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无形”与“太虚即气”的语言分析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5-20 18:41:11
标签:太虚即气、太虚无形

“太虚无形”与“太虚即气”的语言分析

来源:“思想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四月十九日壬申

          耶稣2022年5月19日

 

“太虚无形”与“太虚即气”的语言分析

 

主讲人:路传颂

 

 

 

2022/5/17

 

讲座现场(线下与线上)

 

 


 

2022年5月17日下午14时,西北大学导师讲坛第175讲,于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路传颂以《太虚无形”与“太虚即气”的语言分析》为题展开报告。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朱军副教授担任主持,与会者为思想所全体学生暨部分教师。

 

 

 

会议伊始,路传颂老师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说明了自己的写作缘于对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张载哲学争议的反思。在对学界研究进行细致的分析梳理之后,路老师指出,学者们研究张载,往往以“气一元论”或“虚气二元论”对其进行定位。两派学者在阐释张载哲学的内涵时,依据同样的文献资料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路老师认为,这是由于对《正蒙·太和篇》章的文本误解所造成的,因此有必要通过语言分析“太虚无形”与“太虚即气”,平息关于“太虚”真实含义的争论,还原张载虚气关系论的本来面目。

 

 


 

路老师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

 

通过对张岱年、牟宗三等学者所持的两种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讲明“气一元论”与“虚气二元论”争议的焦点即在于对“气之本体”中的“本体”一词,以及“太虚即气”中的“即”字的理解。路老师认为,“本体”与“即”相互支撑,在两派学者各自的解释框架内部相互圆融。因此,只有校准“本体”的含义抑或厘定“即”字的含义,才能正确判定这一学术争论。他引用杨泽波所统计的张载《正蒙》《横渠易说》《理学经窟》《张子语录》等著作中“即”的含义进行佐证,认为与牟宗三、丁为祥等训“即”为“不离”相比,杨泽波所力证的“太虚即气”的“即”字乃“是”字更有说服力。

 

其次

 

路老师用句法分析的方式,对“太虚无形”章进行了解读。认为传统上,“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具有两种解释,一为熊刚大、王夫之、冉觐祖等所倡导的,太虚之中或太虚之始没有形体,这是气的本体。另一则为刘玑、方潜等所倡导的,太虚是无形的,这是气的本体。两种解释虽有细微差别,但都将该句种的“太虚”作为主词,“无形”当作谓词,将“太虚无形”理解为主谓结构,这一解释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接受。然而,明代学者“吴讷”提供了另一种解读,通过将整段文本进行前后对照,指出“太虚无形”并非主谓结构,而是与“至静无感”相同的并列结构。路老师认为,从语言逻辑、修辞特点、句法等方面分析该句,“太虚”与“无形”为并列结构的同义词,“本体”即是本来而原始的状态、本然而恒常的状态的意思。

 

再次

 

路老师对“知太虚即气”的语境进行了分析。路老师对“太虚即气”的理论语境与自然哲学语境进行考察,指出张载提出“太虚即气”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反对佛老的虚无主义世界观,说明虚空不是虚无仍是实在,二是与其继承“宣夜说”的天文学观念相互联系。因此,张载以“气”规定“太虚”,既是为了捍卫客观实有的、道德化的世界观,可能也是为了完善其天文宇宙观。

 

最后

 

路老师说,我们不能独立于“物”这一范畴来讨论“太虚”与“气”的关系,而要讨论“太虚”“物”“气”三者的关系,,太虚是无形无象之气,物是有形有象之气,气则贯通于无形与有形、太虚与万物之间。报告的最后,路老师还对“本体”这一概念进行了讲解,通过对西方哲学家们“本体”的不同含义进行梳理,提示我们在使用“本体”这一概念解释中国哲学时,要注重说明是何种意义的“本体”。

 

 

 

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接近尾声,老师同学们分别就讲座内容与路老师进行交流。李腾飞老师提出假设,“气”是否可看作有形与无形中间的某个阶段的状态,启发同学们深入思考。李友广老师提示我们,或许可从老子对“本”的相关论述中进行语言逻辑分析,帮助理解张载“太虚”的思想。李飞同学就张载“合虚与气,有性之名”一句的解读与路老师进行沟通,程旭同学就“渊源”“恒常”等概念的理解与路老师进行讨论。交流环节之后,宋玉波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强调在研究中国哲学时,使用西方哲学概念要注重甄别,要求同学们加强西方哲学知识的学习。此外,路老师有关“太虚无形”不是主谓结构而是并列结构的论证十分新颖,使人大受启发。李腾飞老师进行补充,提醒同学们关注路老师的研究方法。最后,研究生代表向路传颂老师颁发导师讲坛纪念盘,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颁发导师讲坛纪念盘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