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志奇】绵竹南轩故里史迹新考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1 23:42:08
标签:


绵竹南轩故里史迹新考

作者:宁志奇

来源:《斯文:张栻、儒学与家国建构》,周景耀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5月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十八日己亥

           耶稣2017年7月11日

 

绵竹山水秀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特别是宋代”张浚、张栻的业绩彪炳于世,为绵竹增添了光彩。绵竹也以南轩故里为荣。早在明末清初,绵竹就在县衙挂出了忠臣孝子纲常地,大将真儒父母邦的楹联.其中真儒即南轩张栻.张栻号南轩,谥号宣,又称张宣公。他是南宋抗金名将张浚长子,曾创建湖南长沙城南书院,主持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在其苦心经营下闻名遐迩,人才辈出。确立了宋代理学中的湖湘学派的重要地位,堪称南宋理学宗师。早在南宋景定二年(1261),宋理宗诏封张栻为华阳伯,从祀孔子庙庭。学者余秋雨称张栻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九个世纪以来,”南轩故里”四个字为文化名城绵竹增添了无比的光彩和荣耀,这不仅是绵竹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也是德阳市的文化的瑰宝,在南宋重臣张浚、理学宗师张栻的故里绵竹,原有张栻父子及其家族的遗迹多处,因历代战乱和人世沧桑,有些今已面目全非,有些至今尚存。

 

笔者曾利用全县文物普查机会,到有关乡村访遗踪,搜残碣,征信师友,往复辩难。二十年来略有所获。介绍如次:

 

(一)遗址及纪念建筑物(共十处)

 

1.张栻故居所在地

 

据元代张养浩《紫岩书院记》载;南轩先生故居在紫云岩。这座略成“旷形的山脉又称紫岩山,张栻之父张浚因此以紫岩为号,本有怀念故乡山水之情。在九龙乡无为山上原有读书台遗址,据县志载为张栻幼年读书处。1986年该村社员来县报告在该处发现石俑一个,石马一个,石牛一个。

 

2.园通堂

 

为张栻祖母秦国夫人计氏养静之所,其地也在九龙无为山走马坪处,遗址今已不存。

 

3.进德堂

 

位于城南郊(今南轩中学校处),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为纪念张浚而建,在建进德堂之后不久,又在其侧近建造敬天室一所以奉张栻。到清代改建为南轩祠。末时邑教谕杨师鲁有记载于县志,现进德堂已不存。

 

4.三贤堂

 

地址在今小西街公安局,于宋淳祐时建。祀杨元素、宇文中允、张浚。为邑令鲜于大年所建。今已不存。

 

5.紫岩书院

 

原在县北二十里紫云岩(九龙无为山),因山上原有读书台遗址,因而建造书院,始建于元延佑(1314-1320),占地面积二十亩,房屋200多间,制度精祥,规模宏敞,皆蜀所未有,台臣图之以闻,诏赐额曰:“紫岩书院”。明永乐年间迁至城东月波井附近,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复建于县署侧,乾隆二年改名景宣书院,乾隆十年改建于西街灵宝观,更名晋熙书院。清嘉庆十年仍在月波井增修,复称紫岩书院。建国后,改为绵竹中学。现校内尚存古迹:月波井、止止亭、回澜塔、湖桥。

 

6.南轩祠

 

据考全国共有五处南轩祠,即绵竹南轩祠、长沙南轩祠、宁乡南轩祠、建康南轩祠、连州南轩祠。而以绵竹南轩祠因为南轩故里,显得特别重要。绵竹原有三处南轩祠,分别介绍:

 

①城南南轩祠,又称张宣公祠。清咸丰三年知县吕华宾捐资,在进德堂和敬大室遗址处新建,占地面积1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假山曲池,环境幽美,即今南轩中学校址。原在往清道、什邡的路上各有一道红石牌坊,上书“宣公故里”,牌坊孔道柱石上书“青松西蜀前朝祠;丹桂南轩故里坊”,清邑令陈钟祥撰。路旁有乾隆二年,知县洪德书撰“宋大儒张宣公南轩夫子故里碑”,意使行者敛容,游者起敬。入祠门,中央高屏直立,左右两翼,拱门对峙,有佚名楹联:“县官是荆廾敝守;阐道为广汉儒宗。”屏后两行杉松,笼盖通径,犹如卫士,侍立迎宾。一列厢房门上,清代知县伍生辉题匾曰“讲书堂”,堂内还有戊戌变法六君子乡贤杨锐写的“大本卓然”一匾,南轩裔孙犹龙张骏抚殿本碑刻“宋右文殿修撰张宣公之像“,邑名士肖子绅撰木刻对联:“继往开来,不愧考亭称畏友;穷经致用,深惭司铎到名邦。”“讲书堂”又名敬夫堂“,敬夫,乃张栻之别号,因他在此居住过。邑人曾榕诗云:“宋代大儒,家我绵竹,有宅一区……”即此地也。现宣公楼主体建筑尚存。

