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祠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19-01-09 20:59:10
标签:溪南祠

溪南祠

来源:本文摘自《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萧易 著,梁思成、刘致平 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第一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十一月廿七日己亥

          耶稣2019年1月2日

 

 

 

溪南祠

 

 


溪南祠:北外乡溪南祠前殿悬挂着的文魁、亚魁牌匾,暗示着这个家族曾经出过多位举人

 

广汉有两座溪南祠,一座在小北街,一座在北外乡,祠堂的主人是明末清初从福建南靖县迁徙而来的张氏家族。小北街溪南祠至今尚存,四周为高楼包围,它如同一位落魄的乡绅,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中茫然不知所措。

 

与所有家族的故事一样,溪南祠的历史也需从迁徙说起。“湖广填四川”中,福建南靖县张氏听闻蜀地荒地众多,无人耕作,纷纷往汉州迁徙。广汉城中小北街的溪南祠、正东街的透龙祠、正西街的孝友祠,均由福建张氏建立,后两座祠堂已毁,只有溪南祠保留了下来。祠名溪南,即大溪之南的意思,那是张氏家族的故乡。

 

小北街如今已改名为青岛路,我在街上找寻了半天,才在一个旧胡同里寻着了溪南祠,地上残破的柱础、万字纹砖随处可见,杂草与青苔将屋顶染成翠绿色,修长的悬鱼落寞地悬在空中。胡同没有门牌号,距离青岛路不过几步路,距离现代社会却隔着百余年的时光。

 

溪南祠三进院落,由龙门、前殿、正殿、寝殿构成,左右厢房盛放祭祀用具,并设有私塾,“基阔五亩零,正室三楹,前后室亦如之。左右缭以重廊,贮祭器粢盛。余为家塾。其他庖湢翼夏,大小咸具”。祠堂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动工,历时五年之久,耗费铜钱八千余缗。清代一缗为一千文,当时汉州城的普通杂役,年收入才五缗上下。

 

龙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拆除了,前殿虽留存下来,却也是千疮百孔。两年前,广汉市文管所将祠堂封闭维修,溪南祠的故事也就随之被封存起来,我们只能循着营造学社的脚步追忆其昔日布局。龙门悬山顶,面阔11.1米,朱漆的大门上,秦叔宝、尉迟恭两位门神威风八面地保家护院。

 

前殿宽敞明亮,身着黑色长衫的张氏子弟坐在太师椅上,身后挂着白色条屏,一行行娟秀的楷书清晰可见:“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忠主孝亲敬兄信友,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措衣食周道路之饥……”这些劝人向善的文字,出自《文昌帝君阴骘文》,此书与《太上感应篇》《关帝觉世真经》同为清代社会流行的劝善书,告诫世人为人处世的道理。

 

溪南祠山门、前殿均设有抱鼓石,抱鼓石是门枕石的一种,门枕石俗称门礅、门砧、门台、镇门石,位于大门两侧边框下方,承托门扇,宋人李诫《营造法式》中即有“门砧”记载,并绘有两幅门砧图:长方形,一头在门外,一头在门里,中间一道凹槽,凿有凹穴,称为“海窝”。

 

中国人往往将宅第大门视为脸面,是家族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象征,门枕石也越做越精彩,起初在上面雕刻狮子,后又演变为抱鼓石,抱鼓石形似蜗牛,抱鼓就像是其背负的外壳。至于抱鼓为何做成鼓状,建筑学家楼庆西认为来源于“谏鼓谤木”,尧帝曾在宫中设鼓,百姓击鼓进谏,抱鼓有欢迎宾客临门的意思。中国民间击鼓升堂、击鼓定更,自古以来,鼓被视为威仪与权力的象征,这或许才是门前设立抱鼓石的原因。

 

溪南祠山门的抱鼓石,须弥座上有一圆鼓,一颗颗鼓皮钉清晰可见,母狮与小狮趴在鼓上嬉戏,鼓面浮雕云气纹,竹林掩映,流水潺潺,仙鹤在云中翩翩起舞,大有山水画的意趣;前殿的抱鼓石却又是另一种风格,几匹骏马或昂首长啸,或回首顾盼,工匠仅用寥寥数笔,便在坚硬的石头上勾勒出一幅空灵的骏马图。

 

寝殿中央有一神坛,上设镂空神龛,翘角飞檐,雕琢精细,雀替、花牙子、格子门一应俱全,如同一座微缩的楼阁,神龛正中有一匾额,上书“百忍承流”,供奉入川始祖四八郎牌位,他率领族人从福建南靖迁徙而来,将家族的星星之火洒在了天府之国。

