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网】山西榆次常家庄园:儒学不精品德欠佳者不准经商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18-01-18 00:23:30
标签:


山西榆次常家庄园:儒学不精品德欠佳者不准经商

作者: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纪委监委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腊月初一日己酉

             耶稣2018月1月17日

 

  

 

这一片参差错落的城堡式建筑,就是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车辋村的常家庄园。

 

走进这座驰名中外的晋商大院,扑面而来的是犹如阵阵春风般沁人心脾的文化气息。这一座座亭台楼阁,一帧帧影壁花墙,一幅幅匾额楹联……还有这琳琅满目的法帖石刻,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个晋商大家族非同凡响的儒学情怀。

 

明清时期崛起的晋商在漫长而艰苦的创业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富甲天下的财富,也创造了丰厚的晋商文化与独特的商业人格。榆次常家即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支。

 

明清时期,在晋商最为兴盛的二百余年间,榆次常家以其“财取天下,逐利四海”的宏大气魄,把买卖做到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他们还以虽九死而不悔的执着精神,走陆路,经漕运,翻高山,跨大漠,行程5100多公里,将中国的茶叶从福建的武夷山运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再由恰克图分销到莫斯科以及欧洲各地。这条路就是为后世所熟知的国际南北商贸大通道——“万里茶道”,而常家也因此被当代商业史家公认为中国第一外贸世家。

 

马克思在《资本论》、《资本流通的过程》、《政治经济学批判》等一系列论著中曾经多次提到中国的茶叶贸易,并以翔实数据记述了万里茶道的路线、里程、运营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影响。读这些论著,我们仿佛可以窥见晋商常家子弟在万里征途上披荆斩棘的身影,听到常家绵延的驼队从戈壁大漠深处传出的空灵而又悠远的驼铃声……

 

研究晋商历史的许多专家都将晋商崛起与兴盛的原因归纳为勇于开拓、艰苦奋斗、讲究信义、善于理财。诚然,任何正当财富的积累都有着基本相同的过程,但能够支撑这个财富大厦达到数百年辉煌,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治国之道在于用人,兴家之本在于育人。“育人”就是常家驰骋商海数百余年而不衰的重要保证。

 

  

 

常氏由经商起家,传至九世,即有了“世兼儒贾为业”之称。“儒”者,儒学也;“贾”者,商道也。他们认为,经商必须以儒家“义理”观作为指导思想,这样家族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于是,常家便有了“学而优则贾”这个非同一般的家族典训。他们深谋远虑,居富思危,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将优秀人才源源不断输送到商界,使常家始终保持着奋发姿态。

 

“浩博旁通诗书上不许俭,雍容儒雅衣食边只要勤”,这是镌刻在常家庄园雍和堂大门上的一副楹联,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常家的治学与治家之道。常家世世代代都把读书放在首位,时时处处都恪守着“学而优则贾”这个独特的家族典训。

 

常家后人、著名作家常崇保:

 

作为儒商世家,常家对后人的教育和要求极为严格。他们特别强调,弟子儒学不精、品德欠佳者不准参与经商等社会活动。为了让家族教育真正产生实效,他们不惜重金在山西乃至全国范围内聘请学识渊博的学界名流担任教师,不遗余力培养人才。清代受聘于常家的太原举人郝荫榕曾这样评价说:“魏榆素封之家,不一而足,而以读书为急务者,唯常氏。”意思是说,榆次的商贾大家族很多,但特别重视让子弟读书的,唯有常家。

 

早在明末清初,常家就有了自己的私塾,开创了聘师授业的百年大计。到家业最为兴盛的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常氏家族开办的私塾计有十七所之多。常氏的商业人才无一例外都是从这些全族公有的学堂里走出去的。此外,常家还特别开设了女学,让众多女眷与女子走出内宅、走下绣楼、走进学堂……

 

这是常家庄园著名的石芸轩书院,院中处处苍松翠柏、虬槐劲竹,四季花木与楼亭廊阁交相辉映。奇石点于树下,清池凿于庭中。私塾、小书房、大书院三者连为一体。

 

这座凌空欲飞的建筑就是石芸轩书院的“听雨楼”,是专供族中子弟静心研读的地方。遥想当年,常氏子弟就是在这里听风声雨声、读经史子集。

 

正是由于常家特别注重教育,所以他们不仅在经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造就了不少人才。例如,曾经参与过康梁变法“公车上书”的十三世常立教,曾被翁同龢举荐、入国子监南学深造而中举的史学家十四世常麟书,三晋教育家十四世常赞春以及与他同榜中进士的弟弟、书法家常旭春,著述等身的十六世常乃惪等等。

 

常家始终注重子弟读书习儒,这一崇文重教的家风还为家族今后的转型创造了必要条件。当一些晋商大家族在历史巨变中走向衰落时,常家却很快完成了“由商转儒”的脱胎换骨,实现了华丽转身,使家族事业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到今天,常氏一门已经延续至二十一世。据统计,目前全族人口近3000人。其中,75户约400余人留在家乡,近400户约2000余人散居全国各地,30余户约200余人旅居港澳台和海外。现在,常氏后裔虽然已经不再聚族而居,但其尚儒的家风却依然代代传承。散落在海内外的常氏后裔中,专家学者层出不穷,仅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并有所成就的就有300余人,占到了常氏后裔的十分之一。

 

“学而优则贾”这个朴实无华简洁明晰的家训,造就了常家“儒商”本质,也是支撑常家二百余年长盛不衰的精魂所在。

 

晋商文化研究专家范浩里:

 

常家无论大宗贸易还是小宗买卖,都始终践行“持义如崇山,仗信如介石”的商业信条。在商与儒、义与利、家与国,这些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中做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

 

常家讲究儒学的“义理”不仅仅限于经商,还表现在他们对待国家和桑梓的态度上。在儒家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常家子弟,有着强烈的以天下事为己任、救人危难时不惜倾其所有的仁厚情怀:咸丰年间,外夷不靖。十二世常憬因国家筹集军饷而慨输巨资;道光年间,十三世常维城陆续捐输军饷六次,共计“输三千三百金”;常立爱、常立敬“屡孝输”;常立翰有“助饷劳绩”;常立经有“援助边例”;常念祖“乐输助饷”......为国捐赠军饷的事在常家几代人中层出不穷、不一而足。

 

在商贸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常家不仅不忘报国,在乡里热心公益、捐助乡党的事也被后人所称道。道光十七年(1837年)捐巨资修建榆次的凤鸣书院。光绪初年,山西连年大旱,常氏合族共向榆次县捐资三万金,谷物两仓,以此帮助官方赈灾,他们还在街头设粥棚接济附近村民。光绪十二年(1886年)榆次遭遇水灾,凡河工、城工、孔子庙工,常家都给予资助……

 

   

 

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大旱,饿殍遍野。恰在这时,北常后街西端开始了一处新院落的建设。常家便发话说,只要为工地搬一块砖,就可以在常家吃一顿饭。于是,十里八乡的灾民纷纷前来搬砖吃饭。大旱三年,常家这个院落便也慢吞吞地修建了三年。许多乡人凭借常家的赈济度过了灾年。常家体恤乡邻,扶危济困,而又不担施舍之名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常家把儒学义理运用于经商的实践,在发达后又以儒学义理心怀天下,处处彰显了融义于商、以商践义的本色。

 

总之,常家“学而优则贾”的家训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崇儒尚学家风,造就了一个至今不衰的常氏家族。他们关于“儒学不精、品德欠佳者不准经商”的家规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不无教益。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