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衍圣公服饰展——雕龙纹玉佩

栏目:礼仪祀典
发布时间:2022-02-10 15:45:57
标签:明代衍圣公服饰展

明代衍圣公服饰展——雕龙纹玉佩

来源:“孔子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正月初八日壬辰

          耶稣2022年2月8日

 

 

 

玉佩是朝服最初的组成部分。关于为何佩玉,《礼记》中有如下解释:玉佩的左右铿锵鸣声应合于五声中的微角和宫羽;趋走和行走时的节拍与《采齐》、《肆夏》相应;向后转时走圆形路线,右拐弯时走直角路线,行进身体略向前倾,后退身体略向后仰,只有这样才能使佩玉发出铿锵的鸣声。正因为君子在步行时能够听到佩玉的鸣声,所以一切邪僻的念头也就无从进入君子的心灵。佩玉还有“节步”的作用,古人认为,越是尊贵之人,步行速度越慢,步幅越短,佩玉是令“君臣尊卑,迟速有节”的。

 

《明实录》里关于朝服玉佩的制度的变化有如下记载:洪武元年只有“革带佩绶”,并未对佩做出等级差别的要求;洪武六年要求“文武官朝见皇太子朝服去蔽膝及佩”;洪武二十四年明确“珮,公侯至三品用玉,四品以下用药玉”;嘉靖八年令:“佩玉一如诗传之制,去双滴及二珩,其三品以上用玉,四品以下用药玉各照旧”。

 

嘉靖朝进士王世懋,曾在《窥天外乘》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嘉靖皇帝修改朝服佩玉制度的故事:“玎珰玉佩之制,原无纱袋。嘉靖中,世宗升殿,尚宝司卿谢敏行[1]捧宝,玉佩飘摇,偶与上佩相勾连,不能脱。敏行皇怖跪,世宗命中官为之解,而敏行跪不能起,又命中官掖之,赦其罪。因诏中外官俱制佩袋,以防勾结。缙绅便之,独太常寺官以骏奔郊庙,取铿锵声,不袋如故。”此后官员朝服的玉佩用透明的红纱制成的纱袋收纳。早在《礼记》中已有为了避免发声而将玉佩挽在革带上的记录:“君在不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齐则綪(qian,一种赤色丝织品)结佩而爵韠(bi,蔽膝)。”[2]上朝时,臣下在国君面前,要把左玉佩系住,祭祀神灵时要把佩都以赤色的丝织品系住,避免发出声响。祭天之时依祖制保留佩玉原制不做修改,是为遵守礼制,其他场合“着纱袋”是因时制宜。

 

孔子博物馆藏雕龙纹玉佩:长71厘米,宽11厘米。青玉质,由多枚玉件组成:玉珩一,玉瑀一、玉琚二,下垂玉花一,下冲牙一、玉璜二、玉滴二。自珩而下,系组五组,贯以玉珠。其中一条玉佩缺玉滴一枚。玉佩钉缀在橘红色罗织物上。较之于嘉靖年间的“着纱袋”,钉綴在罗织物上,可以更清楚地识别玉佩的玉质和纹饰,且能确保玉佩不会由于走动产生摇晃而发生勾连。

 

注:
 
[1]谢敏行,于嘉靖二十七年八月三十日由尚寶司司丞升為尚宝司卿(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三百三十九),嘉靖三十九年升尚寶司卿謝敏行為太常寺少卿(世宗肅皇帝實錄卷四百九十一)。
 
[2]《礼记》卷九,玉藻,第一百一十一页。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