 

“百忍”是张氏祖训,唐朝郓州寿张县张家庄村张公艺得题“百忍义门”四个字作为旌表,从此以后,“百忍”就成了张氏的符号与象征,各地的张姓宗祠大多以“百忍”为堂号,并编了《百忍歌》世代相传:“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

 

寝殿两侧厢房设有私塾,张家延请名师授课,按照学业等级给族中子弟发放生活津贴,倘若子弟参加乡试、会试,也由宗祠资助考试费用。清代宗祠大多设有私塾,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社会启蒙教育的角色,这其实是朝廷提倡的结果,雍正年间颁布的《圣谕广训》中,就对宗族提出了“设家塾以保子弟”的要求。

 

私塾每天产生不少废弃的纸张,溪南祠专门修了座字库塔。旧时,一身长衫的先生领着族中子弟,走到字库塔前,把字纸投入塔中。在他们的影响下,小北街每隔一段即有盛放字纸的竹筐,定期由人将收集到的字纸投入字库塔焚烧,对文字的信仰与敬畏,早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福建、广东客家人的一生,都与宗祠密不可分,他们迁徙到四川后,也将故乡的传统带了过来。生了男丁的人家,父母在溪南祠灯梁挂个灯笼,叫“添灯”,谐音“添丁”,向祖先报喜。古时孩童死亡率高,孩子到了三岁,请族长在脖子套根红绳,将命拴住,年满十七岁才摘除,叫“成丁”,名字写入族谱,就能参与宗族祭祀了。

 

成丁后的男子举办婚礼,也在宗祠进行,《礼记》记载:“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所以成妇顺也。”新妇进门后,先到宗祠拜祭祖先,繁复的礼俗与森严的教条,不啻是给新妇的下马威。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及冬至日,溪南祠举办三次祭祀会,每次三天,族人从各地前来祭祖、聚餐,祠堂给从外地赶来的60岁以上的老者补贴车马费。祭祀时,族人按班辈依次排列就位,鸣钟擂鼓,奏乐迎神,行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冬至日祭祖后,族长当众惩罚违反族规的族人,情节严重者终生不准进祠堂。

 

对于族人,溪南祠也有颇多优待,族田以低价租给贫穷人家耕作,祠堂兴办工厂,也优先录用族人。倘若婚丧嫁娶,祠堂也资助一定费用,女子再婚则不予资助。每年冬至日祭祖时,在结算全年开支后,宗祠当场将余下钱财发给族人,每个男丁能拿到三四个银元,在当时可以买到几十斤大米、十斤猪肉,能过个好年了。

 

广汉北外乡也有座溪南祠,修建宗祠的是小北街张氏同宗,连祠名也相同。悬山式的房顶,朱漆龙门前有对石狮子,左右各有一块拴马石,大门两侧的山墙上,写着“德业、学业、职业,为成功事业三大要素”楷体大字。营造学社来时,溪南祠已改为广汉县斑竹园合作信用社办公场所。

 

北外乡溪南祠,虽是乡村中的普通祠堂,但檐下悬着五六块“优进士”“文魁”匾额,暗示着这座祠堂显赫的家世。优进士即优贡,清代每年从各省学政挑选儒生,考试合格后到国子监学习,优贡人数极少,每省不过数名,被选中者皆是人中翘楚。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朝名臣李鸿章就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从此平步青云。除了优贡,清代科举制度还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统称“五贡”。

 

文魁则与乡试有关。清朝乡试每三年在各省贡院举行,八月考试,九月放榜,故称秋闱,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溪南祠一块“文魁”匾额上,尚能看到“……第十三名举人”字样,可惜更多的细节已模糊不清。

 

举人中榜后,由官府授予匾额,通常还给二十两建坊银,钱虽不多,却昭示家族从此有了建造牌坊的资格。举人从官吏手中接过匾额时,宗祠雇的轿子早已在衙门门口候着了,轿夫抬着新晋的举人,一路走,一路吆喝,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年迈的族长指挥族人将匾额挂在檐下,并在全村张贴喜报。在科举时代,这或许是家族最值得铭记的事情。

 

取得了功名的举人,从此在宗族有了话语权,连名字都在族谱中以朱色书写,并在祭祀、分胙中得到优待。分胙,是将祭祀用过的物品分发给族人,只有为宗族做出贡献的、有功名的才有份。至于中了进士,得了状元的,更被视为宗族脸面。登科第、步青云、立功名,不仅仅是士子的愿望,更是亲族的希冀,“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中国的宗族制度,历来就是科举的推动者与维护者。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