 

②土门乡(黄泥坝谢家庵)南轩祠。在三箭水以南卧云庵以北,清乾隆邑令安洪德建南轩书院附南轩祠,有祀田28亩。今已不存。

 

③汉旺柏林坝南轩祠。清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李莲生在柏林右侧建宣公祠,并有祀田64亩。今已不存。

 

7.南轩洗墨池

 

在城南郊。清道光24年(1844)建祀公楼,歇山式重檐三开间,殿内塑南轩先生像,并在楼土存放《南轩文集》即洗墨池本。今遗址尚存。

 

8.怀古楼(在今城南庆云中街)

 

明隆庆初建,祀诸葛瞻父子、紫岩、南轩先生。今已不存。

 

9.桂香亭(在今人民公园)

 

据《绵竹县志》载为张栻所建,亭侧有张栻手植桂树六株,俱高数丈。在《南轩文集》中尚有南轩木樨诗一首。据学者考证,为南轩随父奔祖母计氏丧回绵竹时,在祥符寺侧建亭植桂树以作纪念。原亭久圯,1991年5月城建部门在公园内原亭址附近重修桂香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半黎题写匾名:桂香亭。

 

10.读书台

 

在九龙无为寺。宋张敬夫读书处。

 

(二)墓葬

 

张栻和其父张浚故后均葬湖南宁乡,但其家族先世及后代均有墓葬留绵竹故里大柏林。明嘉靖三年(1524),湖南衡阳人的刘黻(音服)赴四川任四川巡按,到任后即上《访求贤后裔住守祠墓疏》并在嘉靖四年(1525)前后,主持修复绵竹张氏陵园(张咸及赵氏、计氏墓),并请已辞官在家的前内阁首辅杨廷和撰《宋丞相魏国张公父子祠堂碑记》。使四十亩大柏林的南轩祖茔获得“天下祠堂数柏林”的盛誉。经初步统计,绵竹有宋代张氏墓葬共六处,即:

 

宋武都居士张纮墓

 

在绵竹西南乡瓦庙子侧,与妻赵氏合葬。据肖山先生回忆,民国二十五午时,黄尚毅曾为此墓立碑,上书:“翼国公张纮之墓”。民国二十六年,当地农民发现墓穴崩塌,墓内建筑宏丽。墓被发现后,县人即加封闭,仅将墓中一方墓志碑取出交民教馆保存(1951年11月,绵竹县女子初级中学校长傅平骧先生填写的名胜古迹调查表记载),现已不存。

 

2.宋雍国公张咸及秦国夫人计氏墓

 

在汉旺镇柏林村。其墓地古柏参天,面积约三十亩,张咸及计氏墓均存。林中尚有清光绪年重立之宋大观年所刻宋贤良张公碑一幢,及石马、石羊各2个。1962年公布为绵竹县文物保护单位。

 

张棁墓

 

据县志载在县北十五里武都乡,张栻为其作有墓志,称张棁为从兄。张栻父张浚,祖父张钧,曾祖父张纮,但四代墓今已不存。

 

张椿墓

 

在县北二十里永祚乡,张栻为其作墓表。张椿为张之子,即张栻堂兄,张椿幼孤,为秦国夫人计氏收养,乾道年卒,葬于绵竹永祚乡。

 

5.张然墓

 

张然,张浚之后裔。墓在汉旺柏林村。早于清代末年被当地人所掘,得墓志,清《县志》失载。

 

除宋代遗墓外,还有清初从湖南宝庆府武岗州,永州府陵零县迁入四川的张栻苗裔,子孙绵绵至清光绪五年时己传九世,其墓地亦在兴隆乡上帝宫和仁圣宫所在地域。至今所存遗墓已不多了。上述情况表明,绵竹自清初以来亦有张栻后裔一系。

 

(三)碑碣,墓志,手迹

 

1.北宋武都居士墓志碑

 

