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晚8点,由衡阳县社科联主办,王船山故里研学基地承办的社科普及进网络之“学在船山”全国线上读书会举办。王船山故里研学基地首席专家、船山学社常务理事胡国繁在腾讯会议室主讲《船山的性气与生气——让性气呵护慧命成长》,来自全国的社会各界爱好船山学的四十几位网友代表共享船山文化大餐。
长春市孔子研究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活动,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促进长春市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16场活动,11月4日进行“云宣讲”。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作题为《家风正国运兴》的演讲。
2022年10月29日,由云南省国学研究会主办、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承办的“重温中国文化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云南省国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在昆明市经开区喜来登酒店召开。100余名来自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文史教师、学生及国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日前,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专项“中国书院学术研讨周”圆满落幕。
10月29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孔子研究院、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儒家治道与人类文明国际论坛(第二场)秩序与等级——《正序论》新书研讨”线上成功举办。
10月31日上午,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阳明文化委员会、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纪念王阳明先生诞辰550周年活动暨王阳明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南宁市青秀山举行。
2022年10月29日,“第二届全国儒学史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2022学术年会”在衡水市故城县董学村召开。
为纪念我国著名思想家、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国家图书馆30日举办国图公开课“此心光明——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阅读推广特别活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林雅华、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研究员谢茂松担任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祝东力,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周瑾,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李修建,《艺术学研究》主编孙晓霞,研究生院副研究员申坤参与对话。
2022年10月29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儒家治道与人类文明国际论坛(第二场)秩序与等级——《正序论》新书研讨”,在线上成功举办。
2022年10月23日下午三点三十分,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辅仁国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讲座——“君子之争——由乡射礼说起”讲座顺利举办。作为辅仁中国哲学系列讲座的第十八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华军担任主讲人,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许家星教授担任主持人,田智忠教授担任评议人。
10月25日,由山东友谊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孔繁轲力作《何以孔子》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山东出版传媒大厦成功举行。会上,来自省内外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围绕《何以孔子》创作出版,展开热烈讨论,就贯彻“两个结合”、落实文化“两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研究传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发表真知灼见。
记者23日从浙江省绍兴市鉴湖研究会获悉,《浙江尧舜遗迹图》(审图号浙S〔2022〕41号)日前发布,这是以省份为单位的尧舜文化遗迹地图,意味着浙江在尧、舜、禹文化研究领域迈上新台阶。
北方昆曲剧院大型原创昆剧《国风》历经舞台淬炼和几度打磨后,于10月14日晚在天桥剧场再次登台。该剧由剧作家罗怀臻为北方昆曲剧院量身打造,著名导演曹其敬担纲总导演,连同导演徐春兰共同执导。剧中扮演许穆夫人的是梅花奖获得者魏春荣,并有梅花奖获得者王振义、国家一级演员袁国良联袂出演,栩栩如生地诠释出人物的风骨和气质,以···
在孔子诞辰2573年之际,世界最小印刷版本的《论语》,以钞版纪念券的形式由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整部《论语》印刷在半张人民币大小的纸钞上,是对传播《论语》的一次新尝试。
数据显示,我国现存5000万册/件古籍,其中亟待修复的大约1000万册/件;而就古籍数字化的情况,我国现存古籍约20万种,其中有数字化扫描影像的大概8万种,实现文本数字化的只有3-4万种,由此可见,大量的古籍亟待修复和数字化。
2022年10月16日下午,《怎解乡愁》新书首发及分享会在重庆北碚谷家文创共享空间顺利举办。活动聚焦乐和乡村治理,有新书内容分享,有场内场外互动交流,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治理分享会。
台湾嘉宾、朱子学研究专家学者及朱子后裔咸集尤溪、相聚一堂参加了祭祀活动慎终追远,共同礼敬先贤圣哲
大河奔流,儒风浩荡。正值孔子诞辰2573年之际,面对席卷而来的“新媒体时代”,儒家文化如何彰显时代价值、又如何在时代中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