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开幕式成功举办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5-07-15 18:15:43
标签:

2025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开幕式成功举办

来源:“一多不分”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六月廿一日乙酉

          耶稣2025年7月15日

 

2025年7月14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开幕式在江苏省丹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欣路,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马箭飞,丹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飞,世界著名比较哲学家、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安乐哲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田辰山,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张朝意,国际儒联会员联络委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海明,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副教授梅森,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田凯文等专家学者和本届师资班学员现场出席。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高金萍主持。

 

 

 

刘欣路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局势变乱交织的今天,文明对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为了促进文明交流,北外在今年举行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北外也参与了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的相关学术活动,他回顾了北外与国际儒联在《论语》多语种翻译、《国际儒学》英文版刊发、共建世界汉学家研修基地等领域的合作成果,并强调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刘欣路指出安乐哲的学术精神与师资班的宗旨高度契合,通过中西哲学交流互鉴,将中华文化传扬全世界。他肯定了师资班过去十四年间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跨文化讲习、研讨实践的方式,开拓了一条以“阐释为主,翻译为辅,阐释、翻译结合”为宗旨的路径,为原汁原味地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马箭飞在致辞中代表国际儒学联合会对师资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全体学员及承办方致以诚挚感谢。他高度评价师资班创立十五年来的成就:作为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家文化创新的国际品牌,已为全球26国培养近千名文化使者,生动印证了文明互鉴的蓬勃需求。他特别致敬创始人安乐哲教授的学术坚守,其“一多不分”哲学范式推动中国哲学融入世界语境,架起了中西思想沟通的桥梁。马箭飞表示,国际儒联作为国际性学术联合组织,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传承弘扬,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也将一如既往支持师资班的举办,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高飞在致辞中表示,丹阳作为齐梁帝王故里、季子守信之地,文化基因深植于儒学沃土。她指出,近年来,丹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通过活化南朝石刻、季子庙等文化遗产,创新传承丹剧艺术,连续数年承办师资班等实践,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此次师资班再次落户丹阳,既是对丹阳市文化传承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季子故里”文化底蕴的高度认可。高飞强调,丹阳将牢记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使命,着力推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热”起来,深化国际儒学对话平台建设,践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

 

 

 

安乐哲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与中国文化结缘的历程,他表示自己18岁在香港求学,遇到的人和事使其体悟到文明对话的价值,点燃了他研究中国文化的毕生热忱。安乐哲最开始用英语讲授中国文化的愿景是让学生掌握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华文明的能力,这也是他对于师资班学员的期望。在世界局势多变的当下,儒家文化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以应对各种冲突与挑战,他希望引领来自26国的学员“从中国内部视角理解中国文化”,在师资班中构建“和而不同”的学术家庭,真正推动中华文化从“传播”走向“共鸣”。

 

 

 

开幕式上,丹阳市中华传统文化学会献上了大合唱《厚德载物》、旗袍秀《国色天香》、古琴演奏及《孝经》诵读等精彩文化表演,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师资班由北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世界汉学家研修基地、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江苏省丹阳市中华传统文化学会承办。师资班课程由安乐哲教授领衔的国际化教师团队主讲,采取中英文授课,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讲授。本届师资班吸引了来自巴基斯坦、泰国、加拿大、西班牙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8名学员参加。

 

 

 

开幕式后,师资班正式开课,学员将在为期13天的研修中深入探讨儒学与现代性、传统与创新的深层对话,为推动中西文明互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