此碑高98厘米,宽65厘米,竖28行,正楷约1500字。释文:

 

武都居士墓铭宋故朝请郎守殿中丞骑都赐绯鱼袋张公墓志铭国子监生杨绛书,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守遂州小溪县主簿宇文之邵撰。嘉祐五年,张公以太子中舍监在京都进奏院,居无何,得风痹之疾。致仕诏加殿省丞,以宠其退,公既得谢,即归汉州绵竹县之故里,阖门自养八年,嗣皇登天位,用恩例授银章朱绂,又当叙升一等。迁命未至,以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卒于家。明年改元治平十一月二十一日,葬于:仁贤乡武都里先茔之北。公讳纮,字元之,其先本籍长安,有为唐勋臣者,从僖宗入蜀,因家焉。太王父璘,王父廷坚,耻伪孟不仕。父文矩,咸平中遇川寇之乱,徙居绵竹,用公登朝,赠大理评事。母杨氏,赠略县太君。公幼而敏悟,年十四评事君卒丧之合体。事母太君,待子弟孝而友顺,从师为学,刻志自奋,两试春闱,一应制举,卒不口志。庆历中,元昊寇西鄙,公诸《御戎策》三十篇,故御史丞鱼公,一览而嗟赏之,与今宣徽南院使程公表荐以闻,召试方略,授将作匠簿,调泾州良原县主簿,未到任,程公适帅渭,召置幕下,督勾部(总)管司禁勘公事,时甲马初定,五将屯戍凡二十万。公莅事三年,按鞫四百余人,持平验治,无不惬当。任满拟知白州博白县事,未行,程公经略高阳关路奏辟管勾本路机宜文字,逾年改授贺州临贺县令,依旧在职。朝庭遣二司副使仲公,循沿边,粮草既至,召主者问其数,漠然不知,公判应答,或指公为妄者,仲公索簿校之,悉如其对,其精干于率多此类。秩满改卫尉寺丞。皇祐中侬贼既平,岭南十有二郡阙守,囏于除授,中书方降旨诘,公博白临贺不往之由,公乃自谓曰:“予再蒙恩是邑而未尝之任,诚若规避,不若丐一荒郡以塞责。”于是出刾擎雷,雷阳之俗,常以长子之子为兄,长子之子虽幼,而次子之子,有白首者,顾自称为弟。公才下车,即严设条教,不得渎乱长幼之节,民翕然从之,州因旧有湖塘,每岁仲夏决其水南放诸海,取鱼货之,以充公帑之费。公一日召湖东之民七十余家,谕以水利,逾月而塘堤成。水东下溉四千余顷,岁获丰足,雷濒巨海,控带交广,城堞隘庳。公视之惕然曰:“斯岂捍防之谓哉,遽籍民五千为百甲,甲各立长,以董其役,具版干设度程即其旧基,大为规摹,一时讫工,屹然山立,雄视它郡,有司上其课,遂用劳赏得都进奏院,院杂事白,当用某月较试副知以充阙员。俄而,有挟要权者,私自所谒,从之则害公,不从则构怨,丞以状中枢密院,乞依百司人例,就御史台比较,朝廷便之。公所在,兴除利害,咸有可纪,素轻财不务蕴啬,通儒书外,又精七曜,考步逆知人死生祸福,然未尝少出于言,以自矜耀,年四十有六,始隶仕版。凡履历十有八年,至外闽籍又能以恩命追及其亲,始末皆程公之力也。噫!士固有知已,若此之厚者乎!然程之所治,政效赫弈,为时名臣,亦赖公左右赞相以成其懿,此其然韩退之所谓“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者乎?”公享年六十有七,娶赵氏,封天水县君先十年卒于雷阳之官舍,至是而合葬焉。子男四人,长曰矩,次曰镒,克家以谨;次曰钺、曰锜,皆应进士举。男孙五人灌、演、泳、溉、泌,女孙三人,曾男孙一人,曾女孙二人。葬有期,钺持其行状一通,踵门来请,愿得片文以扬先实。之邵让不获已,则摭其可道者志之。又为之铭曰:恂恂张公,道侈于躬。艾而从政,位禄弗充。在渭及瀛,谟谋有融。出守雷阳,不陋其俗。正名长稚,教风淳睦。缮城决塘,完固衍足。奏复纷纭,列郡之邸。公莅其职,倖门弗启。以疚乞骸,亦克知止。公有懿德,骞飞不遐,子令良孙,必昌而家。刻文藏之,不诬不华。

