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缺少仪式感变假期?学者呼吁重视家庭团圆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6-09-15 18:37:50
标签:

中秋节缺少仪式感变假期?学者呼吁重视家庭团圆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八月十五日丁酉

          耶稣2016年9月15日

 

 


  


资料图:中秋佳节成都学童着汉服推广传统文化。安源 摄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上官云)中秋节来临,不少人早早就开始讨论该如何过节。中秋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很早便已形成,并有拜月等丰富有趣的习俗。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相当比例的受访者对这些传统民俗并不了解。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则感叹道,现在中秋的老习俗知道的人不多了,就剩下一个“吃月饼”还容易被记住,“商场哪儿哪儿都打折,倒是更有点儿像购物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传统民俗节日大概有80余个。除“春节”、“元宵”、“中秋”等节日,“寒食”、“寒衣”、“上巳”等传统节日及其民俗文化并不为人们所熟知。

 

  

  


资料图:福州重现中秋祭月祈福活动。刘可耕 摄


同时,稍显遗憾的是,目前传统节日似乎越来越突出“吃”。在中秋节来临前的三天时间内,记者随机采访36位路人,其中有30位表示并不知道中秋有什么特别节俗,“就是吃吃月饼吧,或者跟家里人、朋友聚聚餐”。


北京市民何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平时工作太忙,正好利用中秋三天小长假休息休息,“给孩子、老人买点月饼应应景,至于其他的节俗,不是很了解,也不太顾得上了”。


“传统美食,只是节日的一种物质承载形式,并不是过节的全部。”据《人民政协报》报道,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表示,从古至今,中秋节、清明节等,除记录时节功能外,还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价值、情感内涵和需求。


 


资料图:福建汉服少女拜月祈福。刘可耕 摄


冯骥才同时慨叹,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蜕变为“吃喝玩乐”的假日,很少有人在节日气氛上、文化品位上、精神享受上做文章,更很少有人在传承和发展、发扬和丰富上下功夫。


如冯骥才所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在现代社会,中秋节中传统文化的内涵似乎正在逐渐淡化。在城市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结构和过节方式被打破。对此,不时有专家呼吁,应赋予传统节日现代内涵,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让传统节日的过法与时俱进。


知名学者于丹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分析,今天的中秋节,比过去多了更多“物质”因素:有各式各样的月饼,有中秋宴会的一条龙服务,“可我们少了仪式感,越来越把中秋过成了假期而不是节庆。但是,中秋毕竟是月亮节而非月饼节。”

 

 


资料图:中国传统农历中秋佳节,福州三坊七巷举行中秋“捡月华”、制作“鲤鱼饼”、拜月仪式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吸引众多民众前来体验中秋老民俗,欢度中秋“团圆节”。刘可耕 摄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 于丹呼吁要重视中秋节,“它与春节都是以‘团圆’作为核心诉求的节日,是最应该与家人团聚的”。

 

目前,不少弘扬中秋民俗的活动都在纷纷举办,但民俗学者萧放建议,要恢复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着眼点可放在中秋节传统内蕴中包含的家庭团圆等人伦亲情上,通过对赏月、玩月等亲近自然节俗的强调,让中秋节成为我们民族的情感满足日与精神浪漫日,“这样可以保证国民充分享受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生活温情,感受到节日生活的美好”。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