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奇】《今天与昨天:社会与历史问题反思录》自序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1-06-06 08:00:00
标签:

 
《今天与昨天:社会与历史问题反思录》自序
作者:魏光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西历2010年6月5日




自序

 

    自1980年代中以来,我曾陆陆续续写过一些读书感想或与社会问题有关的文章,如今遇到机缘,结成了这样一个集子,姑名之为《今天与昨天:社会与历史问题反思录》。专业地讲,“反思”一词的本义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自己的思想”、“对自己思想的思想”,但这些年来,人们已经将这个词语等同于“思考”来使用,我在这里也就“入乡随俗”了。

   我出生于北京,16岁时赶上“文革”,后来到晋东南农村插队4年,在长治一个小工厂做工6年。至28岁时,我考取了山西大学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教书,算是有了自己的专业。不过,年青时的经历和当时社会的动荡,使我养成了看“杂书”和关注现实的习惯,有时也写一点儿心得、感想拿出来发表,就是如今收在这个集子里的这些东西。这些“杂文”,虽然前后撰写于二十多年的时段之中,但我自己体会,其中还是蕴含有某种一贯的思想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十分活跃,诸如威权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新左派”等等,都能得到一些人的认同。我感觉,对于这些“主义”的中国版,大概直至今天人们也还不能准确地搞清其内涵和彼此界限,起码我自己还搞不清。所以,我的文化立场就是暂且不去认同任何一个。有时,我倒是愿意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和别人的思想倾向。

    先秦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源头。诸子之中,儒、墨、道、法四家对社会政治有兴趣。但老、庄的社会政治思想蕴藏于其哲学表述之中,且比较支离(汉代的黄老学与其说是道家,不如说是法家);墨学长期湮没,对后世影响较小。唯有儒、法两家,其社会政治思想充实,且能与时俱进,对后人影响很大。儒家与法家的社会政治主张有很多,而透过这些具体的主张,我们可以发见它们两派各有一种基本的取向。大致说来,法家务实,其基本取向在于富国强兵,至于社会是否美好、理想,则非其所计。儒家陈义较高,其基本取向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礼记•礼运》中关于“大道之行”的那段著名文字,就反映了儒家的社会理想。相对于富强来说,儒家更重视社会的公平、公正、幸福,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政治方面有“民主”倾向,主张“民贵君轻”,“选贤与能”;主张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提倡利他、为公、和谐的社会道德风尚,“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如果用这副“眼镜”来看待后世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革命家,就可以认为他们的思想特征(而不是内容)或属于儒家一脉,或属于法家一脉。例如,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大概都可以归为“法家”一脉,而康有为、孙中山,则可以归为“儒家”一脉。

    用上述这种“二分法”体察自己的思想倾向,我自认为自己属于“儒家”一脉。从年青时开始直到现在,我写这些“杂文”来表达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关注,所采取的立场一般来说总是具有“儒家”式的理想主义特点。我1950年出生,比人民共和国小一岁,可以说与人民共和国同步生长。人民共和国在它的不同成长阶段,都取得了伟大成绩,但也有过失误,执政党曾对此做出过认真总结。以我“儒家”式的观察,人民共和国的失误前三十年在一个“斗”字,后三十年则在一个“利”字。主张“斗”而反对“和”,重视“利”而轻视“义”,都不符合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在我写这些“杂文”的二三十年,以“斗”为纲的错误已经基本得到矫正,而以“利”为纲的倾向则时有表现。这些表现包括:主张“效率优先于公正”,片面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财富的公平分配,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建设,误将腐朽的物质主义当作现代意识,等等。现在人们关注的官场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特殊利益集团问题、群体性事件问题以及各种民生问题,都是在这种“重利轻义”倾向的背景下出现的。近几年,执政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这些都是很好的口号,都能切中“重利轻义”的“时弊”,尽管落实这些口号还须克服许多阻力。

    我自己深深知道,理想主义的各种社会政治主张,从来都是难以付诸实行的,起码是难以完全付诸实行的。然而,这类主张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能原原本本地得到实行,而在于它能为人们提供发现社会弊病的参照系。“金无足赤”,“白璧微瑕”,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绝对“美”、纯粹“善”的事和人,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美”与“善”的追求。孟子说“士无恒产而有恒心”,就是说“士”有稳定的、执着的精神追求,并坚持通过各种途径表达,“明其道不计其功”,“知其不可而为之”。这里的逻辑是,恰恰由于理想主义的主张难以实现,才更加需要理想主义者坚持不懈地表达。《诗》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011年2月15日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