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廷林】杨起元心学思想的岭南学术渊源

栏目:思想评论
发布时间:2021-04-20 23:42:44
标签:心学思想、杨起元、湛甘泉、陈白沙

杨起元心学思想的岭南学术渊源

作者:孙廷林(广州大学历史系)

来源:《人文岭南》第104期

 

关键词:杨起元;心学思想;湛甘泉;陈白沙;影响;元心学;之学;先生;学派;学术

 

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广东归善县(今属广东惠州)人,泰州学派罗汝芳高弟,是晚明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杨起元心学思想继承了泰州学派的思想观点,坚守良知是心的本体,并深受白沙学影响,讲究“致虚立本”的认识论。杨起元心学思想主要与两方面的岭南学术渊源有关,具有浓厚的岭南学术色彩。

 

家学渊源

 

家学渊源构成了杨起元心学思想的底色。杨起元曾祖杨顺“由武功历官山东胶州丞”,自其祖父杨天祦起,杨氏家族以学问知名。祖父杨天祦,号木斋;父杨传芳,号肖斋,“皆以一经为名诸生”。杨起元的门人、心学家吴道南记述了杨传芳对杨起元的影响,云:“肖斋公学研经史,识精理数。其所著要义诸书,用以开先生(杨起元)者不可殚述。”虽然对杨起元心学思想形成和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泰州学派罗汝芳,但不可否认,祖、父两代研习心学的家学氛围,为杨起元壮年以后的心学思想取向和成就奠定了一定基础。自幼家学濡染是开启杨起元心学之门的钥匙,也成为其思想形成的底色。

 

杨起元的父亲杨传芳曾任潮州府儒学训导,与陈白沙亲炙弟子、王阳明挚友增城湛甘泉交游,习读白沙、阳明之学。“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明朝中期,则有王阳明、湛甘泉共倡心学。《明史》称“时天下言学者,不归王守仁(王阳明),则归湛若水(湛甘泉)”。在这种心学盛行的学术风气下,陈白沙、湛甘泉的心学思想对岭南士人影响更大。

 

杨起元心学思想的形成也深受陈白沙、湛甘泉心学思想的影响。如上文所论,杨起元的父亲杨传芳“从湛甘泉游,闻白沙、阳明之学,恒以无成为愧”,“名湛氏之学”,“笃于孝弟”“执中固本”,其父所学、所行皆属心学。杨起元因而幼而熏染”,仰慕陈白沙、湛甘泉之学。

 

广益多师

 

不过,陈白沙、湛甘泉心学思想对杨起元产生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较为漫长的过程。杨起元早年于诸儒学旨始终枘凿不相入”。直到中年以后,陈白沙、湛甘泉的心学思想才对杨起元产生深入影响。在西游纪谭序》中,杨起元追述了对他心学思想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的几个关键节点。当杨起元14岁时,从学于陈白沙的湛甘泉已经去世,他因不得问学于前辈乡贤深以为憾。直到他“壮而游金陵”,得以师从罗汝芳而学问大进。后来在南京遇到湛甘泉的徒孙程希周,才了结了杨起元深入了解陈白沙及湛甘泉心学思想的夙愿。

 

在《白沙先生全集序》中,杨起元说:

 

我国家惇庸之化,涵育百有余年,始有真儒出于南服,是为白沙陈先生。其学以自然为宗,乃其静中妙悟,不由师传云。……嗟夫!先生之学,其至矣乎!此集当与天壤共敝者也。某自四十以前,未足以窥先生藩篱,不知是集所系之重如此。四十以后,从近溪罗先生学,乃稍窥一斑。

 

在《书扇送庞参吾》一文中,杨起元特别强调白沙心学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

 

孔孟之学,大学也,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也。其用力在格致,其得力在意诚,而身、心、家、国一以贯之。其道至大至精,亦至易至简,而可悦可乐焉。此之谓广居、正位、大道,不论穷达、不尚技能、不藉声誉,毅然为宇宙之大丈夫。此学,吾乡白沙先生得之矣。生于其乡者,苟有一念之明,孰无向往之志乎?古人有言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由此观之,吾人非不学,特好之弗笃,而用志分也。嗟夫!此吾蚤夜而自警也。

 

对陈白沙的这种精神境界,杨起元衷心感佩,并将其作为他自己的追求。在给李焘的书信中,杨起元明确讲道:“吾人今日奋然有立,亦所以继续白沙先生之脉,使白沙不死也。白沙不死,先圣贤不死,总是人心之不死也。人心不死,犹火种之藏于邓林也,会有燎原之日,敢云世道遂衰不复见唐虞之盛哉!”他支持刊刻白沙文集,在南京编成《白沙语录》刊行,有力地推动了白沙学的影响。关于杨起元心学思想交融阳明学、白沙学的迹象,沈德符明确提出杨起元是“用白沙余绪,而演罗近溪一脉”。岭南高僧憨山德清则将杨起元视为继陈白沙之后“大树性宗之帜”的人物。友人张元忭也寄望“吾意振江门之遗响者,必斯人也。贞复其勉之!”事实上,这也正是岭南阳明学与白沙学相互交融的结果。

 

对于杨起元在岭南心学思想史上的地位,邹元标曾有一番议论:“五岭自新会(陈白沙)开斯道之传,增城(湛甘泉)继之,及公(杨起元)起而不永年。然由旴江(罗近溪)而直接新会,以近遡孔孟嫡传者,舍公谁属?昔人云:南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信载!”可以说杨起元是晚明自觉重振岭南心学并卓有成就的一代大儒。

 

 

 

■江门新会陈白沙祠堂本报记者李永杰/摄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