 

据《绵竹县志》载,张弦(应为纮)墓在县北25里普润乡柔远里,即今汉旺之柏林坝,张咸墓地。而“武都居士墓志”却山出于绵竹城西外区庙子侧,出土时间是1938年5月。出土后即交绵竹县民众教育馆,“文化大革命”中此碑不知下落。邑人宁志奇先生广泛查询,幸得一拓片。据出土碑记,张纮字元之,自号武都居士,其先本籍长安,为唐勋臣,从僖宗入蜀因家焉,父文矩,咸平中遇川寇之乱,徙居绵竹。曾历任临贺令,雷阳令,有政绩。嘉祜八年(公元1063年)十一月廿五日卒于家,享年67岁,与其妻赵氏合葬于仁贤乡武都里先茔之北”。碑于1938午5月出土后,即由县民教馆收藏,解放后移交县文化馆保存。原碑于文革动乱中散失,今仅存碑文拓本,是研究张栻祖宗世系方面和地方史实方面十分重要的文物资料。

 

2.宋贤良张公碑

 

在绵竹汉旺柏林坝张咸墓地。碑高2.42米,宽1.05米,赑屃砷座,高0.3米,碑碣高0.92米,上刻隶书:“宋贤良张公碑”。全碑九百多字,记叙张氏自晚唐迁绵经历碑文如下:

 

奉议郎张君说墓志铭于大观元年以维扬赋事被黜,废处于家。越明年正月,故人君说之子獬状君说之行来求予铭。惟严君说之才学,与士大夫谈之,无不敬爱。考其平生,固有可铭者夫!何辞。君说,张氏姓,名咸字君说,本长安人,七世祖遭晚唐衰乱,辟地于蜀,寓居成都。淳化中,曾祖徙于广汉之绵竹,故君说为绵竹人。曾祖讳廷坚,祖讳文矩,赠大理评事。父讳纮,以殿中丞致仕,君说升朝,赠朝奉郎。母赵氏赠灵寿县太君,王氏封华阳县太君,未及拜命,先君三年卒。朝奉君捐馆,诸兄相继以亡,君说年未冠,家徒四壁,伯兄之子汉、淮与其女弟茕茕无依。君说力学,一举登元丰二年进士第,遂携诸孤之官,抚养教育,讫于婚嫁,视之犹君说子也。初释褐,除蜀州新津簿,继迁仁寿县令,再迁雅州百丈令,改华州州学教授。元祐初,诏复六科,君说慨然日:“吾先君尝应是科,可不终成其志耶?”于是,晨夕探讨披阅,寒暑饥渴,未尝释卷,故能六艺百家、历代文史,无不该贯一。旦再预阁试,遂对宸廷。哲宗皇帝拔居第一。改宣德郎、签署成都节度判官厅公事,转奉议郎。昔我祖宗分设六科,以笼络天下雄俊,故士有策名于此,不淹岁月,遂跻华显,名卿巨相由此途出者,十常三四,得人之盛,度越前世。逮神宗有为,超然远览,既患道德之不一,又悯士夫弊于雕虫之习也。故一以经书造之,而辞赋与六科俱罢。及其中复,吾蜀与选者中三人,而君说与什邡王君普继取魁选。绍圣改元,哲宗皇帝始躬揽万几。时以继志述事为重。故六科又废而王与君说亦相随沦没。呜呼,科举废兴与夫人物胜衰偶相值耶?抑人事天理固有道也?嗟乎!以君说疏敏之才,宏赡之学,与其经世之志,假之以年,则功名富贵视前人何歉!君说长于序事,稽参古今,披文相质,历历可取。年方龆龄,一睹弈棋,妙尽其艰,士大大罕能及之。其天资颖晤若此。凡三娶,任氏赠仙原,赵氏赠仙居,计氏封仁寿并县君。生五子,曰澥、曰汉、曰潞、曰滉、曰浚。女二,长适进士陈佾,次适进士王恂。孙男三人:枸、栻、杆。元符二年夏五月初四日,以疾终于成都普福僧舍,享年五十二。大观二年三月初十日,葬于普润乡柔远里之新兆。澥编类所为杂文二十卷,藏之于家。铭日:挺妙质,弛骏声,大廷发策超群英。胸中素蕴蟠沧溟,文彩烨烨垂天星。哀哉造物不我营,胡不假以天之龄。奄忽顺化人所惊。幸听雏凤高岗呜,慰我感慨遗芳馨。碑文漫灭。淳熙十三年,孙朝散郎、权尚书兵部侍郎、兼知临安军府事、两浙西路安抚使枸得遗本于故庋中,重新滕写。曾孙通直郎、新差知潼川府犍为县。兼来调官,俾立石于墓下。

