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侯】贾谊民本思想浅析

栏目:思想探索
发布时间:2016-09-21 16:10:59
标签:

贾谊民本思想浅析

作者:朱绍侯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5期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八月二十日乙巳

          耶稣2016年9月20日

 

 

 

摘要:贾谊的民本思想,主张为政必须以民为本,以民为命,以民为功,以民为力。在此思想基础上,他认为建立刑罚的目的是“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故他反对民有疑罪立即判刑、诛杀,主张“疑罪从去”,这在法制史上是进步思想。贾谊民本思想,比南朝萧梁学者刘勰从宽刑罚、省徭役、轻赋敛、不夺农时等方面关心民生、民瘼的民本思想更全面深入。贾谊认为“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民者万世之本也”,所以施政必须把民放在首位,这样才能民富国强,长治久安。


关键词:贾谊;民本思想;疑罪从去;刘勰

 

中图分类号:K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669(2016)05-0005-03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学者最为忠实的政治思想之一。《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尚书》的作者在上古时期就知道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民众生活稳定,国家才能安宁。《左传•僖公十九年》载:“民,神之主也。”在春秋以前各国统治者都信神,崇拜神,而《左传》的作者却把民放在神之上,认为民是神的主宰,神也要听民的意见。《榖梁传•桓公十四年》言:“民者,君之本也。”《榖梁传》的作者认为民是国君的根本,失去民,国君也就不存在了。孟子把民本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放在了国君、社稷之上[1]2774。孟子这句话惹恼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把孟子赶出孔庙。其实朱元璋是忘本,他就是靠民众的力量才打垮元政权而建立起明王朝的。

 

一、贾谊民本思想的四重要素

 

贾谊是汉代的洛阳才子,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思想敏锐,文采出众。他写的《过秦论》用生动流畅的文笔总结了秦代兴亡的原因,《治安策》以独到的政治嗅觉,指出了诸侯王势力的发展对中央政府的威胁,而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的策略[2]605,具体办法就是“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齐)悼惠王、(赵)幽王、(楚)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这样诸侯国的“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2]605。贾谊的考虑是很周到的,让始封诸侯王国的土地和人民,依次分封给他们的子孙为侯国,这样诸王的土地和人民没有外流,没被剥夺,他们的子孙又各得所欲,如果诸王的封国土广民众,而子孙又少,就空置几个侯国,等其子孙生后再继承。如此天子一寸土地,一个民众都没有收归中央,就把诸侯王势力削弱了,也就再无力与中央对抗了,这比汉景帝时晁错“削藩”的建议稳健多了。

 

贾谊对民本思想也是从多方面考虑的。他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3]338这说明国家的安危取决于民。对外,如民不全力对敌,国必危,如民全力对敌,国必安。对内,民陷于饥困,国必危,民生富足,国必安。对于国君,如重民爱民,必然得到民的支持,则威武自存,如失去民的支持,则侮慢必至。官吏如不以民为重,贪腐害民,必然由贵转贱,如权为民所用,则会光照千古,遗惠后人。

 

贾谊还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为盲明,吏以民为贤不肖,此之谓民无不为命也。”[3]338所谓命,就是生命、命运。从政治角度讲,没有不以民为生命和命运的。国家以民为命,可以决定国家的存与亡。国君是否以民为命,可以决定他是明君还是昏君。官吏是否以民为命,可以说明他是贤明之官还是昏庸之官。以民为命,是对民本思想进一步深化的要求,是决定国家、君主、官吏生命和命运的大事、要事,不可等闲视之。

 

贾谊还提到:“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功也。故国以为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国以民为兴坏,君以民为强弱,吏以民为能不能,此之谓民无不为功也。”[3]338功,是指功绩、功效。国家是否以民为功,就可以决定国的兴盛和败坏。国君是否以民为功,就可以决定国君权力的强和弱。官吏是否以民为功,就可以决定官吏的有能和无能。这就叫民无不为功也。

 

