不可没。然而,孟子思想有三个问题:其一,将孔子的仁礼合一转化仁义内在,甚至仁义礼智全部内在,消解仁内义外尤其是礼的外在规范性一面。其二,消解了礼的独立性、外在性、规约性与限制性。

 

三、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礼义之统

 

荀子在孔子仁礼合一处特别重视孔子的礼,突出礼义之统。礼义比仁义更古老、更悠远、更根源,它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所以说它是文统,文也就是礼。礼有三个根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天地”“先祖”“君师”对于礼来说最重要。因为天地是一切的总源头,祖宗是家庭的总源头,君师是治理的总源头。“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荀子·王制》)天地是一切万物生长生发的开始,礼义是治理的开始或者治理的根本,并且是由君子制作的。

 

礼义是人存在的根据与本质,荀子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荀子·修身》)人没有礼就无法生存。一切事情没有礼仪规范,就办不成事。国家没有礼仪规范、典章制度,国家就无法安宁。所以礼仪对人来讲非常重要。在荀子看来,礼是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二足无毛也,以其有辨也。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荀子•非相》)人与禽兽的区别是有辨,辨其实是指礼义,所以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荀子在说到义的时候,前面可以加个礼,那么礼义是人存在的前提,人若失去了礼义,就与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了。

 

礼义存在是有合理性的,荀子认为性恶源于人的情欲。情欲本身不恶,然而情欲不加限制就会出现恶。如果说孟子是沿着孔子的本质主义的路线往下延展,那么荀子的沿着孔子的外王路线往下延展,继承了他的礼义之统,所以两者是统一的。那么,性善与性恶就不是截然对立的。礼义具有化性起伪的功能,转化人的性恶。荀子礼义之统与孟子仁义之道的差异,具体表现在隆礼不轻法,尊王不贱霸,重义不轻利三个方面。

 

四、结语

 

孟子是理想主义者,他是由理想而寻求通往现实之路。荀子是现实主义者,且有从政的实践经验,他是由现实而寻求通往理想之路。孟子是本质主义者,他主张“先立乎其大”,最根本、最重要、最大者是心,是人心,是人之本心,以仁义为本;荀子是经验主义者,重视礼义建设。仁义是内在,礼义是外在。孟子重尽心尽性以知天,荀子化性起伪以成天。当然,荀子继承孔子的礼义之统,并非他不讲“仁义”。比如“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荀子·劝学》)荀子并非是逢孟必反,而是对孟子有批判,有继承,有发展。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