 

3.岳飞送紫岩北伐诗碑朱拓

 

拓片高220厘米,宽110厘米。明隆庆五年(1570年)所刻。原碑在绵竹南郊精忠观内,现已不存。绍兴五年,张浚知枢密院事。当时汴京沦陷,二帝被虏,中原陆沉,生灵涂炭。张浚痛心疾首,决意抗金,慨然以恢复自任,极力建议经营川陕。任川陕西路宣抚处置使,率兵北伐,岳飞以诗祝之:“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绍兴五年秋日岳飞拜。”

 

4.张栻水月洞题记手迹刻板

 

张栻手迹刻板于1985年底在绵竹城关小西门外迎春饭店偶然发现的,经笔者仔细辨认,原来是南宋乡贤张南轩先生手迹刻板。其雕版内容为张栻于淳熙年间知桂林府时手书的水月洞题记。雕版长1.8米,宽0.75米,杂木板,刻行书五行,共五十六字。其后有小楷跋文数行,为清末绵竹举人黄尚毅手笔。内容如下:“淳熙乙未岁中秋日,广汉张敬大约长乐郑少融,玉山赵养民同游水东诸岩。薄暮,自松关放舟,泊水月洞。天宇清旷,月色佳甚,因书崖壁以纪胜概。”跋文为山谷体行书四行:“此张宣公知桂林府时书,迄今六百五十九中秋矣,是日,借观于南轩祠,丹桂盛开,妙香满室,予得句云:‘桂馥手栽存正气,笔酣心画见端倪。’诚盛概也!公自谓有书癖,笔意雅近米南宫。此贴为绵竹秦氏家藏,钩刻祠壁以志景仰,绵竹黄尚毅跋。”经考证,张栻不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还精于书法,据文献记载,张栻有书贴四卷传世,但均早佚。因而后世很难见到南轩手迹。唯独广西桂林风景区留有张栻知桂林府时留下的摩崖石刻几处。但年深日久,风雨剥蚀,人为损毁,大多依稀难辨。而绵竹县近所征集的张栻水月洞题记手迹刻板,字迹清晰,纤毫无损,当为张栻桂林水月洞题记手迹的早期拓本雕刻。关于张栻的书法,见于南宋魏了翁《鹤山大全集》所记,其卷六十一有《跋南轩贴》,卷六十四有《跋张宣公贴》,另见《真文忠公文集》卷二十五有《南轩东莱帖跋》,卷三有《跋张敬夫与冯公帖》。但是目前全国各地图书馆均未保存有张宣公帖,在近人许肇鼎先生的《宋代蜀人著作存佚录》中记有张宣公帖四卷,己佚,因此,绵竹发现的张南轩手迹刻板显得十分重要。

 

张栻在这件手书中所提到的赵养民(玉山人),郑少融长乐人皆为张栻酷爱诗书的好友,在《南轩文集》中可以看到的张栻与郑、赵二人唱和题咏的许多诗作。如《八月既望要详刑护漕游水东夜分乃归赋此以纪》《前日从赵漕饮因得遍观所藏书帖之富既归喜成三绝简之》,可见赵养民(官史漕使者)也是书法爱好者,家有丰富的藏帖而使张栻艳羡不已。此外张栻还作有《和答郑宪分赠米帖偶成》《送郑宪酒》等诗文。因此,在张栻手迹刻板上,绵竹清代书法家黄尚毅称张栻之书法雅近米南宫,并谓张栻自称有书癖,此说是相当中肯的。

 

黄尚毅,绵竹县清末举人,四川著名书法家,《益州书画名人录》有载。正是他独具慧眼,发现了县内秦君宜家所藏的张栻“水月洞帖”。为了永远保存乡贤手迹,故将此帖双钩刻版,并安装在绵竹城南的南轩祠壁上,给古祠新添了一件南轩手迹,真是恰到好处。随着岁月流逝,人世沧桑,秦氏所藏原帖早已不存。其至连祠壁的这块刻板也也建国初期失去踪影,我县文史工作多年寻访而不可得,如今笔者却在饭馆找到了它。并分别赠予岳麓书院、桂林博物馆各一件木刻原板拓片。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