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毅】德毅石庵书院访学记

非常有幸,通过武夷博约书院的缘分,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建阳的石庵书院。这是个很特别的地方。我刚到的时候,有意识地去看看书院里面同学的气象,发现很不错,眼里有光,能看出来是真的在学。于是就问了问带班的沈方方老师,沈老师说,同学们都是很有目标的人,有方向,我听了后很赞叹。

【许石林】这篇文字看的人一定少,就不劳神做标题了

魏明伦其人天赋极高,其人性情也朴素正直。惜其不通经史,养成欠缺,终非士人心肠,故放任才情、恣纵天赋。所作剧风靡一时,为戏曲界浅薄功利者竞相效仿。

李竞恒 著《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出版暨序言

围绕华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学的源头,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全书分为“政论”“经济”“文化”三大部分,从孔孟原典出发,融合多学科知识,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全面剖析了原始儒学在政权组织形式、刑罚、税收、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福利等多维度的制度构建。

柯马丁 麦笛 编著《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编纂及其思想研究》出版

此书是在2013年普林斯顿会议和2014年牛津大学会议基础上产生的十四篇论文合集。此书主张,《尚书》是中国政治哲学的源泉。此论文集每一篇论文都以文献学分析和历史分析为基础,运用多种学科方法,探讨了《尚书》具体章节的语言结构,并在西周建立后的中国千年历史背景下审视《尚书》中具体的政治思想,而且强调比较哲学视角。此前,西···

【张传海】“家人嗃嗃,悔厉,吉”

不知不觉已人到中年。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已然是困顿经年。我总是在严厉与慈爱之间徘徊,不知该如何把握好分寸。

【赵培】关于西方《尚书》学研究新动向的思考 ——由《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

2017年5月《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编纂及其思想研究》(Origins of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Studi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Thought of the Shangshu (Classic of Documents))一书由博睿(BRILL)出版社推出。该论文集由柯马丁(Martin Kern)和麦笛(Dirk Meyer)主编,是西方汉学界《尚书》研究的最新成果。

王杰著《家风十五讲》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风传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风箴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继续上好家风建设这堂“必修课”。

“经典与时代”青年工作坊 ——游心物境:邵雍哲学及其中西律动

2024年6月22日,“经典与时代”青年工作坊以“游心物境:邵雍哲学及其中西律动”为主题,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机构的二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刘彬】从出土文献看孔子的学《易》阶段

关于孔子与《周易》的关系,传世文献记载只有三条。《论语·述尔》:“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此关键词“易”,《鲁论》作“亦”。若如此,孔子与《周易》就没有关系。

【刘光胜】新见文献视野下的“文王演《周易》”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周文王是易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中坚人物。“文王演《周易》”是否确有其事,以及推演易学的具体内容,向来是学界辩难的焦点所在。

朱溢 著《事邦国之神祇:唐至北宋吉礼变迁研究》出版

朱溢《事邦国之神祇——唐至北宋吉礼变迁研究》由其博士论文《唐宋吉礼变迁研究》修订而成。书稿从吉礼制度的内在结构出发,分四个部分来探讨唐宋吉礼之变迁。第一部分讨论唐至北宋时期的大祀、中祀和小祀制度;第二部分探讨郊祀礼仪;第三部分聚焦太庙祭祀;第四部分的重点是释奠礼仪。

【许石林】天大的错误 ——为管仲造像使其左衽

今人为古圣先贤造像,错谬未能尽免。

【慕朵生】把孔子重新迎回孔庙和中国

某青壮年时既好为议论,又颇作倡议,盖古道热肠、侠肝义胆,以为非激扬文字、耸动天下不足以济世也,遂有国人慎过耶诞节、孔诞日为教师节、电影孔子涉嫌侮圣、保护孔庙、反对平坟、八八日为父亲节等系列建言——效果不著而矣!

经学会议纪要(一):第二届《春秋》学学术会议开幕式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认为人文学院的发展虽然经历过一定的反复和坎坷,但是教授们做传统文化研究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在当今社会十分难得,吕校长向他们表示敬意。对于未来,吕校长表示将会更加坚定地支持传统文化的研究。

【许超杰】义疏与正义:唐初义疏学视域下的杨士勛《谷梁疏》研究

《春秋谷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甯集解,唐杨士勛疏,宋邢昺等奉诏订正,令太学传授。《谷梁》主于说经,多得精义。魏晋以来,尹更始、唐固等说者共若干家,甯据经诘传,较之何休之注《公羊》,不啻数倍过之。士勛此书颇能疏通范氏之旨。

【陈霞】汉代尊孔崇儒下的儒学与社会

随着孔子、儒学在汉代地位的提升,以及汉统治者尊孔崇儒的重视,汉代社会尊孔之风也逐渐兴盛。从曲阜汉代碑刻来看,在鲁地,无论是以鲁相为代表的官僚阶层,还是以孔子后裔为代表的孔氏家族,甚至是鲁地的平民百姓,都自觉地给予孔子应有的尊重,并自觉继承孔子学术,发扬儒学,对孔子思想、儒家观念在社会中的传播与推广做出了重要贡···

二〇二四(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于六月二十一日在天水举行

“羲皇故里”天水,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6月21日(夏至日),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在天水市举行。天水伏羲广场将奏响黄钟大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目光将聚焦天水,共同祭祀中华人···

【董文】鹤鸣九皋、有鸣仓庚、鸢飞戾天……看《诗经》里的飞鸟翔集

《诗经》中有很多关于鸟的描述,提及的鸟名达三十多种。古人对鸟类观察细致,了解各种鸟的生活习性,并联想到人类世界的各种现象,有感而发,写下了多首与鸟相关的诗篇。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