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海教授访谈录之一:不要让功利欲望迷失了人生方向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11-27 16:16:49
标签:

王宏海教授访谈录之一:不要让功利欲望迷失了人生方向

来源:“海南落笔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十月廿一日己丑

          耶稣2024年11月21日

 

2024年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宏海教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01班的李晋、张国诚、郭津言等同学多次谈读书问题。应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晋同学之邀请,特将对王宏海教授的访谈实录与各位同学分享如下:

 

本次访谈,王宏海教授主要谈了他对于阅读经典的一些认识和感受,并向大家警示:“不要让功利欲望迷失了人生方向”。

 

 

 

王教授说,落笔书院在三亚学院落地已经15年了,用孔子的话说到了“志于学”的年龄,至此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15年的阅读经验和意义了。首先说这15年,我一直秉承《礼记》语“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原则。《论语》之《宪问》篇有一则故事,“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意思是说,鲁国阙里的一个孩子,可能在家族中地位比较高,或者有一定的权势吧,来见孔子。关于“将命”的解释各有不同,朱熹有解,钱穆先生也有解说,基本可以确定一个事实,就是那个童子见过孔子。基于这个事实,有人问孔子:“您看,这个孩子求上进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王教授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老师的事情。一个人是否愿意做什么,是由他的自由意志决定的,或者在这个意义上说,由他的命决定的。老师和家长在此点儿上是不同的,责任不同,家长教育孩子读书或者强迫孩子读书,既出钱又出力,可能孩子还不愿意,彼此认知不同。孩子,尤其是大学生,一旦进了学校,学不学,学什么,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从老师的视角看,看学生是真学还是假学,一目了然。真学的学生,老师认真教;假学的学生,老师真心对待,善意提醒,但绝不会强迫人家学。15年来,有的学生来观摩,来一两次就走了,甚至还有比较聪明的学生,来拿一个选题,自己去做了,需要的时候,叫我帮帮忙,我也认真对待,在老师看来,一个上进的学生总比一个不学无术、投机专营者强了很多。来来回回,在落笔书院自觉学习的不少,走向社会,道德学问,甚至生意做得不错的不少,看到他们的人生平坦大道,我就很欣慰,或许可以说这就是教与学潜移默化的使然吧。

 

 

 

再想想“读书有用吗”。在传统社会中,用孔子的话说到了15岁“志于学”,是不用争论的命题,一般认为是“学而优则仕”,或者说“达者兼善天下”,亦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应然大义。大概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读书有用吗”“或者读什么书有用”成为了问题。直至今天“读什么书有用”仍然是一个问题,李晋同学说,当他邀请同学来落笔书院读经典、读《史记》时,人家就问李晋读书有用吗?听了李晋的转述,我很吃惊或者说是震惊。我认为这个震惊不是出于代沟的原因。今天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文化自信”,还要做到“两个结合”,我们的学生还有“阅读经典没用”的想法,我能不震惊吗?作为当代的文科大学生,如果对于国家所提倡的都不明白,这就有些不像话了。

 

再有到底什么是“有用”呢?或许说,能挣到钱的事情就是有用。如果是这样的话,高中一毕业,直接打工,或多或少都能挣到钱,而学什么文学呀、哲学呀、历史呀,甚至经济呀,包括你们学的思政教育呀,也不能现在就能挣到钱呀,是不是说,这样的学习无用呢?

 

 

 

先秦有一位大哲学家庄子,在他和惠子对话中,揭示了一些道理。庄子的《人间世》是这样叙述的,“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有无相生。而非片面地追求眼前的利益,如果忽视无形之功和有形之实的辩证关系,孜孜以求,欲壑难填。

 

因此,父母交给我们健康的身体,人文学科滋润我们的德性涵养,社会自然学科教会我们职业技能。而眼前的实践学分啊,社团活动啊,固然需要参与和了解,但是不建议把这些作为大学生活全部,也不要被眼前实在的利益迷失了自己的眼睛,希望同学们分清自我的德性涵养工夫与追求人际关系实功实力的边界,不要让功利欲望迷失了人生方向。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