贾谊还谈到:“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力也。故国以为力,君以为力,吏以为力。故夫战之胜也,民欲胜也;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民欲存也。故率民而守,而民不欲存,则莫能以存矣;故率民而攻,民不欲得,则莫能以得矣;故率民而战,民不欲胜,则莫能以胜矣。故其民之为其上也,接敌而喜,进而不可止,敌人必骇,战由此胜也。夫民之于其上也,接而惧,必走去,战由此败也。故夫灾与福也,非粹在天也,又在士民也。呜呼,戒之!戒之!夫士民之志,不可不要也。呜呼,戒之!戒之!”[3]338~339以上的文词,通俗简明,不必赘解。


以上贾谊所讲的民本、民命、民功、民力,其实都是对民本思想条分缕析地深入发挥。国家、君主、官吏如果能够齐心协力做到这四项,遇事都能把民放在第一位,就会得到人民全心全意的支持而无往不利。否则,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使国家、社会陷于困境,这是应该警戒的。

 

二、贾谊民本思想的法治要因

 

贾谊还有个超前思想,与民本思想有关,在此也想略作介绍。贾谊说:“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是以一罪疑,则遂弗诛也,故不肖得改也;故一功疑,则必弗倍(背)也,故愚民可劝也。是以上有仁誉,而下有治名。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戒之哉!戒之哉!”[3]339贾谊这段话的本意,是说古代建立刑法的目的,是禁止不肖者(品行不好的人)的劣行,以唤起怠惰闲散之民的进取精神,所以对有疑罪的人就不能诛杀,使不肖者有改过的机会,对于有疑功的人,不能不赏,赏是有鼓励作用的,这样在上者有仁政之誉,下级官吏有善治之名。所以“疑罪从去(弃)”是仁政,“疑功从予(给)”是信誉。这些都是执法者应该重视的政策。

 

贾谊在文中所说的“疑罪从去”。按“去”,古可训为“弃”,即可解释为“疑罪从无”。这在法律史上是进步思想,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些国家没执行这一政策。贾谊在西汉时就有这一法治观念,是难能可贵的。这一论点对东汉学者鲁恭产生了影响,鲁恭主张“虽有疑罪,不复谳正”[4]320,意思是说,对于疑罪的人不再审议,这与“疑罪从无”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疑罪从去”和“疑罪不复谳正”的法治观点,既能避免冤假错案,又能保护疑罪者的生命。但“疑罪从去”,并不是放人了事,还可以继续侦破疑案,如果疑罪证实有据,仍可逮捕法办。

 

在贾谊提出“疑罪从去“的观点后,汉文帝虽未全部接受,但对重罪伤人表示怜悯。他下诏说:“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5]1541于是文帝决定除肉刑,以后又决定废除连坐法。故史称文帝时,“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停止)之风”[5]1540。但在中国古代是以“人治”为主,刑罚轻重因人而异,如果是明君贤臣秉政,就会秉公执法,“法正则民悫(诚服),罪当则民从”[6]289。如果遇到昏君奸臣掌权,就会出现“罪同而论异,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5]1545。如此,则必引起怨声载道,社会不安。只有在政治清明,依法治国的时代,真正以民本为主旨的政府出现,才能使法律惠民而惩恶。

 

南朝萧梁时期学者刘勰也很重视民本思想,他在《新论•爱民篇》中说:“是故善为理者,必以仁爱为本,不以苛酷为先,宽宥刑罚,以全人命,省彻徭役,以休民力,轻约赋敛,不匮人财,不夺农时,以足民用,则家给国富,而太平可致也。”刘勰主要是从宽刑罚,省徭役,轻赋敛,不夺农时等方面,关注民生、民瘼,认为这样就可以家给国富,太平可致。刘勰所讲的这几方面当然很重要,但他比贾谊所讲的从民本、民命、民功、民力及“疑罪从无”等为政的要素,略逊一筹。为什么为政必须把民本、民命、民功、民力……等放在首位?因为“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3]348。这就是说国君可以改换政策,不能改换国家,可以改换官吏,不能改换人民。故曰:“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3]341所以国家、君主、官吏必须以民为本,施政必须把民放在首位,这样才能民富国强,长治久安,而致太平。


【参考书目】

 

[1]〔清〕阮元校刻.孟子•尽心下[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

[2]〔汉〕班固.汉书(缩印百衲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3]〔汉〕贾谊撰,阎振益等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卷二五 鲁恭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汉〕班固撰,〔清〕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刑法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卷十孝文本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