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理学名山500年暨中国古代书院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佛山召开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7-12-04 22:50:45
标签:


原标题《探讨理学议题增进历史文化认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十月十七日乙丑

            耶稣2017年12月4日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理学研究是重要一环。今年是广东省佛山市西樵山开启理学名山讲学500周年,为深入挖掘古代书院历史,爬梳理学演进脉络,助力当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11月25—26日,“西樵理学名山500年暨中国古代书院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佛山召开。来自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古代书院与理学及社会发展等展开深入研讨。

 

解析理学、书院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1517年,理学大儒湛若水在西樵山建立大科书院,吸引了众多儒者来此讲学求道。此后,西樵山上书院林立,西樵山也逐渐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理学名山。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表示,理学大儒多在西樵山留下足迹,直到清末康有为从南海西樵山走出去。梳理西樵山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在中国历史的长时段中,不断产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人物和文化财富,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江滢河表示,西樵山是岭南先贤讲学求道之地,探讨理学、书院与社会发展这些重要的传统议题,能够增进我们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认同,同时也可以从中挖掘出推动当前社会文化更好发展的智慧。

 

作为理学生成、阐释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书院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副研究员解扬对南皋书院与邹元标讲学都匀进行了考证。明代末期,邹元标在贬谪贵州都匀时讲学兴教,离开后当地士大夫为追念他的功绩,以其名号修建了南皋书院,这些被视为阳明学在贵州传播的重要环节。解扬认为,南皋书院并非都匀地方为邹元标新建,而是当地士大夫依托张翀此前在当地讲学的“读书堂”扩建而成。此外,无论是从邹元标的自我体认,还是从其言辞中透露的自我认识,他在都匀期间关心的都不是阳明学说的代表性观点“致良知”,而是“立志”问题。他对当地文化脉络的继承,还是以张翀为代表的传统儒学对读书事情的基本认识,并不涉及“致良知”等日后掀起思想界大波澜的阳明论断。因此,解扬提出,应当客观评价邹元标对都匀文教事业所起的推动作用。

 

多视角看待宋明理学脉络

 

理学大儒王阳明与湛若水的思想历来是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何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勇对明代正德年间进士王道的言行及师承关系进行了考察。他表示,王道与湛若水在正德六年确定师徒关系后,直到嘉靖初年始终保持着比较融洽的论学交往。即使从正德八、九年以后,王道受到以魏校为中心的阳明学批判者的影响,在学说立场上倾向于朱子学,并因此与阳明学说疏离直至决裂,但仍然与湛若水保持着比较融洽的论学关系。王道与湛若水关系的决裂,与湛若水在“大礼议”中的政治言行、特别是其易进难退的仕宦表现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王道自己试图摆脱朱熹、王阳明、湛若水、魏校等宋明儒学名家的影响,整合三教资源从而建立一己独立学说追求有关。

 

此外,刘勇还提出,无论是就王阳明、湛若水、王道关系的当时情况来看,还是从黄宗羲《明儒学案》的事后观察视角而言,都提醒我们在看待宋明理学脉络中的师承关系时,需要自觉地突破学说传承乃至衣钵继承观念,引入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视角。

 

关注解释视域的转换

 

学风的转化、思想进程的变迁历来是学界重点研究题目,其中解释视域的转换是重要的切入口。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侯洁之以黄久庵和李见罗为中心,对晚明《大学》核心概念由“致知”到“知止”的转移进行了考察。她提出,就“工夫”的重心而言,“致知”作为核心概念的理解程序之所以开始松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王阳明从《大学》建立的“工夫”结构具有整体的内向性。这使得部分后学过度偏向在“心”上用功,导致实践虚化。

 

黄久庵和李见罗以实学为口号,并改诠《大学》重建“工夫”体系,主要原因即在于此。他们都通过“止”所代表的本体层规定“工夫”内外合一为路径,并从本体内容保证付诸经世的实践动向。于是,“至善”的谈论从本体意义的内容指向,转为侧重于“工夫”意义上的内外兼全;实践方向也从“心”上“工夫”,逐步往体用并重的现实致用发展。尽管他们所建立的由内统外的“工夫”形态,仍保留不同程度的心学色彩,不过对经世实学的强调,对于清代实学多少有所助力,可以说是晚明心学日益没落、实学逐渐抬头的体现之一。

 

此次研讨会由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佛山市南海区文化体育局、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